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2、
信息是关于( 客观世界 )的可通讯的( 知识 )。 当前常见的三种数据库数据模型是 (层次模型 )、( 网状模
型 )和( 关系模型 )。 3、
系统分析过程中详细调查的具体内容包括( 管理业务 )调查和( 数
据流程 )调查两大部分。 4、
数据流程图是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它有两个特性(概括性 )和
( 抽象性 )。 5、
MIS的开发方法有( 结构化系统开发法 )、( 原型法 )、面
向对象法和CASE法等。 6、
开发MIS时通常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策略,前者用于
定义整个系统后者用于逐步开发。 7、
MIS的系统设计包括两阶段,即(总体(概要)设计阶段和( 详细)
设计阶段。 8、
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基本概念是:( 从上到下 )地进行系统规划和( 从
下到上 )地付诸实施。 9、
U/C矩阵是一张表格,它的第一行列出系统中各数据类的名称,左边第一
列是系统中各功能的名称。表中内容表达了各( 数据类 )与( 功能 )的关系。
10 组织中决策群体是指那些了解本组织情况的( 关键 )人物。 11 程序的维护包括:纠正性维护、( 升级性 )和( 扩展性 )。 12. 信息收集包括( 广泛收集 ),(专项收集 ),(随机收集法 )三种方法。
13. 信息处理的方式有两种:批处理方式和(实时处理)方式。 14 从来源上说,战略信息多来自(外部),执行信息多来自(内部 )。 15 信息系统的产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的过程成为系统的(生命周期)。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包括两个阶段,即(总体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
17.组织管理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就是要建立起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 18.详细调查主要包括:组织结构调查、(管理功能调查)、和(详细流程调查)。 19.管理信息系统绝不只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是把人包括在内的人机系统, 因而它是一个 社会 系统。
20.目前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信息的 收集 , 储存 , 加工处理 三个层次。
21.信息收集包括 自上而下的广泛收集、有目的的专项收集、随机积累法三种方法。
22.信息处理的方式有两种:批处理方式和联机实时处理方式。 24.CASE是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的简称。
25.系统详细调查的目的在于完整掌握_ 现行系统 _的各个方面。
26.数据流程图描述了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框架结构)、数据词典的作用是对数据流程图上每个成分给以定义和说明。
27(.代码) 是用数或字符代表事物名称、属性或状态等的符号。 28.系统的可靠性可以用(_连续无差错)工作的时间来表示。
29.系统开发是系统分析员、软件工程师、程序员以及(最终用户)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一个过程,生命周期法是组织、(管理)_和控制这个过程的一种基本框架。
30.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主要有独立开发、_委托开发_ 、合作开发和购买现成软件四种。
31.管理业务的调查内容包括:组织结构的调查、管理功能的调查、__业务流程_____和数据流程的调查等。
32.系统调查的常用方法有:研究资料法、开调查会、用户访谈、_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发电子邮件。
33.在系统分析报告中,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和处理说明这三部分是主体,是系统分析报告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4.系统实施的主要工作包括软硬件准备、程序设计、系统测试、用户培训、系统转换等工作。
37.系统分析阶段的成果是系统分析报告 38.处理逻辑小说明的描述主要工具有:决策树、决策表、 结构化语言。
39.从概念上看,MIS包括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 信息管理者 四大部件。
40.MIS是解决 结构化 决策问题。
41.信息识别方法包括决策者识别、系统分析员亲自观察识别、两种方法结合 三种识别方法。
42.按地点可将信息源分为内源和外源两种。
43.计算机软件总的来说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两大类。 44.数据流程图是描述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
45.业务流程分析过程中使用的一种非常简单的描述工具是业务流程图。 46.结构化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总体结构设计,其次是物理模型设计。
47.系统切换主要有直接、并行、分段三种方式。
48 MIS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管理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技术 可行性分析。
49 据流程图描述了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框架,结构数据字典的作用是对数据流程图上每个成分给以定义和说明。。
50数据字典中主要有六类条目: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外部实体和处理功能。
50 B/S 架构、 C/S架构和SOA架构是当今世界软件开发模式技术架构的主流技术。
50 理业务的调查内容包括:组织结构的调查、管理功能的调查、业务流程调查和数据流程的调查等。
51 数据模型有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 和关系数据模型等几种。 52 所谓数据的 物理 组织,指的是由计算机操作系统提供的数据组织功能。而数据的 逻辑 组织,指的是对相关记录进行逻辑上的编排。
56.数据库的组织结构包括的三层模式是内、中、外
53 企业包括多种多样的流动,常用的“流”有:物流、资金流、事务流以及信息流等。
57、根据系统的一般模型,系统应包括( 输入 )、( 处理 )和输出。 58、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弄清用户对( 系统 )的需求,完成新系统的( 逻辑 )设计,规定新系统应当做什么。
59、系统详细调查的任务包括:( 用户需求调查 )、( 业务流程调查 )、信息流程调查。
60. 信息处理的方式有两种:批处理方式和(实时)方式。
63.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包括两个阶段,即(总体设计)、(物理设计)。 65.做好系统功能划分的三个因素是(明确系统的功能内容 )、(掌握正确的划分方法 )和遵循科学的划分原则。
66. 主键 是用来惟一地标志一个记录的标识符。
67. 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信息处理系统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新的数据;而信息传输系统则不改变信息本身的内容,作用是把信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
68. 管理系统按层次可分为战略管理、 管理控制和作业管理等三个层次。 69. 数据通常按四个层次进行组织。这四个层次是:数据项、记录、文件和 数据库 。
70. 所谓数据的物理组织,指的是由计算机操作系统提供的数据组织功能。而数据的逻辑 组织,指的是对相关记录进行逻辑上的编排。
71. 数据模型有层次数据模型、 网状数据模型 和 关系数据模型 等几种。
72 企业进入管理信息系统阶段以后,信息系统的开发就不能只模仿或照搬(人工系统、 )分散处理信息的方式。也不是各个单项的信息系统的( 简单叠加),而是要求将企业看作一个整体,应用(系统工程 )的方法,建立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
73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支柱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现代化的管理。
二、单选题(每空1分,共20分)
1. 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设计程序时,程序由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组成,其中不包括(B)。A 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