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04年云南省省级单位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1 0:40: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生物达人12

2004年云南省省级机关及部分地市招考国家公务员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试题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共15小题,参考时限10分钟)

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一、数字推理:共5题。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或二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 【例题】2, 9, 16, 23, 30, ( )。 A.35 B.37 C.39 D.41 【解答】这一数列的排列规律是前一个数加7等于后一个数,故空缺项的正确答案为B。 请开始答题:

1.90,85,75,60,40,( )。

A.17 B.34 C.15D.16 2.9, 16, 25, 36, ( )。 A.35 B.43 C.49D.51

3.2, 3, 5, 9, 17, ( )。 A.27 B.30 C.33 D.35 4.1, 1, 2, 6, ( )。 A.19 B.27 C.30 D.24 5.3, 9, 15, 21, ( )。 A.28 B.31 C.27 D.32

二、数学运算:共10题。你可以在题本上运算。遇到难题,你可以跳过不做,待你有时间再返回来做。

【例题】84.78元、59.50元、121.61元、12.43元以及66.50元的总和是( )。 A.343.73 B.343.83 C.344.73 D.344.82

【解答】正确答案为D。实际上你只要把最后一位小数加一下,就会发现和的最后一位数是2,只有D符合要求。就是说你应当动脑筋想出解题的捷径。 请开始答题: 6.陶陶奔跑的速度相当于一辆每小时能跑40英里的汽车速度的一半,那么陶陶3分钟能跑多少英里?( )

A.5 B.1 C.6 D.3

7.这是一组错误的数字,错误的那一项是( )。 1 19 8 5 131 127 A.19 B.1 C.8 D.5

8.餐馆的侍应生收的小费竟然比他的工资的一半还多一块钱,如果他赚了16元,这其中有多少小费?( )

A.9 B.8.5 C.10 D.6 9. A与B的长度加起来是850公里,B河比A河短250公里,那么A河的长度是多少?( ) A.550 B.530 C.560 D.510 10.有一工作,甲独作要12日,乙独作要18日,丙独作要24日,若三人合作要几日?( )

1

生物达人12

A.9日 B.72/13日 C.29/15日 D.7日

11.边长为8分米之正方形长板,要完全覆盖12米宽16米之长方形,要几块?( ) A.30块 B.300块 C.24块 D.240块 12.设一飞机3秒内飞了300米,其速度即为每小时( )。

A.300公里 B.320公里 C.360公里 D.380公里 l3.等腰三角形两腰夹角为120度,则腰与底边的夹角为( )度。 A.60 B.50 C.40 D.30

14.设大米1200公斤可供800人食用一天,今有160人,可吃几天?( ) A.4 B.5 C.6 D.7

15.道路两旁共有20支电线杆,左边10支,右边10支,而每两支电线杆之间种了一树,问共种了多少棵树?( )

A.16 B.18 C.20 D.22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30小题,参考时限30分钟)

本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词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根据上下文。恰当选用词语;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 【例题】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以下的问题。 板块的边界并不就是海陆的边界,大部分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作为板块边界的活动构造带有裂谷、俯冲带、碰撞带这三种类型。大洋中[ ]数万千米的大洋中脊,中间就是裂谷。地幔物质从这里流出,形成新的洋底岩石,并把两边的板块不断推向两侧,裂谷是洋底的诞生地。某些陆上裂谷(如东非裂谷)可能会产生了新的海洋。与裂谷相反。位于大洋边缘的海沟是海洋板块的消亡带。洋底岩石圈在这里俯冲到大陆岩石圈之下,并潜入软流圈而消失。另外,如果边界两边都是陆地,这就成为碰撞带。随着碰撞角度的不同,这里或因挤压而隆起高山,或因剪切而形成断层,或者兼而有之。 1.[ ]恰当的措辞是( )。

A.遍布 B.扩展 C.绵延 D.延伸 【解答】正确答案是C。

2.下列判断与文意相符合的一项是( )。 A.板块运动的形式有三种:碰撞、俯冲和裂谷 B.板块边界的碰撞或俯冲,和裂谷的情形相反 C.裂谷位于海洋中或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处 D.碰撞带和俯冲带位于大洋边缘或陆地之上 【解答】正确答案是B 请开始答题:

一、阅读以下文字。回答16~20题。

楼兰古城四周的墙垣,多处已经坍塌,只剩下断断续续墙垣孤零零地站立着。城区呈正方形,面积约十万多平方米。楼兰全景(①),城内破败的建筑遗址(②),显得格外苍凉、悲壮。

