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19 乌鸦喝水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遇到困难怎么办?动动脑筋,你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课文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发现了一个瓶子,可瓶口小,水不多,它放进石子喝着了水的事,可以看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能想办法解决。
这个故事内容简单明了,一年级学生大多听过,也很适合学生阅读。“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课后的这一问题,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能用“渐渐”说一句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会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懂得遇到问题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逐步养成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诵课文,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懂得在遇到困难时要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脑来解决问题的道理。
课前准备:贴图、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小石子、长颈瓶。 课时安排:3课时 基本操作程序 第 一 课 时 一、激趣导入 1.大家先来猜个谜语: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打一种鸟 3.乌鸦虽然没有华丽的羽毛,但是它很聪明。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跟乌鸦有关的故事。(板书课题:乌鸦喝水) 二、初步感知 1.听故事:《乌鸦喝水》是怎么回事呢?请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听了以后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2.说故事: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或听懂了什么。(生自由说)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同桌互读,互相取长补短。 5.指名逐节朗读。 要求:听得仔细,不对的地方拿出笔在自己的课本上作个记号 (1)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尖。 (2)交流并纠正 教学调整 2.(贴出乌鸦图)看看乌鸦是什么样子?(黑色的羽毛,尖尖的嘴)
教案
6.随机指导读准“着”、“喝”、“渴”、“渐”的字音。 三、学习生字 1.小黑板出示“乌”“鸦”等9个生字,同桌交流识记生字的情况,会认的同学当小老师。 2.在这些生字中,有两个字就像双胞胎,你怎样记住并区分它们呢?喝—渴(儿歌帮助辨认:口“渴”需要水——三点水;“喝”水要用口——口字旁) 找一找,生字中还有哪些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字形相近?你能用这个方法学习其他生字吗?学生汇报。比较:乌—鸟 鸦—鸭 石—右 3.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四、学习书写“可”“石”等六个汉字 1.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笔顺规则有哪些?(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中间后两边等) 2.找一找、想一想,写哪几个字时是按先左后右的笔顺来写的?(法、找、许) 3.“法、找、许”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左右结构)(左边都是常用偏旁,写得窄长一些,右边写得宽一点) 提示:写“找”字时,不要丢掉最后一笔“点”。比较“找”与“我”的字形。 4.“可、石、办”这三个字又应该怎样写呢?(小组讨论、汇报、教师示范) 提示:“可”字的横要写长一点,注意“口”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提示:“办”字中的撇是竖撇,注意观察左右“点”的区别。 5.生练写。先描红,再练写。 老师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条件的可播放轻音乐,营建轻松的学习氛围。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口头组词。 乌( ) 鸭( ) 喝( ) 于( ) 冬( ) 右( ) 鸟( ) 鸦( ) 渴( ) 干( ) 终( ) 石( ) 二、阅读感悟 1.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2)理解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a.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教案
乌鸦为了找水喝,飞过哪些地方呢? 乌鸦飞过了这么多地方,真不容易呀! 情境采访:乌鸦乌鸦,你飞了那么多地方,可是还没找到水,你现在觉得怎么样?(渴、累、急) 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好这句话吗?(自读——指名读——齐读) (3)我们都体会到了乌鸦着急的心情。可是光着急不能解决问题呀!那么应该──(板书:想办法)乌鸦想出什么办法来了?大家再读读这一段,划出有关句子。 b.谁能想象一下,乌鸦会怎样喝瓶子里的水? 乌鸦找到水时心情怎样?喝不到水时心情又会怎样? (随机指导朗读) (4)小结。 a. 指名读课文第一段。b. 小结板书。 2.讲读第二、三段。 (1)看图想象:乌鸦面对困难,想出办法来了么?怎么想出来的? (2)比较句子。 哪中说法好?为什么? a.它叼来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 b.它叼来小石子,放到瓶子里。 c.瓶子里的水升高了。 d.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联系生活理解“渐渐”:谁能用“渐渐”这个词说一句话? 想想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说“渐渐……”,比如:天气渐渐热起来了;我们渐渐长大了。 (组内交流、全班交流、评议) (3)指导朗读。 (4)教师演示乌鸦喝水的全过程,学生边看演示过程边复述故事内容。 3.你看,乌鸦用这个办法解决了困难,它喝到水了!心里多高兴啊!让我们也来分享乌鸦的快乐,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三、指导背诵(若时间不允许,此环节安排在第三教时) 1.你们喜欢这只乌鸦吗?谁来夸夸它?出示句子:小乌鸦,你 ! 2.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多有意思啊!让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 提示方法: a.想想乌鸦先遇到了什么困难,接着它想出了什么办法,最后怎么样。 回忆课文内容,引背:一只乌鸦 它看见 可是 乌鸦看见 它 瓶子里的水 乌鸦 b.学生借助填空或书本练习背诵。
教案
c.指名试背,鼓励加上动作表情背。 d.全班试背。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第二教时中安排的指导背诵这环节,若时间不允许,在这节课重点指导。 三、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想一句话夸夸乌鸦,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我们应该向它学习什么。 四、想象创新 1.当乌鸦遇到困难时我们都应该伸出友谊之手帮助它。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我们该帮它想什么好办法呢? 2.学生思考。 3.引导学生对想出的各种办法进行评议。 学生谈体会,教师总结 五、课堂练习 1. 看拼音,写词语。 Kě shì shí zǐ zhǎo shuǐ xǔ duō (要求人人过关) Wū yā hē shuǐ kǒu kě bàn fǎ (鼓励多数过关) 2.写笔顺,数笔画。 乌――――( )画 喝――――( )画 办――――( )画 围――――( )画 3.填空。 乌鸦口( )了,到处( )水( )。 乌鸦( )着瓶子边走边想,( )( )出了一个办法。 4.完成部分课堂作业。 主要板书: 乌鸦喝水 口渴了 找水喝 找到水 喝不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