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24 页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汇编语言》实验学时分配表 实验学时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课内 课外 1 汇编语言程序上机过程以及调试 2 2 2 顺序程序设计 2 2 3 循环程序设计 2 2 4 分支程序设计 2 2 5 子程序设计 2 2 6 I/O程序设计 2 2 7 实验七 综合程序设计 程序2 2 设计 合计 14 14 实验报告或作业 1 1 1 1 1 1 1 7
实验一 汇编语言程序上机过程以及调试
一、预习内容
1. 工具软件MASM、LINK的使用
2. 常用DEBUG命令的使用: G,D,R,T,U,Q 3. 完整程序设计方法的格式。
二、目的要求
1. 掌握常用工具软件MASM、LINK的使用
2. 掌握常用DEBUG命令: G,D,R,T,U,Q 能灵活使用这些命令调试程序 3. 掌握完整程序设计方法的格式,能正确书写数据段,代码段等。
三、实验内容
比较两个字符串string1和string2所含的字符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显示’Match'否则显示’No match’.请读程序,并将程序补充完整。
DSEG SEGMENT
string1 db 'Move the cursor backward.' string2 db 'Move the cursor backward.' mess1 db 'Match.',13,10,'$' mess2 db 'No match.',13,10,'$' DSEG ENDS CSEG SEGMENT
assume cs:CSEG, ds:DSEG, es:DSEG, MAIN PROC FAR start: mov ax, dseg
mov ds, ax mov es, ax
lea si ,string1
① cld
② repz cmpsb jz match lea dx,mess2
Page 1 of 24
第 2 页 共 24 页
jmp short disp match:
lea dx,mess1 disp: mov ah,09h int 21h
mov ax, 4c00h int 21h MAIN ENDP CSEG ENDS end start
实验步骤:
1)用文字编辑工具(记事本或EDIT)将源程序输入完整后保存在D:\\masm50下,注意保存时将文件扩展名改为.asm(如lab1.asm)。
2)打开桌面的“命令提示符” 程序进入dos命令操作,先用cd masm50 命令改变路经,接着用 ”masm
+ 文件名” (如 masm lab1,这里文件名可以不带扩展名) 对源文件进行汇编,产生.obj文件和.LST文件。若汇编时提示有错,用文字编辑工具修改源程序后重新汇编,直至通过。 3)用 ”link + 文件名” (如 link lab1) 将.obj文件连接成可执行的.exe文件(lab1.exe)。 4)在DOS状态下直接运行link产生的.exe文件(如 lab1),即在屏幕上显示Match. 5)用debug调试程序,熟悉debug命令的使用:
(1)打 debug lab1.exe 进入debug 控制,显示提示符 ‘- ‘。
(2)用命令g执行程序,可得与步骤4相同的结果,也可用T命令逐条运行这些指令,每运行一行检查并记录有关寄存器及IP的变化情况,并注意标志位有无变化。
(3)用命令u检查键入的程序并记录,特别注意左边的机器码和指令地址。如果一条u命令没有显示完全,可以再次输入u命令,该命令会紧接着上一个命令的输出继续显示。
(4)用命令’g+地址’设置断点,如g06,表示将断点设置在代码段的偏移地址为06h的指令前,并执行到该断点前。其中,命令中的地址项可以从上条命令u的运行结果获得。 (5)用命令r查看各寄存器的情况。
(6)用命令d0查看数据段的情况,0表示从偏移地址0开始,也可以指定其他偏移地址值。
(7)用命令 ‘e+地址’的方式修改数据区的字符串,其中’地址’指需要修改的数据段内存单元偏移地址,可根据上条d0命令获得。如e29 表示从偏移地址29h开始修改数据。试用此命令将数据段变量string1的内容修改为’Move the cursor forward.’ (8)再次用命令g执行程序,查看执行结果。
(9)用命令q退出debug,如果在上述步骤中碰到异常,可以先用q命令退出后再进入调试。
四、实验报告或作业
1.分析程序,画出程序流程图
2.汇编,连接及调试时产生的错误,其原因及解决办法。 3.思考:
1) 上述实验中用e修改数据段的内容,是否改变原文件lab1.asm的内容?
2) 用单步执行命令t运行程序, 运行到mov ax, 4c00h, int 21h指令后,cs和ip寄存器内容前后有何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附:DEBUG 使用:
1.打 DEBUG 进入 DEBUG,显示提示符 ‘- ‘。 2.退出DEBUG命令:Q
3.显示内存命令:D 起始地址 结束地址
4.修改内存命令:E 起始地址,连续修改打空格键。打回车键退出E命令。 5.检查寄存器命令:R
Page 2 of 24
第 3 页 共 24 页
标志位显示 1 0
CF CY NC ZF ZR NZ SF NG PL AF AC NA OF OV NV PF PE PO DF DN UP IF EI DI
6.修改寄存器命令:R 寄存器名
7.小汇编命令:A 起始地址,不输入指令打回车键退出A命令。 8.反汇编命令:U 起始地址 结束地址 9.文件命名命令:N 盘号:文件名 10.读文件命令:L 内存地址 11.写文件命令:W 内存地址
10.读扇区命令:L 内存地址 盘号(0--A:,1--B:) 扇区号 扇区数 11.写扇区命令:W 内存地址 盘号 扇区号 扇区数 12.运行命令:G=起始地址 结束(断点)地址
13.单步命令:T=起始地址 运行指令数,进入子程序内部。 14.单步命令:P=起始地址 运行指令数,不进入子程序内部。 15.内存搬家命令:M 起始地址 结束地址 目的地址
标志位显示 1 0
CF CY NC ZF ZR NZ SF NG PL AF AC NA OF OV NV PF PE PO DF DN UP IF EI DI
6.修改寄存器命令:R 寄存器名
7.小汇编命令:A 起始地址,不输入指令打回车键退出A命令。 8.反汇编命令:U 起始地址 结束地址 9.文件命名命令:N 盘号:文件名 10.读文件命令:L 内存地址 11.写文件命令:W 内存地址
10.读扇区命令:L 内存地址 盘号(0--A:,1--B:) 扇区号 扇区数 11.写扇区命令:W 内存地址 盘号 扇区号 扇区数 12.运行命令:G=起始地址 结束(断点)地址
13.单步命令:T=起始地址 运行指令数,进入子程序内部。 14.单步命令:P=起始地址 运行指令数,不进入子程序内部。 15.内存搬家命令:M 起始地址 结束地址 目的地址
实验二 顺序程序设计
一、预习内容
1.常用工具软件MASM、LINK和DEBUG的使用 2.完整程序设计方法的格式
3.汇编语言顺序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
二、目的要求
Page 3 of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