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答案与解析 2015年四川省高考生物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3:26: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5年四川省高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题,每题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2015?四川)下列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 ) A.Mg吸收 B.O2扩散 C.光能转换 D.DNA复制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本题是对蛋白质的功能的考查,梳理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的各种功能,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2+

【解答】解:A、Mg吸收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ATP水解供能,载体蛋白和ATP水解酶都是蛋白质,因此该过程需要蛋白质参与,A错误;

B、O2扩散是被动运输中的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不需要蛋白质的参与,B正确; C、光能转换成活跃化学能需要ATP合成酶的作用,而ATP合成酶是蛋白质,C错误; D、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DNA聚合酶是蛋白质,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6分)(2015?四川)精子内的顶体由溶酶体特化而来,精卵识别后,顶体膜与精子细胞膜结合,释放溶酶体酶使卵子外层形成孔洞,以利于精卵融合形成受精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精子内储存的溶酶体酶是在精子的溶酶体中合成的 B.精子游向卵子所需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顶体膜和精子细胞膜融合体现生物的选择透过性 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考点】受精作用.

【分析】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据此答题.

【解答】解:A、溶酶体中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

B、精子游向卵子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呼吸,而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正确;

C、顶体膜和精子细胞膜融合体现生物的流动性,C错误;

D、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实质,掌握受精卵中染色体和遗传物质的来源,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6分)(2015?四川)下列是以酵母菌为材料进行的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产生的CO2

2+

1

B.用酵母菌发酵酿制果酒,选择酸性重铬酸钾检测产生的酒精 C.探究酵母菌群数量变化,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干扰 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计数,应选择30﹣300菌落数的平板

【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原理:

(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解答】解:A、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A正确; B、酵母菌发酵产生的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B正确;

C、探究酵母菌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形成前后对照,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C错误;

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计数,应选择30﹣300菌落数的平板,以减少实验误差,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目的动态变化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4.(6分)(2015?四川)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物种 马尾松 苦槠 石栎 青冈 指标 ﹣2﹣ 66 37 22 光补偿点(μmol?m?s 140 1) ﹣2﹣1 1255 976 924 光饱和点(μmol?m?s) 1425 ﹣2﹣1A.光强大于140μmol?m?s,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检体

﹣2﹣1

B.光强小于1255μmol?m?s,影响苦槠右面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系统的能量总和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题干和题表分析,影响表中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光补偿点时呼吸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光饱和点以后时影响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不再是自变量光照强度,而是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等.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A、140μmol?m﹣2?s﹣1为马尾松植株的光饱和点,当光强大于140μmol?m﹣2?s﹣1时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除进入线粒体外,还扩散至细胞外,A错误;

2

B、光强小于1255μ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B错误;

C、森林中生产者制造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错误;

D、由表格信息可知,青冈的光补偿点较低,因而更适应弱光环境,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关键是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识图识表能量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5.(6分)(2015?四川)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 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 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消化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检测蛋白质的实验;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分析】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pH和温度,其中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

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血浆pH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

2、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解答】解: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时,无需水浴加热直接观察,A错误; 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B错误; C、链球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错误;

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检测、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6.(6分)(2015?四川)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 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 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 【考点】基因突变的原因;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1、基因突变的外因:①物理因素.②化学因素.③生物因素;内因:DNA复制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

2、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翻译是指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还需要tRNA来运转氨基酸.

+

+

3

【解答】解:A、M基因突变后,由于mRNA中A碱基的增加,因而参与基因复制的嘧啶核苷酸数量增加,但由于嘌呤和嘧啶配对,均为50%,突变前后此比例不会发生变化,故嘌呤核苷酸比例不变,A错误;

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B错误;

C、由于插入了3个碱基,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C正确;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1种tRNA参与,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的原因和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7.(6分)(2015?四川)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

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大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成分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种间关系.

【分析】据图中数据可知,随距石头的距离加大,蜥蜴数量减少,蝗虫数量增多,而非禾草植物明显降低,故说明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解答】解: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均在减少,两者之间的竞争将会降低,A错误;

B、蜥蝎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越不利于躲避天敌,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B正确; C、据图中数据可知,随距石头的距离不同,生物分布也不同,故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C正确;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可有效降低蝗虫的数量,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分布,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87分) 8.(11分)(2015?四川)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

4

答案与解析 2015年四川省高考生物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4a6p85m4g7f1wk0kid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