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二中高2021级2019年秋入学考试
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1.所有试题都必须在答题纸上作答;2.本卷分两部分,选择题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综合题共4个大题,共40分。
选择题部分(60分)
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1~2题。
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C.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A.人均消费剧增 B.人均收入剧降 C.老龄化进程趋缓 D.劳动力供给过剩
下图分别示意1995年、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据此完成3~5题。
3. 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
A. 东北部 B. 西部 C. 中西部 D.南部 4. 与1995年相比,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 A.迁移规模变小 B. 向中西部大量回流 C. 数量减少 D. 净流入的地区减少 5. 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A. 文化 B. 交通 C.经济 D. 教育
左图示意中国大部分城市街道建筑物现状,针对当前的某种城市问题有学者提出设计建议(如右图所示)。读图完成6~7题。
6.形成左图中街道建筑物现状的主导因素最可能为 A. 经济 B. 政策 C.历史 D.交通 7.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可以缓解的城市问题是 A.内涝问题 B.热岛问题 C.雾霾问题 D.拥堵问题
“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左图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右图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完成8~9题。
8. 右图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9. 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
A. 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 B.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C. 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 D. 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如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10~12题。
10.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A.长江中游区 B. 黄河下游区 C. 珠江下游区 D. 淮河下游区11.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A. 复种指数高 B. 农业劳动力多 C.人均耕地多 D. 淡水资源丰富 12.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A. 出口数量扩大 B. 运输成本上升 C. 流通效率提高 D. 储存难度增加 下图示意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该村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
行均分,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块。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据此完成13~15题。
13. 该农户分到的地块中,最便于种植蔬菜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该农户不购置大型农用机械种植农作物,主要原因是该农户的地块 A. 形状规整 B.分散细碎 C. 地形差异小 D. 距离村庄近 15. 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该村 A. 农产品种类多样化 B. 农用地面积减少 C.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D. 农产品质量下降
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16~18题。 16.“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
A.燃料来源分散 B.空间布局分散 C.原料来源分散 D.产品市场分散 17.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
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A.城乡统筹创新 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 D.科学技术创新
2015年,我国某服装企业在卢旺达建立成衣制造厂,生产的服装20%在卢旺达销售,80%出口欧美国家。2015年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超过2 500家,其中民营中小企业超过70%。据此完成19~21题。 19. 该服装企业在卢旺达建立成衣制造厂的有利条件是
A. 基础设施好 B. 人工成本低 C. 本地市场大 D. 获取信息快 20. 我国在非洲投资的民营中小企业较多,主要是因为其
A. 工人素质高 B. 融资能力强 C. 适应能力强 D. 研发能力强 21. 要使走出去的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强起来,需要
A. 打造自主品牌 B. 快速更新产品 C. 增强售后服务 D. 符合国际标准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22~24题。
22.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 23.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
24.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 溜索是一种特殊的传统渡江工具,被称之为“空中渡口”。地处西南地区的横断山区为我国历史上溜索分布密集区之一。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近年来当地溜索逐渐消失,但专家提议该区域保留部分溜索,助推区域脱贫致富。据此完成25~27题。
25. 横断山区溜索分布密集区的河段特征是
A.江阔水深 B.沙洲众多 C.山高谷深 D.河道弯曲 26.导致近年来该区域溜索大量消失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桥梁替代 B.年久失修 C.生态移民 D.河流改道 27.专家提议该区域保留部分溜索的原因是溜索
A.运输速度较快 B.客货运输量较大 C.受天气影响小 D.文化旅游价值高
水华是指淡水水体中因氯磷等营养物质富集,使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耨晓地理实践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甲湖流域西部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蓝藻水华的发生最早记载可追溯到19世纪末。1980年以来,甲湖蓝藻水华频发,富营养化严重,2018年初,甲湖流域开始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统一规划综合整治流域水体。据此完成28~30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