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提高主体参与意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2 23:10: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提高主体参与意识

作者:栾鸾

来源:《语数外学习·中旬》2013年第02期

随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实施,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由被动、服从改变为和谐、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管理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所有课程改革的理念、程序都需要通过课堂的实施来完成。在目前“五严”的制度下,如何“提质减负”并且培养出富有创造性的人才,是当下对课堂教学的考验。所以,探讨有序、高效、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迫在眉睫的大事。 主体参与课堂模式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的一种模式。主体参与课堂模式的一般程序为:自主检测——目标引导——小组合作,质疑解难——大班交流,分享成果——当堂检测——教学反思。下面我就从这几个环节,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一些个人感受: 一、自主预习,课前检测是发挥双主体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带着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完成教学,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往往是学了整节课之后才知道今天学的是什么,扼制了学生求知的兴趣。而新的模式下,每节课之前都让学生先预习,带着问题和对知识的初步理解来参加课堂学习,学生自然兴趣盎然,主体地位直接突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这一环节的关键是老师设计的预习问题,难度要低、量不宜多,否则将造成学生的负担,反而使学生望而怯步。 二、目标引导是实现双主体作用的必要

学生知识结构、认知水平、个体差异等因素都制约着学生对新知的理解,靠他们自己往往不能把握好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也就不能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教师此时就担任引导者的身份,要根据学生的自主检测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程度,再通过设计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再解决问题,循序渐 进、螺旋上升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使学生不断提高对新知的理解,并能归纳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整个过程的关键是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千万不能一下直接代劳,否则就又回到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是传授者而学生是接受者。

三、小组合作是实现双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

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提高主体参与意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3xfr00nj71ujtp7zfu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