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质的变化及其性质
1、判断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概念 判断依据 伴随现象 实例 说明 概念 性质确定 性质内容 质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得 物质的外形,状态发生改变等 矿石粉碎、水蒸发、碘升华及溶液的结晶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发生,但是有发光、放热等 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通过具体的化学变化可知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 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
2、常见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
Ⅰ、化合反应: ,叫做化合反应。【多变一】 Ⅱ、分解反应: ,叫做分解反应。【一变多】 Ⅲ、氧化反应:
3、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氧化反应 (放热)
4、烟与雾的区别
烟: 雾: 5、催化剂
叫催化剂.
剧烈氧化 (燃烧)
条件: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影响因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氧气的浓度
缓慢氧化
一般:安静的燃烧
类型: 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爆炸
一般情况下:呼吸,金属生锈,食物腐败变质
自燃: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扩散,达到着火点
1
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 B. 酒精挥发,湿衣服变干 C. 汽油燃烧,轮胎爆炸 D. 菜刀生锈,牛奶变质
2、(2012鄂州)下列现象中,不是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古建筑中石像变模糊 B. 地下煤层自燃
C.溶洞的形成 D. 分离液态空气 3、(2012北京)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冰雪融化 C.香水挥发 D.干冰升华 4、下列选项那个都是是化合反应 ( ) ① 镁+氧气 →氧化镁 ② 碱式碳酸铜 →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③ 碳酸钠+水+二氧化碳→碳酸氢钠 ④ 乙炔+氧气 → 水+二氧化碳 ⑤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⑤ D. ④ ⑤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才是化合反应 B.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就叫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一种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纯氧气中能燃烧而在空气中不燃烧,说明铁丝的着火点因不同物质而改变
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说明燃烧现象与氧气浓度有关 C. 爆炸就是发生了急剧的化学变化 D.缓慢氧化最终必引起自燃
A.氧化 B.生锈 C.蒸发 D.燃烧
8、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 )
A.需要点燃 B.很剧烈 C.放出大量的热 D.属于氧化反应
9、(2012达州)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植物光合作用 C、冰雪融化 D、玻璃破碎
7、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变化在本质上不同,这一种变化是( )
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概念、区别、联系
概念间的联系 元素 原子 分子 离子 区分 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即表示种类,又讲个数,即表示种类,也可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以表示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使用范围及举例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例如可以说,“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所组成的”。
结构。例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如可以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带点的离子或者离子团,可以表示所带电荷量的多少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但在中学阶段不要求掌握. 2
2、化合价,化学式
(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宏观上:① ;② ;
微观上:③ ;④ 例如:H2SO4表示每一个H2SO4分子中含有2个、1个S和4个O;
又如: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它是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每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有2个磷原子和5个氧原子,所以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
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因此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元素化合价来推求。 (2)化合价
①化学上用化合价表示元素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②化合价的表示方法:通常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n”表示,如Mg、OH等。 ③应用化合价推断物质化学式的根据是:
这种化合物确实存在; 化合物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原子团
SO42-——硫酸根离子,显-2价; NO3-——硝酸根离子,显-1价;
CO32-——碳酸根离子,显-2价; OH-——氢氧根离子,显-1价; NH4+——铵根离子,显+1价 4、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分子)质量
①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层
+16 2 8 6 原子核
电子数 核电荷数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种原子的平均原子质量跟一个12
C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③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2-1
1、苯丙胺类药物有强烈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属于体育运动员的违禁药物。
对其中化学式为C9H13N的化合物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由C、H、N三种元素组成 B. 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
C. 属于有机物 D. 分子中C、H、N原子个数比为9:13:1
2、凉开水中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有( ) A. 氧元素 B. 水分子 C. 氧原子 D. 氧分子
3、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单质,又表示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 A. H B. O2 C. NaCl D. C
4、我国研制成功一种相对原子质量为18,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种原子的核外不一定有8个电子 B. 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 C. 这气体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
D. 这种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水分子的相对质量为18
3
5、在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 A. 2个氢原子 B. 1个氢分子 C. 氢元素 D. 2个氢元素
6、【2012·潍坊】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7、【2012·滨州】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B.它们表示两种元素 C.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离子 D.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8、【2012·福州】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MgCl2——氯化镁 B.Ca——钙离子 C.2H——2个氢元素 D.O2——2个氧原子
9、【2012·重庆】下列化学符号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2H B.2H2 C.2H D.2H2O
10、【2012·苏州】下列物质名称和对应的化学式都正确的一组是
A.铝aL. B.硫酸钠NaSO4 C.氧化亚铁Fe2O3 D.氯化按NH4Cl 11、【2012·苏州】下列有关物质所含元素质量比的数值正确的是
A.水(H2O) m (H):m(O)=1:8 B.乙炔(C2H2) m(C):m(H)=2:1 C.氨气(NH3) m(N):m(H)=14:1 D.二氧化硫(SO2) m(S):m(O) = 1:2 12、【2012·泸州】KNO3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化肥,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4 C.﹢5 D.﹢2
13、【2012·泰安】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下列对化学用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2H—2个氢元素 B.N2—氮气 C.2H2O—2个水分子 D.Mg—镁离子 14、【2012·乐山】“毒胶囊”泛指利用由工业皮革废料为原料生产的含重金属铬(Cr)超标的胶囊,
其中含有可能引起人体肾伤害的+6价的铬。下列铬的化合物中铬呈+6价的是 A.Cr2(SO4)3 B.CrCl2 C.Cr2O3 D.K2CrO4
15、【2012·宿迁】下列关于二甲醚(C2H6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46
C. —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 : 6 : 1
16、【2012·铜仁】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为+4价的是( )
A.氨(NH3) B.二氧化氮(NO2) C.硝酸钠(NaNO3) D.五氧化二氮(N2O5)
17、【2012·连云港】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A.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行 B.该粒子为阴离子 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0 D.该粒子为Na
+
2+
+
+2
B.硫离子:S C.两个氮分子:2N D.氧化铝:Al2O3
—2
18、【2012· 泸州】某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