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八年级上数学第二讲 等腰三角形阶段性复习之易错题(讲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4:00: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八年级数学同步讲义第二讲 等腰三角形阶段性复习之易错题

阶段易错题、典型题、综合题归类 一、常见的两解或多解问题(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1、平方根、平方、绝对值都要强调“正负”

(1)25的平方根是 (同时注意两步运算) (2)25(x?2)2?36?0,求x

2、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边(是腰还是底边的讨论)

例、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其中一边长为3,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2)等腰三角形的角(是顶角还是底角的讨论)

例1、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50°,它的一条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_______; 例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则它的底角度数为 ; 例3、若△ABC是等腰三角形,且∠A=70°,则∠B=__________________.

(3)等腰三角形(三条边是哪两条相等,一般分三种情况讨论,当顶角是直角或钝角则只有一种可能)

例、如图,△ABC中,∠ACB=90°,AB=5cm,BC=3cm,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折线A-C-B-A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A 在运动过程中,当t为何值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P ·

B C

(4)根据一条已知线段,利用分类讨论画等腰三角形

例、如图,直线m⊥直线n于点O,点A到m、n的距离相等,在直线m或n上确定一点

m

P,使△OAP为等腰三角形.试回答: (1)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_________个; (2)若符合条件的点P在直线m上,请直接写出 ∠OAP的所有可能的度数.

A

O

n

3、遇到三角形的高,在没有图形的时候,一般要分锐角三角形(高在内部)、钝角三角形(高在外部)讨论

例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28°,则顶角是_______. 例2、△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__.

初二数学试卷 第1页 共6页

八年级数学同步讲义第二讲 等腰三角形阶段性复习之易错题

4、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两条直角边或一直角边、一斜边)

例、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是 (2)讨论直角三角形,则要讨论哪个角是直角?

例、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AOC=100°,∠BOC=α,以OB为边作等边△OBD,连结AD.当α=__________________时,△AOD是直角三角形. A D

O

C B 5、全等三角形对应关系不确定需讨论

例、如图,CA⊥AB,垂足为点A,AB=12,AC=6,射线BM⊥AB,垂足为点B,一动点E从A点出发以2厘米/秒沿射线AN运动,点D为射线BM上一动点,随着E点运动而运动,且始终保持ED=CB,当点E经过____________秒时,△DEB与△BCA全等。

二、几何问题中的常规辅助线: (1)角平分线两侧构造全等。

例1、如图,BD是∠ABC平分线,DE?AB于E,AB=36cm,BC=24cm,S△ABC =144cm2,DE长是__________。 C D

A

E

B (第1题) 第 2题

例2、如图,在△ABC中AD是∠A的外角平分线,P是AD上一动点且不与点A、D重合,记PB+PC=a,AB+AC=b,则a、b的大小关系是 ( ) 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 O (2)等腰直角三角形两侧构造全等。

BF如图,AO?OM,OA=82,点B为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分别以OB,AB为直角边,B为直角顶点,在OM两侧作等腰Rt△OBF、等腰Rt△ABE,连接EF交OM于P点,当点B在射线OM上移动时,PB的长度( ) P A.4 B.42 C.62 D.BP的长度随B点的运动而变化

E M (3)遇中线(倍长中线法)或遇中点(延长构造全等)

例1、已知在△ABC中,AC=5,中线AD=4,则边AB的取值范围是( ) A.1<AB<9 B.3<AB<13 C.5<AB<13 D.9<AB<13

O A 初二数学试卷 第2页 共6页

八年级数学同步讲义第二讲 等腰三角形阶段性复习之易错题

例2、已知,点P是直角三角形ABC斜边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分别过A、B向直线CP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Q为斜边AB的中点.

(1)如图1,当点P与点Q重合时,AE与BF的位置关系是 ,QE与QF的数量关系式 ;

(2)如图2,当点P在线段AB上不与点Q重合时,试判断QE与QF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3)如图3,当点P在线段BA(或AB)的延长线上时,此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

(4)截长补短法。

例、已知:如图,等边△OAB的边长为3,另一等腰△OCA与△OAB有公共边OA,且OC=AC,∠C=120°.∠MCN=60°,

(1)若∠MCN两边分别与OB、AB交于点M、N,连接MN.将∠MCN绕着点C旋转,使得M、N始终在边OB和边AB上.试证明:MN=OM+AN,并判断△BMN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 (2)若∠MCN两边分别与OB的延长线、BA的延长线交于点M、N,连接MN.请探索MN、B OM、AN的关系 B M

N A O A O 备用图 三、几何问题中的方程思想:

C (1)利用内角和180度建立方程

C

例1、如图△ABC中,AB=AC=BD,且AD=DC,则∠BAC= ___________°.

例2、如图,在△ABC中,AB=AC,DE垂直平分AB,BE?AC,AF?BC,则∠EFC=______°.

A

A

D

E

B D C B C 第1题

F (第1题)

(第2题)

初二数学试卷 第3页 共6页

八年级数学同步讲义第二讲 等腰三角形阶段性复习之易错题

(2)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

例1、如图,长方形的一边AD=8,另一边AB=4,现将它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则重合部分△BFG的面积= .

例2、如图,△ABC中,∠ACB=90°,AB=5cm,BC=3cm,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折线A-C-B-A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1)若点P在AC上,且满足PA=PB时,求出此时t的值; A (2)若点P恰好在∠BAC的角平分线上,求t的值; P ·

B C

四、利用对称点研究距离和最短或周长最短

例1、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 ,AD是BC边上的高,P是AB边上的一点,试在高

A AD上找一点E,使得△PEB的周长最短。

A A

E E P· FD

C B M BCDC D 第3题 B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4题

例2、如图,在△ABC中,AC=BC=2,∠ACB=90°,D是BC边的中点,E是AB边上一动点,则EC+ED的最小值是 .

例3、如图,△ABC中,AB=17,BC=10,CA=21,AM平分∠BAC,点D、E分别为AM、AB上的动点,则BD+DE的最小值是 .

例4、如图,△ABC中,AB=AC=13,BC=10,AD是BC边上的中线,且AD=12,F是AD上的动点,E 是AC边上的动点,则CF+EF的最小值为 .

五、面积法

例1、已知Rt△ABC中,∠C=90°,斜边c和斜边上的高分别为4和2,则ab=_______. 例2、如图①,△ABC中.AB=AC,P为底边BC上一点,PE⊥AB,PF⊥AC,CH⊥AB,垂足分别为E、F、H.易证PE+PF=CH.(提示:S△ABP+S△ACP=S△ABC)

(1)如图②,P为BC延长线上的点时,其它条件不变,PE、PF、CH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2)填空:若∠A=30°,△ABC的面积为49,点P在直线BC上,且P到直线AC的距离为PF,当PF=3时,则AB边上的高CH=____.点P到AB边的距离PE=______.

初二数学试卷 第4页 共6页

八年级上数学第二讲 等腰三角形阶段性复习之易错题(讲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4f5c8zu1i1xkfw968ko77t6k14pg601b6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