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口算除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4 12:59: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口算除法》教学案例

蔡甸区利济中心小学 郭锐

教学设计说明:

口算除法是一节四年级上册的计算课,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中的起始课,内容主要教学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教材安排了一个例题,一个练习,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讨口算方法,通过实践练习活动熟悉、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我所执教的就是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口算方法的探究即例1中的(1)、(2)及做一做。学生在学习完前几册的相关内容之后学习的,是继学习表内乘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之后的一个新的学习内容。

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更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同时,也为学生学习五年级小数除法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挥计算教学的教育价值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三方面着手把教科书上的内容转化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知识的资源。第一,借助教科书的分气球,分彩旗,创设了运动会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历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还数学以本来面目。第二,调整教科书上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口算、估算内容相对集中。先请学生探讨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和同桌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再通过观察情境中,让学生产生知识冲突,把整十数除两、三位数转化成表内除法,明白为什么这么算,这么算的简便之处,既理解算理。在这个基础上再研究相应的除法估算。第三,精心设计练习题。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必须经过多次反复,循序渐进地实际应用。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情绪和亲切感,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这节课中我从以下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口算内容融入装扮运动会的一件件具体工作中,使学生置身于解决具体问题的情景中,探索和运用计算方法,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活动有趣、有意义。二是,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基本理念 。这样,给学生带来了知识与能力的提高,给学生带来了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

三、注意趣味性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把书上一个个静态的毫不相关的题通过课件制作,让它们动起来,串起来。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练习题,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让学生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设计,趣味性强,方法重在“巧”。我觉得本节课还是比较融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关注鼓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动眼、动脑、动口中探究,在练习中及时发现、适时评价,充分体现评价的激励、导向和调控功能,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78――80页例1(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以及相应的估算。

2、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促进他们的迁移、有序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探索口算方法

掌握用整十数除的方法

教学过程预设: 一、创设情境。

利济小学要开运动会了,同学们都在忙着布置会场,为了把会场装点得更漂亮,学校特意买了一些气球,准备分发下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请仔细观察,根据图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图,

从这张图片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学生经引导发现用除法计算,算式是:80÷20。 (2)探索口算方法 怎样算80÷20呢?

请自己想一想,想好后再说给同桌听一听。 让学生把方法来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口算方法:

① 因为20×4=80,所以80÷20=4;引导学生想乘法算除法,(板书:想乘法算除法)。

② 因为8÷2=4, 所以80÷20=4。(板书:转化为表内除法。)

同学们有用想乘法算除法,也有的用表内除法来想,这两种方法都很棒,那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把你喜欢的方法再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学生互相说,注明说的方法是想乘法算除法,还是表内除法。 2、教学例2,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刚才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分气球的任务。学校还买来了彩旗,(出示彩旗)从图片上你又了解到哪些信息?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谁会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回答。并列式 120÷30

你能利用我们刚才学的口算方法,计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吗? 学生讨论方法。

这两道题在口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小结:这一题的口算方法和刚才这题的口算方法很类似,都可以用乘法想除法或用表内除法来算。也就是都需要乘法口诀。在找照片中的数学问题时,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口算方法 。(板书:口算除法。)在口算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口算。

练习:180÷30 240÷40 420÷60 3、探讨估算方法

(1)同学们这么快就把分气球和分彩旗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会碰到这样一些情况。我从利济小学了解到因为怕气球炸了,所以多买了3个,共83个,大概可以分给几个班?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算式打算怎么列?引导学生列示83÷20

大概可以分给几个班?可以用≈连接,用了≈是什么意思? 教师解释≈的作用。 (2)你会算吗?

出示: 80÷19≈ 122÷30≈ 120÷28≈

如果请你任意选一题来估算,你准备选哪一题?请选一题试试,把你的估算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3)交流总结 我们来交流交流。先说你选的是哪一题,再说你的估算方法。谁愿意来说说?(全班学生交流)

虽然我们选择的题不同,但我们估算方法是一致的。 引导学生把估算的方法概括地说一说。 三、巩固应用 1、小试身手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口算除法、估算求商来解决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小试身手。

2、打气球游戏

大家想不想做个游戏?下面我们来做个打气球游戏。有十个气球,每个气球上有一道题,如果那个同学将气球上的题算出来,气球就自动破裂。

40÷20 90÷30 240÷80 180÷20 560÷70 720÷90 320÷80 360÷40 估算143÷20 72÷10

抽其中三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下面有一个生活中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光明学校为比赛拿奖的同学订购了一批图书,奖给同学们,如果让你把这些书捆包,你准备把多少本捆成一包呢?请你来设计一下。并算一算这些书要捆多少包?

4、数学运动会

同学们我们在运动会的照片里找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学会了口算除法,还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今天在我们的在数学课堂里也要举行一次运动会,想不想参加。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一个号码。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在运动会的问题解决中,探索了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最后,我们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

引导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反思:

《口算除法》是一节计算课,本节课我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力图数学计算教学体现“算用结合”,且面向全体学生来进行教学。通过教学实践,个人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算”和“用”有机结合。

数学课程提倡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计算教学更是不能只是简单的计算,要把计算和生活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本课从例题材料(分气球)到练习设计购买方案,都充分利用生活素材,以用引算,以算为用。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数学学习是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重视算理探究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关键。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在说算理的过程中,图式结合,让学生更清晰思考的过程。说时引导学生把过程说完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算法的选择上尊重学生的想法,两种算法各有优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3、尊重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本课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首先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80÷20,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展示自己的思维,使每一位想说的同学都有机会去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接着,让学生自主分120个气球,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到后面的练习卡片上的空白处理等,都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4、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中师生平等的对话,对学生富有激励的评价,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一种积极的状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好习惯是一位良师益友,有些学生往往很聪明,内容掌握的也很好,可在简单的计算中出错误。究其原因是做时只图快,做后不检查造成的。课堂上我经常表扬认真、仔细的同学,让同学友情提示,促使学生在计算中良好习惯的养成,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一堂课从设计到实施总会有收获、有感悟,它将为我以后的课堂教学作为借鉴。

搜索更多关于: 口算除法 的文档
口算除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3xt27j1tx7yogl1iu0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