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丹阳当涂地名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2 14:27: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丹阳、当涂地名考

在我们马鞍山,丹阳作为地名,现在有“小丹阳”和“大丹阳”之称,一个在安徽江苏交接,为皖苏名镇,一个作为江苏经济发达地区的排头兵之一而驰名大江南北。当涂历史上几经辗转终于落脚江南,化丹阳(杨)县为当涂县。 这“当涂”又与“丹阳”两个地名在历史上是否有关联,“大丹阳”又与“小丹阳”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渊源?这些疑问曾经多次环绕在我的脑海里。

一时闲来无事,翻开历史记录,查到了很多的资料,得其结果。

简而言之,就是四点,

一是,春秋战国时,丹阳就曾经作为楚国过都,位于四川,后楚国迁都,这个都城被废弃。后来这个地名被移用至江南。

二是小丹阳也即安徽古丹阳(杨)县,其历史在先,大丹阳也即江苏丹阳市、大当涂的历史在后,

三是小丹阳是丹阳(杨)县,为现在当涂的旧主,当涂是外来客,也就是说,现在的当涂县就是古代的丹阳(杨)县,而古代的当涂县就是现在的怀远县;

四是大丹阳取名于小丹阳撤销之后,也就是说,古代的丹阳县消失了,降低为镇级行政机构,而大丹阳自唐朝天宝

年间才启用“丹阳”这个地名;

首先,让我们看看“小丹阳”的建制沿革 一、丹阳地名起源

先让我们简单看看郡县制是怎么一回事。

作为县治、郡县治,县治地方的历史起自战国,而郡治地方的历史则由秦开始,由秦权臣李斯根据历史教训并提出的建议,废除了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建立了郡管县的科学有序的行政管理体制,由此开创了国家行政管辖分级治理的体系建设,加固了中央与地方隶属与管理关系。 也就是说,先有县治,后有郡治。

而丹阳作为地名最早作为县级治所地名,早早地就设置于秦代初,距今2200多年,为秦置县,当时归会稽郡。 秦末后析分会稽郡为二,西边为鄣郡(丹阳县归鄣郡),东边为会稽郡(后来的大丹阳归会稽郡)。 汉武帝改“鄣郡”名为“丹阳”郡。

所以,先有丹阳县,后有丹阳郡,汉武帝初又设“丹阳”国。

据此,现在的丹阳镇的历史,其实远在秦时就已经是重要的县治所在地了,而且也成为第一批郡治所地名(相当于地级市级别)。

而大丹阳、大当涂地名都还在地名封盒之内,尚未启用。 二、丹阳县治、郡治地名撤销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实行州、县二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九年(589年),隋灭南朝的陈国,废丹阳郡(注,同时撤销丹阳县,并入当涂县,丹阳县作为一级地方政权退出了历史舞台。

下面让我们来说说“当涂”地名的历史

当涂的老家其实是在淮河一带,就是今天的怀远和蚌埠,过去又叫荆山国,县治所在地县城叫马头城,原址就是现在蚌埠市西郊的涂山。(2000千年之后就是现在的江南姑孰镇),

马头城,古代意为多战之地之城池。可能那里地势相对较高,是兵家必争之地,那里是多为(当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的地方。 一、属地渊源

古代当涂的属地在远古的尧舜时代为涂山氏国。 西周时为九州之徐州之地。春秋战国时多为吴楚之地。 二、“当涂”地名首次启用

在“丹阳”的地名叫了200多年之后,西汉初,一度恢复了分封制,设立“当涂国”,归九江郡。

标志着“当涂”作为地名开始启用。

就是和现在时髦的“琅琊王”、“琅琊国”地理名词一样的历史典故。

王莽时改“当涂”国名为“山聚”,这名字怎么样,没

搜索更多关于: 丹阳当涂地名考 的文档
丹阳当涂地名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3uu38enva2cg5h8ins237lyd0yjij015r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