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通州高三一模
化 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Mn?55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材料,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港珠澳大桥路面使用了沥青,沥青可以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B.用于新版人民币票面文字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 C.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射电望远镜,其“眼眶”的结构钢梁属于合金材料 D.新型聚氨酯迷彩伪装涂料可用于军车多环境下的隐身,聚氨酯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2.下列对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键线式H-C1-O可以表示次氯酸分子的结构 B.电子式
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也可以表示羟基
C. 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
D. 比例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3.下图为氟利昂(如CFCl3)破坏臭氧(O3)层的反应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 / 12
A.过程I中断裂极性键C?Cl键 B.过程II可表示为O3+ClC.过程III中O+O
ClO+O2
O2是吸热过程
D.上述过程说明氟利昂中氯原子是破坏O3的催化剂
4.“暖冰”是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的。用“暖冰”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若将烧杯中的溶液换成含有少量KSCN的FeCl2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H2燃烧生成了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B.水凝固形成20℃时的“暖冰”所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该条件下H2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O2
D.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因而可以制得“暖冰” 5.抗癌药物“6?Azulenol”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2H18O2
B.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能发生加成、氧化、酯化反应 C.能使嗅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D.1mol该物质与足量的Na反应可产生22.4LH2(标况下)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次氯酸:2ClO?+H2O+CO2
2HClO+CO2?3
+
AgCl↓+2NH4+H2O
B. [Ag(NH3)2]OH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AgCl:[Ag(NH3)2]++OH?+3H++Cl?C.Cl2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制取NaClO3:2Cl2+6OH?
?
D.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2MnO?4+5SO2+40H
3Cl?+ClO?3+3H2O 2Mn2++5SO2?4+2H2O
2 / 12
7.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图2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D.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8.下列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实验目的 检验绿茶中是否含有酚类物质 测定“84消毒液”的pH 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向茶水中滴加FeCl3溶液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84消毒液”滴在pH试纸上 向苯和苯酚的混合物中滴加溴水,过滤后分液 向试管中依次加入浓硫酸、乙醇、乙酸和碎瓷片,加热 操作 9.纳米Fe3O4晶体材料可以作为核磁共振造影增强剂,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其制备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在反应②中,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
B.直接加热FeCl3溶液也可以得到四氧化三铁
3 /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