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量3464件;发明专利申请量1977件,发明专利授权量542件,占专利申请量的10.3%。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47项,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5%以上;签订技术合同2364项,成交额8.43亿,同比增长2%。
5、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明显
全市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085家,上市企业16家,高新技术企业220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工业规模企业总数的20.3%,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63.82%。“十一五”以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逐渐凸显:一是企业科研开发日趋活跃。全市商标注册量以每年高于15%的速度递增,累计注册商标达到2万件。开发新产品1103项,其中中国名牌产品6个,江西省名牌产品88个;二是企业科研条件逐步完善。拥有4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3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1个企业技术中心;三是企业科研投入不断增加。2009年,全市99家大中型企业的R&D投入达到25.59亿元,用于开发新产品的支出达到16.2亿元。
6、创新政策环境日臻完善
“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南昌创新型城市建设,修订了《南昌市科学技术投入条例》和《南昌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编制了航空制造、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生物与新医药、服务外包、光伏和半导体照明等产业发展规划;制定
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定》,《关于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关于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制定了《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市属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些法规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极大地优化了创新创业环境,激活了全社会创新发展的能量,有力地推动了科技事业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市工农业发展水平和科技事业发展水平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缺后劲
我市在半导体照明、航空制造、汽车制造等产业领域起步较早,但至今仍然规模偏小,经济总量偏低,对整个工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深层次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推动产业发展的顶层宏观协调不够,发展重点不突出,没有把有限资源整合成强势资源,推动产业聚合,形成集群优势;其次是受利益和政绩驱动,条块竞争发展资源的形势愈演愈烈,导致产业发展资源分散,不能形成合力,发挥聚合效应;再次是技术支撑能力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大多数企业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长期依靠外来技术和产品支撑,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产品较少,再加上支撑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严
重不足,使得一些长期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技术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导致企业做大做强举步艰难,缺乏后劲,持续增长能力更弱。
2、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不高
我市虽然在统筹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令人兴奋的成绩。但总体看,全市的农业产业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一是产业化的运作方式不够清晰,经营模式欠科学,主导产业和区域布局有待规范;二是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合理的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契约关系没有确立;三是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基本要素结合不够紧密,重点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规模效应不突出,有影响有实力的全国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不多;四是支撑产业发展的技术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企业科技含量不高,高新技术企业不多;五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偏少,附加值不高。如果上述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广大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成为制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
3、科技资源优势作用不突出
南昌作为省会城市,科技资源比较丰富,并具备一定实力,但由于受隶属关系制约,致使科技资源长期处于条块分割状态,导致资源整合范围和内容受到极大限制,无法把现
有的装备、人才、技术、信息等主要创新要素整合聚集,形成创新合力,变优势资源为实力资源和有效资源。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市两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虽然在整合省会城市科技资源方面想了不少办法,并在市校合作和官、学、研、企合作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这些变化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首先是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协调机制,省、市相关部门没有建立常态互动机制;其次是运用制度安排,政策引导等行政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调节相结合的手段不够丰富;再次是对区域科技创新条件建设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不够,科技条件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造成有限的科技投入效率不高;第四是思想不够解放,开放程度不高,科技资源利用率偏低。
4、科技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
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跟不上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多方面的需求:一是政府科技经费占地方财政预算支出比例偏低,与周边省会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二是企业投入主体地位不突出,大多数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偏低;三是由于科技投入的渠道和退出机制不健全,导致社会组织参与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四是主要用科技投入经费组建起来的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真正用于投入科技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发展的经费不多,没有把有限的科技投入用在刀刃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