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 说教材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北宋的建立、耶律阿保机建立○
契丹国、澶渊之盟、党项建立西夏、宋夏和议等。理解澶渊之盟与宋夏和议的历史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
和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
成正确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正确地看待历史上契丹和党项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地区开发做出的贡献。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学生知识储备,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2.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辽、宋、西夏建国与澶渊之盟 ○
2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
合的历史必然。
那么,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
来谈谈。
二、 说教法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我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注重情境创设、实践探索、归纳总结,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辅之讨论法、比较法、阅读指导法等。
接下来,我再说一说学法。 三、 说学法
我在学法指导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探究方法,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本课题的教学过程。
四、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首先播放一段视频,由此来进入到对本课的教学。 2.新课探究
结合教材结构清晰的特点,为方便学生的识记我将按照教材的子目为线索来进行讲授。
首先讲第一个子目的内容,澶渊之盟,介绍辽北宋建立的情况,北宋与辽之间的战与和,澶渊之盟的内容以及带来的影响。
其次,讲第二个子目的内容宋夏和议,西夏的建立、西夏与北宋之间的战与和,宋夏和议的内容以及影响。
最后,进入到本课的最后一个子目,碰撞中的融合,让学生找出契丹与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 3.课堂小结
在本课的子目内容讲授完以后,用课堂问答的方式总结全课知识,强调教学重点及难点。 4.课堂练习
根据本节课教学情况和学生掌握实际,进行课堂练习。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请各位评委和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