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2019-2020学年度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第15课 戊戌变法岳麓
版习题精选二十六
第1题【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以下属于“超越”的表现是( )
A、学习先进科技 B、涉及体制改革 C、增强海军实力 D、开办近代教育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新政’以前,讲‘立宪’、论‘三权分立’,还只见于民间的舆论,而在‘新政’以后,这类字眼不仅出现在清廷大臣们的奏议中,而且在清廷发布的上谕中也可见到。”这表明( )
A、维新变法最终得到清政府推行 B、上层接受体现近代法制精神的观念 C、近代法制在理论和政治上得以确立 D、中华民国实践了“新政”方案 【答案】:
【解析】:
1 / 10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第3题【单选题】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民间疾苦,悉达天听”。反映的内容是
A、命各省保荐,引进人才 B、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C、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D、设邮政局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反映了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是( ) ①逐步实现社会各方面的近代化 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③被压迫民族争取实现民族独立 ④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 / 10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维新变法时期的梁启超曾说:“中国学人之大弊,治中学者则绝口不言西学,治西学者亦绝口不言中学。此两学所以终不能合,徒互相诟病,若水火不相入也。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体用不备,安能成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梁启超主张中学和西学融会贯通 B、梁启超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末 C、维新派与洋务派的观点基本一致 D、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根本目的相同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维新派要求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B、维新派要求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控制 C、要求让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
D、维新派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3 / 10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1894年10月,日军占领旅顺。当时有日本人画了这样一幅漫画,画中的清朝官员被“击溃”,并写上“旅顺口”三字,该官员虽扛着洋枪,但被日军的扫帚把所打碎。该漫画( )
①是对中华民族的公开侮辱和挑衅 ②客观上体现出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③反映出日本侵略者的狂妄自大 ④必将激起中国人民对日本的复仇情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4 / 10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第8题【单选题】
马克思曾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他们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评价适用于( )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B、康有为倡导的维新变法运动 C、孙中山指导的辛亥革命 D、陈独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
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答案】:
【解析】:
5 /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