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全稿)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7:33: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

第一章 水稻种子处理及苗期管理 一、晒种

晒种能增强种子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提高发芽率,使种子发芽整齐,幼苗健壮,还有杀菌防病作用。特别是对成熟不良和贮藏中受潮的种子,晒种效果尤为明显。晒种方法:选高温晴天自上午9时至下午4时,晒2-3天。晒种时要摊薄,勤翻,晒透,使种子受光、受热均匀,防止搓伤种皮。 二、盐水选种

盐水选种是简便易行的选种方法,能淘汰空秕粒、草籽和其它夹杂物,保证种子饱满,为齐苗全苗壮苗打好基础。具体做法是:先用锅将食盐煮化成浓盐水,然后在其它容器内与清水配成比重为1.10-1.13的盐水(如果没有比重计测定比重,可用新鲜鸡蛋一个,放入盐水中,鸡蛋漂浮水面能露出伍分硬币大小的蛋壳盐水比重即约

为1.10-1.13),将种子放入盐水中,充分搅拌,捞去漂浮在水面的空秕粒、草籽和其它夹杂物,然后取出下沉的种子,用清水洗两遍即可。每选二、三次,要用鸡蛋再测一次比重,及时调整盐水浓度。 三、种子消毒

由种子传染的水稻病害,主要是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防治这两种病害的简便有效的办法是进行严格的种子消毒。常用的种子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用浸种灵一支(2毫升),兑水10公斤,浸种6-8公斤,遮光浸种120小时。此法对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防效均在95%以上。 2、用98%巴丹原粉兑水6000倍,加上3%多菌灵溶液浸种72小时,对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有良好效果。

种子消毒时应注意:在浸种过程中,每隔6小时左右要搅拌一次,使上下种子着药均匀,用药水浸种后,将种子捞出须放清水内浸泡半小时,反复两次,以防药害。 四、增产拌种

水稻播种前用种衣剂到壮苗、增产的作用。方法是水稻播种前用(30%噻虫嗪)种衣剂,5ml拌种3斤谷子,拌匀后播种即可。

五、水稻苗期管理技术建议

根据4月下旬天气忽冷忽热情况,水稻苗期管理建议如下: 1、苗床温度管理。播种后至1叶露尖,温度以保温为主。棚内温度在28-30℃,最适温度25-28℃,2叶期保持25℃,3叶期保持20-22℃,最低温度不低于10℃。夜间气温偏低,应采取大棚内开电灯或点烧稻壳等措施增温,小棚育苗的要在棚外面盖稻草或防寒被等措施增温,确保达到秧苗各叶龄所需的最低温度指标,使稻种在苗床上能正常生长发育。

2、苗床通风管理。在水稻出苗绿化后,就要揭掉地膜,最好在早晨或晚上揭地膜,棚内外温差小,秧苗适应新的环境快,如果中午气温高时揭地膜,地上部秧苗水分蒸腾快,根部吸收慢,易造成秧苗生理失水。揭地膜后就可以进行小通风,通风达到各叶龄最低温度界限,要及时闭棚。随着叶龄的增长,通风炼苗时间相应延长,尤其在2.5叶期,温度不得超过25℃,高于25℃,要通风降温,防止出现早穗现象。在3叶期以后逐渐大通风,棚内外温度接近一致,如果夜间没有霜冻,就不用覆膜,等待插秧。

3、苗床水分管理。在浇透底水的情况下,原则上在2叶前尽量不要浇水,以后浇苗床水要做到三看:一看早晚叶尖有无露珠;二看中午高温时新展开的叶片是否卷曲;三看苗床土表面是否发白。如果早、晚叶片不吐水,午间新展开叶片卷曲,床土表面发白,应把一上

午晒温的水一次浇足、浇透,尽量减少浇水次数,更不要冷水灌床,会导致冷水僵苗,影响稻苗生长发育。

尽量做到旱育壮苗,水长苗,旱长根,要想秧苗盘根好,必须控制苗床水分。秧苗只有在旱育状态下才能促进根系发育,特别是在插秧前2-3天,最好不要浇水使秧苗根部保持旱育。如果秧苗在插前盘根不好,可在插秧前3-5天冲施绿植泉液体氮肥,可使水稻秧苗发根多、白根多、根系长,盘根好。

4、控制秧苗徒长,矮化促蘖。培育壮苗关健是控制徒长,多效唑具有抑制秧苗伸长,促进分蘖的作用,能提高秧苗叶绿素含量,增强酶的活性,利于代谢,增强抗旱、抗寒能力。实践证明,在出苗后15天喷施,每平方米用15%多效唑0.2-0.3克促矮化。壮苗标准:秧龄30-35天,叶龄3-3.5叶,苗高12-14厘米,单苗根数9-11条,茎粗2.5-3毫米,百株干重3-3.5克。 六、预防水稻苗期立枯病、青枯病

根据4月下旬忽冷忽热的天气状况,容易发生苗期病害。 1、水稻立枯病主要因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和水稻单产的提高,所以必须采取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

2、立枯病是真菌性病害,因发病时期的不同可分为芽腐、基腐和黄枯3种类型。青枯病是生理性病害,多发生在三叶期以后,叶片发青,叶尖无水珠,打卷,心叶卷筒状,严重时稻苗整株死亡。 3、防治办法:(1)、立枯病防治,做好种子和床土消毒,控制好苗床的温度和湿度,培育壮秧,提高秧苗的抗病力。立枯病在秧苗发病时,应用立枯克星喷施,可有效防治立枯病。

(2)、青枯病的防治:降低播种量,提倡应用隔离层育苗,可提高地温;通风炼苗时应注意大棚开口下方用编织物等挡住,避免风大直接导致青枯。发病比较重时,灌水上床,待叶片展开后,立即把水排出;严重发病时用瑞苗青水剂或恶霉灵和甲霜灵复配剂,每平方米喷施1毫升,即可治愈。

七、加强苗床秧田中后期管理 1、加大通风力度。

秧田管理的重点是保持秧田的旱育状态,促进秧苗根系发育。近期由于防病、调酸等作业,秧田湿度较大,必须加大通风量,及早散去秧田多余水份,进入3叶期的秧田更要加大通风练苗力度,特别是阴天也要早晨打开棚头通风,散去棚内湿气,使秧田始终处在旱育状态,努力培育旱育壮苗。 2、严格水分管理。

搜索更多关于: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全稿) - 图文 的文档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全稿)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4a8m2sy0m6d7jn4l24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