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不能分辨颜色 D.能够反应光的波长 E.对光的强度反应差
8.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 )的人格特征。 A.消极
B.依赖 C.惟我独尊
D.懦弱 E.不诚实
9.群体的主要功能有:( )。
A.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 B.认知功能C.角色功能 D.目标功能 E.使成员具有认同感 10.晶体智力( )。
A.在成年期还会有所增长 B.在成年期开始衰退
C.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 D.是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测量E.是对学习速度的测量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横断研究法 2.应激 3.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4.社会助长 5.创造性思维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要说明舒茨提出的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2.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策略中的手段——目的分析法。 3.简要说明人格结构的自我调控系统。 4.简述成就动机的涵义和结构。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试述处理压力的方法。
2.结合实例谈谈学习中的组织策略。 浙江省2005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一个颜色中,起主导作用的波长越强,则该颜色的( )越大。 A.色调
B.亮度 C.饱和度
D.强度
2.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3.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的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属于( )。 A.测量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作品分析法
4.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 )。 A.转移
B.文饰 C.反向
D.退行
5.睡眠的第三四阶段为沉睡期,以( )为主,它的频率很慢而振幅极大。 A.δ波
B.β波 C.θ波
D.α波
6.味觉属于( )。 A.内部感觉
B.远距离感觉 C.近距离感觉 D.本体感觉
7.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是一种( )。 A.成就测验
B.团体测验 C.个别测验
D.性向测验
8.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9.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以( )为核心。 A.潜意识
B.自我评价 C.自我体验
D.自我意识
10.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 )。 A.漂白过程
B.明适应 C.暗适应
D.感觉后效
1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 )个组块。 A.6±2
B.6±1 C.7±1
D.7±2
12.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称为( )。
16
A.感受性 B.绝对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 D.感觉阈限
13.对练字过程中的手部动作的把握,是储存在( )中的。 A.情景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语义记忆
D.陈述性记忆
14.( )是将个体的智力测验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 A.心理年龄
B.比率智商 C.离差智商
D.智力年龄
15.如果掩蔽音和被掩蔽音都是纯音,那么两个声音( ),掩蔽作用越大。 A.频率越接近
B.强度越接近 C.频率相差越大 D.音色相差越大
16.在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中,“关系”属于( )。 A.产物维度
B.内容维度 C.操作维度
D.应用维度
17.想像、审美、情感丰富、求异、智能等表现,属于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中的( )。 A.外向性人格特质 B.开放性人格特质C.随和性人格特质 D.情绪稳定性人格特质 18.“酒逢知己千杯少”,反映了人际吸引中的( )条件。 A.互补性
B.接近性 C.熟悉性
D.相似性
19.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 A.自我中心性
B.客体永久性 C.守恒性
D.可验证性
20.当人处在群体中时,有时会作出平时不会作的破坏性行动,这是( )。 A.从众现象
B.社会干扰现象 C.去个体化现象
D.群体极化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长时记忆中的主要编码形式为( )。 A.声音代码
B.语义代码 C.动作代码
D.直接代码 E.视觉代码
2.场独立性的人( )。 A.善于抽象思维
B.多采用细节性加工方式 C.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
D.对社会定向的知识更感兴趣 E.依据内在标准加工信息 3.催眠状态是一种( )。
A.特殊的意识状态 B.意识恍惚状态C.睡眠状态D.可控制的意识状态E.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4.舒茨提出的人际行为倾向中,包括以下几种( )。 A.期待他人的公正 B.主动与他人交往 C.对人宽容 5.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包括( )。 A.个体的兴趣和情绪
B.调节与幅合 C.感觉通道的性质
D.主动表示友好 E.期待他人支配
D.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 E.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性质 6.( )属于心理学的理论研究领域。 A.工业心理学
B.生理心理学 C.心理测量学
D.教育心理学 E.实验心理学
7.流体智力是( )。
A.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度量 B.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C.用于处理熟悉的问题 D.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 E.20岁左右达到顶峰 8.( )等属于压力应对策略中的减轻不适感。 A.放松
B.歪曲现实 C.攻击
D.逃避 E.幻想
9.放纵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如下特点( )。 A.任性
B.懦弱 C.幼稚
D.思想活跃E.蛮横胡闹
10.有些儿童认为圆就是圆溜溜的东西,包括皮球、弹珠等,这是一种( )。 A.明确概念
B.日常概念 C.科学概念 D.模糊概念E.前科学概念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日节律 2.效度 3.从众 4.编码 5.纵向研究法
17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要说明心理健康的标准。 2.简述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3.简述冲动型与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 4.简要说明智力三元理论中智力的内部构成。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试述情绪情感功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2.结合实例,说明几种主要的启发式问题解决策略。 浙江省2006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____________的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 ) A.晶体智力
B.经验智力 C.流体智力
D.内省智力
2.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称为( ) A.感受性
B.绝对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
D.感觉阈限
3.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 ) A.测量法
B.观察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实验法
4.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遗忘规律所用方法为( ) A.群集法
B.地点法 C.计算法
D.节省法
5.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活动为( ) A.感觉
B.知觉 C.视觉
D.色觉
6.____________又称稳定性系数。( ) A.再测信度
B.评分者信度 C.内部一致性信度 D.分半信度