俯瞰楼兰古城,城中东北角有一座烽燧,虽然经过历代不同时期的补修,但依然从它身上可以看出是最早汉代建筑的风格。

烽燧的西南是“三间房”遗址。这座100多平方米的房屋,建筑在一块高台上,三间房

2

生物达人12

正中的一间要比东西两间显得宽大,本世纪初,斯文·赫定曾在东面一间房内发掘出大量的文书木简。从三间房的西厢房残存的大木框架推测,这里昔日曾是城中屯田官署所在地。 继续向西,是一处大宅院。院内,南北各有三间横行排列的房屋。在古城中,这座院落的建筑也是比较(③)的。相形之下,大宅院南面的房舍多数是单间,矮小、散杂而(④)。如果根据出土文书推测,三间房毗邻的框架结构房屋是楼兰城的官署遗迹。

楼兰古城曾经是人们(⑤)的乐园。她身边有(⑥)的罗布泊,她门前环绕着清澈的河流,人们在碧波上泛舟捕鱼,在茂密的胡杨林里狩猎,人们在沐浴着大自然的恩赐。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但在此之后,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

辉煌的楼兰古城就这样永远地从历史上无声地消逝了。 16.墙垣一词中的“垣”的发音是( )。 A.gèn B.huan C.yuan D.dan 17.(①)(②)处恰当的措辞是( )。

A.气势恢弘 了无生机 B.旷古凝重 了无生机 C.高低起伏 破败不堪 D.旷古凝重 破败不堪 18.(③)(④)处恰当的措辞是( )。

A.突出 破破烂烂 B.突出 破败不堪 C.排场 破破烂烂 D.排场 破败不堪 19.(⑤)(⑥)处恰当的措辞是( )。

A.生息繁衍 烟波浩淼 B.休养生息 一望无际 C.生息繁衍 一望无际 D.世代居住 烟波浩淼 20.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辉煌的消逝 B.废弃的楼兰古城 C.楼兰行 D.楼兰

二、阅读以下文字,回答21~25题。

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灯光的指引。 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行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有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

这些光都丕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 它的发育。一个朋友 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

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21.作者写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着重表现的是( )。 A.哈里希岛上那对姐弟的深挚亲情 B.灯光对航行者的指引、帮助 C.紧承首句,突出设置灯塔的必要 D.海上航行,离不开灯塔的指引

22.作者写古希腊女教士点燃的火炬,着重表现的是( )。 A.赞颂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牺牲精神

3

生物达人12

B.火炬能给人带来光明 C.火光给人带来巨大鼓舞

D.给人以鼓舞的火光永远不会熄灭 23.文中画双线的句子从复句关系来看是( )。 A.转折关系 B.选择关系 C.假设关系 D.让步关系

24.第三段中三个加点的词语所指代的内容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这些”,和“它们,, B.“这些”和“如此” C.它们”和“如此” D.“这些”、“它们”和“如此” 25.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的含义是( )。 A.人活着还需要依靠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B.“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

C.我们在海上航行需要灯光的指引 D.光能驱散心灵里的黑暗

三、阅读以下文字,回答26~30题。 段落一:

有如(①)在中华文明王冠上的九十九颗(②)的明珠,凝聚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物质和精神创造的精粹;好似屹立于东亚大陆广袤土地上的九十九座巍峨的丰碑,向世界昭示着中华民族深邃文明的永恒。

让我们去亲近这名城吧!寻访其古迹胜地,追忆其历史舞台上的英杰才俊及所建树的事业伟绩。触摸其历史人文的筋骨脉络和盛衰浮沉的)轨迹。

由此,让我们去感受中华民族昔日的荣光,(④)感悟炎黄儿女卓越的创造精神,解度读东方式的智慧和品格,反思一个古老民族历史的沉重与艰辛。进而,让我们自觉而理智地审视中华文化传统,圆融穿透时空的文化精华,去拥抱新的时代,创造新的辉煌。 段落二:

教养是不可(⑤)的。教养是(⑥)的。教养是可以遗失也可以捡拾起来的。教养也具有某种坚定的流传和既定的轨道性。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教养和遗传几乎是不相关的,是后天和社会的产物。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都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光片。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26.(①)(②)(③)处恰当的措辞是( )。

A.锲人 熠熠生辉 变化 B.装饰 瑰丽 运动 C.铭刻 灿烂 曲折 D.镶嵌 璀璨 嬗变 27.文中画线的句子从复句关系来看是( )。

A.承接关系 B.转折关系 C.并列关系 D.递进关系 28.(④)处加点的词可理解为( )。

A.感受到 B.感觉到 C.领悟到 D.觉察到 29.(⑤)(⑥)处恰当的措辞是( )。

A.一蹴而就 潜移默化 B.一蹴而就 细水长流 C.自然形成 细水长流 D.自然形成 涓涓细流 30.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教养是习惯的总和

B.教养是后天和社会的产物

4

2004年云南省省级单位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3r4f8tp6t5gf8x599l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