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有方
第二课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活动一 古人古训
1.出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学生谈自己对这八个字的理解。
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容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2.师讲解:以邻为壑的故事由来。
要求学生评价“大禹治水”与“白圭谈治水”
3.师小结: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多么值得我们钦佩和效法。
4.学生阅读书中故事《买屋卖屋》并评价苏轼的道德心境。 5.你听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故事吗?讲给大家听听。
师小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坚持的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设计意图:】故事贯穿其中,帮助学生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在含义。 活动二 生活大课堂
1.教师就生活中两个常见的现象提出疑问:
(1)“宾馆、酒店的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
(2)一般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场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理解。为什么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 2.学生思考交流之后,师揭示答案并小结:
(1)\肢残人摇着轮椅进电梯时,不必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灯。
(2)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却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蹲下来,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
师小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待人处世的法则。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又应该如何去想?如何去做呢?
3、请学生感受书中的案例,了解这三位同学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并说说自己的态度。
师小结:是啊,我们只有学会了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才能时时处处做到善待他人。 板书:将心比心
5
【设计意图:】由生活现象到案例的分析,对学生中存在的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的现象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活动三 情境剧场 1.情境一:
A和B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A考了62分,他急忙问B考了多少,B没有告诉他。课间时间,A偷偷看了B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59分。A于是很骄傲的对B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这时,C对A说:“我考了95分,你和他差不多啊,才及格有什么好骄傲的啊!”假如你是
A,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2.情境二:
甲对乙朴素的穿着表现出轻视的神态,在言行上对乙造成了伤害。后来,甲在一次考试中失利,遭到丙的冷言冷语,心情变得十分抑郁。
讨论:乙和甲先后受到伤害的原因是什么?假如你是乙,你的内心会怎么想?假如你是甲,从伤害别人到被人伤害,你从中会悟出什么道理?
3、师小结:通过情景创设我们同学们应该可以深刻的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以后在生活中我们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的创设,进一步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活动四 课堂感悟
1.教师组织学生完成书本上的“将心比心来思考”。 2.学生交流。 板书:换位思考
3.师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让我们每个人都播种善行,收到善果,赢得尊重与信任吧。
【设计意图:】将心比心的思考,让学生更好的学会凭心而论,真正学会凡是自己不希望别人做的,自己也不应该去做,让善意、宽容在孩子们心中得到提升。 板书设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将心比心 换位思考
第三课时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活动一 故事导入
1.出示“瞎子点灯——白费蜡”的谚语。学生谈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2.师讲故事:书上第七页的故事。
3.师问:“大家还认为瞎子点灯是白费蜡吗?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6
4.学生表演书上的另一个故事。
5.学生交流:从这两个故事中,你有什么感想?
师小结:帮助别人同样也是在帮助自己。瞎子点灯既帮助别人照亮了路,同时也使自己避免了被撞到的危险,薛大伯给乡亲们送西瓜良种,获得了双赢。看样子真诚的帮助别人,对人对己都有益。 板书:真诚的帮助
【设计意图:】通过两则故事的学习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真诚帮助他人的益处。 活动二 共享快乐 1.游戏:快乐传递。
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昨天的,今天的;家里的、学校里的;小小的、也会是很多很多的快乐,你曾有过这样的快乐吗?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先把快乐和自己的同桌分享吧?赶快把你的快乐传递给你亲密的伙伴——你的同桌吧,可要注意一下他的表情。 2.学生游戏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3.出示“人”字,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人”字的含义。 4.出示“玫瑰花”,同时出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和很多很多的人相处,人与人之间需要关心,需要帮助,因此就有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比喻,这个比喻很形象,很美。给予是快乐的,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 板书:快乐
【设计意图:】快乐传递和“人”字的含义的学习,让学生感知帮助别人既是一种付出,同时也会让自己心中充溢着一份快乐。 活动三 玫瑰行动 1.感受玫瑰话语
师小结:在与人沟通时,凡属热情的、友善的、关切的、祝福的、孤立的、礼貌的话语都称为“玫瑰话语”。
读: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书上第8页的“玫瑰话语”。 想:这些话语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会起什么作用呢? 写:你还知道那些玫瑰话语,写在书上留白处。 2.建立玫瑰愿望
(1)师:玫瑰话语是美好的,你送给别人过吗?感受到玫瑰的余香吗? 学生填写玫瑰卡并交流。
(2)师:的确,玫瑰的芳香让我们意犹未尽,相信你们还会不断地送出玫瑰,如果没有送出过的同学,你现在想送给谁,想怎么送? 学生填写我的 “玫瑰愿望”。 (3)全班交流。
7
3.采取玫瑰行动
(1)师:美好的愿望伴随着行动散发着芳香。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2)阅读《志愿者》和高尔基的信,学生谈自己的感悟。 (3)学生填写自己的“玫瑰行动计划”并交流。
4.师总结:其实,能帮助别人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不是吗?首先,你能帮助别人这就证明你有这个能力和优势,这也是你自我肯定的一种方式;其次,如果你的帮助可以使得别人脱离困难、获得快乐,那么你自己心里也会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好好享受帮助别人时的那种快乐,品味玫瑰的芳香。 板书:收获
【设计意图:】此活动设计,让学生在情感上感悟出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自己的生活也就会变得轻松和愉快。 板书设计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真诚的帮助 快乐 收获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