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安全行业研究报告
东吴证券 璐一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与本行业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包括:
领域 法律法规名称 《中华人民国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监测管理领域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管理规定》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 《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公共卫生监测管理领域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环境保护监测管理领域 《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 《环境监测报告制度》 颁布单位 全国人大常委 国务院 安监总局 安监总局、 煤矿安全监察局 安监总局 全国人大常委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卫生部 卫计委 安监总局 安监总局 安监总局 安监总局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施行时间 2014.12.01 2011.12.01 2009.05.01 2004.12.01 2013.09.18 2002.05.01 1987.12.03 1987.04.01 2002.05.12 2002.05.01 2015.03.26 2012.06.01 2012.06.01 2012.07.01 2012.06.01 2015.01.01 2016.01.01 1997.03.01 2008.06.01 环保部、统计局、发2013.01.24 改委、监察部 国务院 环保总局 环保总局 环保总局 1996.11.27 2007.09.01 2006.07.28 1986.03.26 . . .
.
领域 法律法规名称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 《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 颁布单位 环保总局 施行时间 2005.11.01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1983.07.21 2、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序号 政策名称 主要容 建立环境信息智能分析系统、预警应急系统和环境质量管理公共服务系统,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污染源实施智能化远程监测。依托城市统一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拓展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发展面向家政、养老、社区照料和病患陪护的信息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综合信息服务。推广智慧家庭,鼓励将医疗、教育、安防、政务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资源接入家庭,提升家庭信息化服务水平。 1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2 智慧环保指城市环境、生态智慧化管理与服务的建设情况,包含空气质量监测与服务、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与服务、环境噪声监测与服务、污染源监控、城市饮用水环境等方面的建设。 《国家智慧城市智慧应急指城市智慧应急的建设情况,包含应急救援物资建设、(区、镇)试点指应急反应机制、应急响应体系、灾害预警能力、防灾减灾能力、标体系(试行)》 应急指挥系统等方面的建设。 智慧安全指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智慧化建设,包含城市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平安城市建设等建设情况。 安全监控管理信息系统。推进信息化建设,围绕物联网等技术应《关于促进安全产用,重点开发矿山、油气田、尾矿库、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业发展的指导意消防、交通运输、特种设备设施、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见》 等安全监测监控管理系统。 企业要建立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关于加强化工过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等。要定期开展各类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程安全管理的指导评估预案演练效果并及时完善预案。企业制定的预案要与周边社意见》 区、周边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预案相互衔接,并按规定报当地政府备案。企业要与当地应急体系形成联动机制。 环保产业重点领域为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环保服务,其中包括检测设备,即“加快大型实验室通用分析、快速准确的便《“十二五”节能携或车载式应急环境监测、污染源烟气、工业有机污染物和重金环保产业发展规属污染在线连续监测技术设备的开发和应用”,以及污染源在线监划》 测技术,即“用于环境监测。研发重点是有机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新型烟气连续自动检测技术、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危险品运输载体实时监测系统等。” 规划提出要加强环境预警与应急体系建设,“提高环境信息的基础、统计和业务应用能力,建设环境信息资源中心。利用物联网《国家环境保护和电子标识等手段,对危险化学品等存储、运输等环节实施全过“十二五”规划》 程监控。强化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加强重点流域、区域环境应急与监管建设。健全核与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建立重要核设3 4 5 6 . . .
.
序号 政策名称 主要容 施的监督性监测系统和其他核设施的流出物实时在线监测系统,推动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督技术研发基地、重点实验室、业务用房建设。加强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反恐能力建设,完善应急决策、指挥调度系统及应急物资储备。” 7 鼓励企业自行开展VOCs监测,并及时主动向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监测结果。企业应建立健全VOCs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规程(VOCs)污染防治和台帐等日常管理制度,并根据工艺要求定期对各类设备、电气、技术政策》 自控仪表等进行检修维护,确保设施的稳定运行。 《挥发性有机物3、行业发展概况
公司专注于提供公共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属于公共安全行业,是物联网及电子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突发事件、事故和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国家的财产安全。公共安全事故因涉及围广、危害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建立系统完善的集事前预测预警、事中救援、事后应急处理为一体的全方位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尤为重要。公共安全监测管理领域未来将呈现高速增长,形成以传统高危生产领域为基础,大力发展公共安全监控产业的新局面。
(1)公共安全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公共安全行业是以安全与健康防护为目的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型产业。公共安全产业涉及领域广泛,是为了保障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满足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需求(包括预防与准备、预警与监测、处置与救援各个阶段的需求),从事研发、制造、生产、销售和提供各种相应服务活动的部门、单位和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的总集合体。
根据产品面向的突发事件类型不同,公共安全行业可以细分到防灾减灾、生产安全、消防、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等领域。根据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对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4个环节:(1)预防准备,包括防灾规划、教育培训体系、个体防护、物资储备保障与安全评价、设计咨询服务等。(2)监测监控,包括卫星遥感、航空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环境监测、高科技检测设备与试剂、安防监控等。(3)
. . .
.
预警指挥,是指事件发生时以及发生后对态势的预警和后台的指挥所需的平台系统。(4)抢险救援,是指对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和维护,包括对公众的救护避难装备、控制事件蔓延的救援装备、减少事件损失的装备等。 安全产业产业构成示意图
资料来源: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公共安全产业链条分析及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近年来,我国公共安全问题频繁爆发,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工作面临较大挑战,推动了公共安全监测管理体系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国家财政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支出逐年增加,由2007年的3,486.16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8,357.23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30%。未来随着物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财政投入规模的扩大,预计2015年至2017年,国家财政公共安全支出将达到约9,400亿元至12,000亿元。
. . .
.
2007年至2014年国家财政公共安全支出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根据《公共安全产业链条分析及产业发展状况研究》的统计,目前我国安全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2/3是公共产品,如公共安全监测预警等,这部分产品或服务完全由政府提供,国家财政支付产品或服务的全部价格。
根据《我国安全产业发展现状与战略研究》的数据显示,按生产经营单位平均安全投入比例0. 65%计,2010年国安全产业市场规模约为6,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劳动防护用品市场份额60%左右,约为3,600亿元;安全防护与监控监测产品占30%左右,约为1800亿元;其他安全产品和安全服务占10%,约为600亿元。
2010年国安全产业市场结构
.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