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D、④③②① 【答案】:
【解析】:
第19题【单选题】
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争( )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保证了三大改造顺利进行 C、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答案】:
【解析】:
第20题【单选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9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解析】:
第21题【改错题】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全统一。错误:______改为:______ 【答案】:
【解析】:
第22题【材料分析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对联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有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给付对联:
对联一: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对联二: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对联三: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对联四: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 对联五: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 对联六: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请回答:
宣告“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这种局面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10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据对联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桥梁工程建设方面有何重大成就?三大改造何时基本完成?对联三是湖北某农户1980年张贴的春联,哪一政策的实施使春联中相对富裕现象的出现?
对联四反映了建国后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项基本政治制度?对联五体现我国怎样的对台(台湾)基本方针?
【答案】: 【解析】:
第2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A》的规定……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材料三 1950年10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从华盛顿飞到太平洋中部的威克岛,同“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就朝鲜形势等问题进行会谈。麦克阿瑟信心十足地说:“我认为中国介入的可能性极小。”“……中国在满洲的兵力有30万。其中部署在鸭绿江边的不会超过10至12.5万人,只有5至6万人可以越过鸭绿江。他们没有空军,我们的空军在朝鲜有基地……,如果中国人试图南下到平壤,那对他们来说将是一场大规模的屠杀。”
材料四 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材料一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指什么?“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文件名称)?
11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某班同学决定利用假期,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情况。请你帮他们的问卷设计两个问题。注意不能脱离主题。
根据材料三、四,概括麦克阿瑟认为中国不出兵的理由是什么?他的预言是否成真?毛泽东认为中国出兵的理由又是什么?
材料中所提到的两件事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2 / 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