7.社会认知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 ) A.比较信息过程
B.整合信息过程 C.组织信息过程
D.概括信息过程
8.人们常常利用顺口溜、歌诀等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材料,这种记忆方法是( ) A.地点法
B.韵律法 C.记笔记法
D.特征法
9.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____________的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 ) A.感知动作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10.双关图是____________中的现象。( )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整体性 C.知觉恒常性
D.知觉理解性
11.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重要条件是( ) A.复述
B.视觉编码 C.声音编码
D.感觉寄存
12.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是一种( ) A.成就测验
B.团体测验 C.个别测验
D.性向测验
13.群体规范的基本作用是对成员具有____________的作用。( ) A.吸引
B.比较和评价 C.助长
D.凝聚
14.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中,智商的计算方法为( ) A.正态分布
B.比率智商 C.离差智商
D.智力年龄
15.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____________所首创的。( ) A.费斯廷格
B.沙赫特 C.莫雷诺
D.库利
16.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其中的元成分为( ) A.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的过程 B.控制行为表现和知识获得的过程 C.提取信息并作出判断反应的过程 D.用于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 17.心理防御机制的运用( )
18
A.是积极的 B.是消极的 C.具有二重性 D.不确定
18.____________特征的人竞争意识强,工作努力奋斗,争强好胜,时间紧迫感强,成天忙忙碌碌。( ) A.B型性格
B.C型性格 C.D型性格
D.A型性格
19.当人处在群体中时,有时会作出平时不会作的破坏性行动,这是( ) A.从众现象
B.社会干扰现象 C.去个体化现象
D.群体极化现象
20.走迷宫是一种( ) A.发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知识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以下活动属于问题解决的有( ) A.走楼梯
B.研究登山路线 C.回忆办公室门号 D.慢跑 E.走象棋
2.V理论把人看作是( ) A.为钱而工作
B.在工作中寻求实现和证明
C.为自身价值观而工作
D.有创造力的 E.有协调性的
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 A.需要分为不同的层次
B.需求层次的等级是绝对的 C.较低层次的需要占有主导地位
D.人类动机来自对事实的解释
E.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4.以下属于心理学应用领域的有( ) A.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B.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E.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5.以下哪几种人格特质包含在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中?( ) A.开放性
B.情绪稳定性 C.自律性
D.幻想性 E.随和性
6.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如下特点( ) A.服从
B.懦弱 C.幼稚
D.消极 E.自私
7.压力( ) A.也叫应激
B.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C.是一个过程
D.是一种广泛性焦虑 E.是一种身心反应
8.在深度知觉中,来自视觉线索本身的深度线索有( ) A.双眼视差
B.视野中的高度 C.线性透视
D.眼肌的调节与幅合 E.阴影
9.以下哪几个测验属于个别测验?( )
A.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B.斯坦福-比内测验C.SPM D.瑞文标准推理测验E.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10.以下属于退行的有( )
A.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B.考试不及格就在老师面前哭闹撒娇 C.因不满弟妹的出生而尿床D.求爱不成,则说对方本来就不可爱 E.恋爱受挫后,想像自己是个英俊的小伙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社会性压力源 2.意识 3.关键期 4.包容需要 5.成长动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要说明社会刻板效应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良影响。 2.简述表情的种类。
3.简述记忆的涵义与基本过程。 4.简述三元智力理论的观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在教育中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请举例说明。
19
2.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浙江省2006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_________指构成该颜色的全部光波的总强度。( )
A.色调 B.亮度 C.中和度 D.饱和度
2.体验到突然的、强烈的、不断出现的并且常常是无法预测的焦虑行为的袭击,焦虑可持续几秒钟,也可能是几小时或几天,而后消失,又在不经意间重新出现。这是( ) A.广泛性焦虑障碍B.恐惧症 C.恐慌障碍 D.创伤后应激症 3.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肌动觉属于( )
A.远距离感觉 B.外部感觉 C.近距离感觉 D.内部感觉
4.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测量法 C.调查法 D.自然实验法
5.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则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较强的声音,这种现象叫做( ) A.声音的混合 B.声音的起伏 C.声音的掩蔽 D.拍音 6.练书法时,我们所知道的规则和方法是储存在_________中的。( ) A.陈述性记忆 B.情景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感觉记忆
7._________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 A.动机 B.需要 C.诱因 D.目标 8.曹冲称象主要反映出的是( )
A.抽象逻辑思维 B.聚合思维 C.动作思维 D.发散思维 9.在_________中,最佳动机水平偏高。( )
A.中等难度的活动B.简单容易的活动 C.难度较大的活动 D.复杂程度高的活动 10.对概念、命题的学习属于( )
A.社会规范的学习B.机械学习 C.技能学习 D.知识学习
11.根据_________,在工作激励中,应创造一个自由的工作环境,让工作者有充分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满足他们对工作的内在需求。( )
A.X理论 B.Z理论 C.V理论 D.Y理论 12.急中生智是一种_________状态。(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信号 13.在相似性的诸多因素中,_________是最主要的因素。( ) A.性别 B.社会背景 C.教育水平 D.态度
14.在复习过的教室里参加考试,会对考试有帮助,这种现象称为( ) A.情绪依存性记忆B.情境依存性记忆C.状态依存性记忆 D.地点依存性记忆 15.群体规范的基本作用是对成员具有_________的作用。( ) A.吸引 B.比较和评价 C.助长 D.凝聚 16.欲盖弥彰,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 )
A.投射 B.文饰 C.否认 D.反向 17.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的大小( )
A.成正比例关系 B.成正相关关系 C.无关 D.成反比例关系
18.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_________的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 ) A.感知动作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19.按认知与期待理论,( )
A.动机力量=效价×期待 B.动机力量=抱负×期待,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