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
第一章 总论
本章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缩影,作用在于简要介绍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概况,便于查阅和提取相关数据,对整个项目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包括:
一、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项目名称:**省**县***********项目 2.建设性质:新建或改扩建 3.建设地点: 4.建设单位: 5.法人代表: 6.技术负责人:
7.项目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主管厅(局)
二、建设规模: 三、建设内容: 四、项目总投资 五、资金筹措: 六、投资使用计划: 七、建设期限:
八、项目效益: 九、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即项目提出的理由和主要依据,如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投资方向、政府部门的有关文件和决定等。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结合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目标与规划,分析阐述项目建设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增长,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结构的调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效益等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等。
第三章 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一、建设单位的名称、性质及法人代表情况;应附企、事业单位法人资格证书。
二、单位发展简介、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
三、人员及其构成,包括职工总人数、技术人员数、管理人员数,技术人员中各级专业技术人员数及承担本项目主要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与业绩。
四、主要技术成果与转化能力、或专利技术及其获奖情况。包括优势学科领域,承担课题的能力、技术推广转化能力等,通常应附成果鉴定、专利、获奖证书影印件。
五、现有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情况,包括土地、房产、主要仪器与机械设备、配套设施条件等;技术储备、项目储备、成果储备情况等;说明近5年已建同类项目的完成和运行情况。
2
六、资产与财务状况,包括单位经费或收入来源、年总收入与总支出及赢余或利润、固定资产总值、净资产总值等,应附近期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七、协作或技术依托单位情况,应明确协作或技术支持的内容、责权利关系,通常应附双方合作的意向协议。
第四章 市场或需求预测
项目所生产的产品目前国际国内的生产状况、市场的饱和程度,发展趋势,特别是要着重回答产品在本区域市场的需求状况,以及销路的保障程度。
1.拟建项目产品的国内及本地区的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2.拟建项目产品生产规模及销售的区域,以及产品的市场定位、份额与价格的分析预测。
3.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的确定与市场供求关系的阐述。
4.拟建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或优势,以及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预测与对策。
第五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二、建设规模。根据确定的生产规模,设计所需的生产设施和相应的配套设施。
此部分还要具体说明新建规模与原有生产规模的关系。 三、产品方案。拟建项目生产哪些产品、产量规模、产品规格。 第六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3
一、选址原则与要求,即按照项目类别或属性要求,阐述选址应把握的原则与建设该类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二、项目建设总用地规模多少,其中生产或试验用地、建设用地及其他用地各多少。各类建设用地落实情况,包括生产或试验用地的来源、权属及使用方式;建设用地的来源、权属及使用方式;有无征地、租地问题,项目建设必须征地或租地的应有意向协议和征地、租地资金来源说明。
三、拟选建设地点的地理位置,按行政区划,建在城镇的具体到街道门牌号,建在乡村的具体到乡镇或村队,以及建设用地面积、范围及四邻情况。
四、所选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基础设施、能源、交通、通讯、环境等条件的现状及与拟建项目的符合性论证。原良种繁育基地项目需进一步说明所建地点的水质条件及耕地质量现状。
五、建设地点主要资源、基础设施条件的供需平衡测算,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能源、交通、供电、给排水、通讯等。
六、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和农户的参与情况,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开发能力、市场优势等有利条件。
七、拟建项目与当地环境的互适性分析,即项目可能对当地产生哪些有利或不利影响,当地环境对项目会产生哪些有利或不利影响;拟采取的改进措施等。
八、应绘制所选项目地址的区域位置图和现状图。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