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有( )个 ①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 23g ②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2:3 ③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1 ④参加反应的甲与丙的质量比为48:44
⑤甲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下列关于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离子的是①②
C.③④能化合形成XY2型化合物
B.化学性质相似的是①③
D.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能显-1价
12.某稀溶液溶质可能是NaNO3、HCl、H2SO4,Cu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滴加 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y)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x)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Cl和H2SO4一定有
B.H2SO4和CuCl2一定有,HCl一定无 C.HCl、CuCl2、NaNO3一定有
D.HCl、CuCl2一定有,H2SO4一定无,可能有NaNO3
13.亲爱的同学:考试开始了,是否紧张呢?请深呼吸,你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A.N2
B.氮气
C.二氧化碳 C.2N
D.水蒸气 D.2N2
14.能表示两个氮原子的:( )
B.2H
15.下列各选项中,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实验目的 说明瓶中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为: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实验操作 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 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塌钳夹住,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C 验证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是否分解放出氧气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在试管中加入5mL 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 常温下,同时分别向同体积的盛满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D 碳含量的不同 A.A 二、多选题
B.B C.C D.D 16.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X 10 Y 2.2 4.4 Z 16.2 8.1 W 0.9 1.8 反应后质量/g[来源:学& a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B.a=15
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7.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种类均不变 C.A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18.在原子中,决定原子种类的是( ) A.质子数 C.中子数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7∶32 B.相对原子质量 D.最外层电子数
A.把固体溶质粉碎、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能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B.铁制品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C.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等步骤 20.能除去河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 A.沉淀 B.吸附 C.过滤 D.蒸馏 三、填空题
21.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来代替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C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__ ,D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
22.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________(填孔穴序号,下同)。 (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__________。
(4)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23.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每个字母各代表一种物质,每个箭号各表示一个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已知五种物质均由C、H、O中部分元素组成,A和B所含元素相同,D和E所含元素相同,X为单质,A为有毒气体,B和D可以发生化合反应。
①A的名称是_____
②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X→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现A→B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五、流程题
24.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桶中装有含FeSO4、CuSO4的废水,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造成浪费。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运用刚学到的“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结合其他有关化学知识对废水进行处理。图1是他们设计的除去铜离子,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图2是硫酸亚铁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问题:
(1)废水中加入金属X的是_____。
(2)利用溶液Y除去不纯的铜中的杂质,可观察到“有气泡放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铜,图1中“操作Ⅱ”正确的顺序是:_____、洗涤、烘干;
(4)图2中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
六、实验题
25.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 A 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 E 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看图回答问题:
(1)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B 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_____。 (2)C、E 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E 中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
(4)用 F 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检验 F 装置中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七、计算题
26.图1 所示为某种补钙剂标签的一部分:
为测定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小红取出4 袋放入烧杯中, 将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向其中加入73g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内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补钙剂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计算:(1) 生成CO2 的质量为______;
(2) 该标签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八、科学探究题
27.生活中铜制品放置久了,表面会产生绿色的铜锈。某实验小组分别对铜锈的组成和铜锈蚀的条件进行了探究。
探究1:铜锈由哪些元素组成?
【进行实验】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铜锈进行加热,观察到试管口有水珠生成,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绿色固体变为黑色。经检测,黑色固体为氧化铜。根据实验,铜锈由__________元素组成。
探究2:铜发生锈蚀的条件是什么?
【查阅资料】亚硫酸钠(Na2SO3)、氢氧化钠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常温下:亚硫酸钠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CO2。
【猜想与假设】铜的锈蚀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利用如下图装置(铜片长度均为4 cm,试管容积均相同,1和2中未标注的液体为加热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