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在后来才碰到可信的病人,这时这种记忆已经消退或完全消失。提到前生的孩子都在2~5岁之间,平均年龄大约是38~39个月。在2岁之前,他们缺乏词汇和语言交流能力,而从5岁开始,大量语言信息掩盖了传输记忆的意象。无论父母是鼓励还是禁止,儿童们对过去生活的记忆都消退了。
在三年可以进行交流的时间里,儿童对过去生活的记忆,往往集中在他们与之融为一体的人,过去某一年、某一月或某一天的生活事件。有时,对过去生活的记忆似乎比对现在生活的体验更真实。史蒂文森报告说,一个土耳其儿童的第一句话是,“我在这儿干什么?我在港口。”当他能够说更多的话时,他便详细描述一个码头工人的生活,这个码头工人是在船上的底舱里睡觉时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而丧生的。大约有四分之三的病人声称记得前生的某个人是怎样死去的,而如果这种死亡是由暴力引起而不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话,他(或她)就会更经常地记起。必须面对的问题是:这些记忆是从哪里来的?6
(2)美国有位儿童前世专家卡洛·鲍曼(Carol Bowman)女士在其著作中
(i)特别介绍伊昂·史蒂文森博士的研究还提到:帮助儿童前世记忆的关键,也许就在于教育家长。我常想,若是家长一开始就知道如何辨识前世记忆,他们就不必琢磨子女竟究是在异想天开,还是真正地想起前世,便可当机立断。此外,若是家长了解前世记忆的机制,如未竟之事和净化力,就可以选择适当的问题引导子女解决苦恼的记忆。他们有了心理准备之后,就知道该怎么做,可以当下以最妥善的方式因应。
(ii)鲍曼介绍有个由前世疗法专家组成的团体叫“前世研究暨治疗协会”(Association for Past Life Research and Therapies,简称APRT),是个顶尖的专家协会和全球网络,若有人在做这类研究,这个团体的成员一定会知道。她去电查询,得知APRT佛罗里达春季会议登记刚好要截止。以《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一书名噪一时的依莉萨白·库卜勒·罗斯(Elisabeth Kubler Ross)博士,是大会主要演讲人。多年来,鲍曼一直很佩服库卜勒·罗斯博士打破避谈死亡的文化禁忌的勇气,这次正是她当面聆听请益的大好机会。
(iii)在这大会中致词的布莱恩·魏斯(Brian Weiss),是APRT会员中成就最可观的一位,全场莫不翘首以待。他的《累劫名师》(Many Lives, Many Masters)是畅销书,他更是保守的主流医学界中第一位支持前世疗法的知名人士,而这对推广前世研究认同上极为重要,在场人士最清楚不过了。(笔者注:台北张老师出版社,有出版其著作:《前世今生》)
魏斯博士重诉发现前世回归的经过,也就是他书中的主角凯瑟琳个案的原委。他出身于传统医学界的背景,使得他的经历益为引人注目。他在哥伦比亚和哈佛大学接受医学训练,担任迈阿密“西奈山医学中心”的精神医学会主席,在医学系统内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力。他那个专业医学界把前世回归视同巫毒和巫术,在魏斯博士没有碰到凯瑟琳之前也是抱持同样的观点。
凯瑟琳向他求助时,正为惊恐,多重恐惧症等各种严重毛病所苦,魏斯博士花了一年半时间,用尽各种传统疗法都徒劳无功。于是,他以催眠法追查凯瑟琳深藏的幼年时期创伤。他一吩咐她“回到症状初起的时候”,她立即忆起极为鲜明且连贯的前世记忆。不仅如此,凯瑟琳在恍惚中还提到魏斯博士的精神观,而这是魏斯博士私生活上的事,她根本不可能知道的。这个恩典改变了魏斯博士对看似不可能之事的看法。此外,疗程中发生一件重大的事,提供更进一步的证据:凯瑟琳的症状在这次回归后立即纾缓,再经几个月密集的前世疗法后便完全消失。
魏斯博士费了八年时间才鼓起勇气,将他对凯瑟琳漫长治疗的解读付梓问世。他很清楚,把前世回归视为正规精神治疗模式,有引起精神治疗界同行责难之虞。然而,他非仅没有受到医学界排斥,反而是收到无数感谢信函和电话;全国各地已发现前世疗法对患者大有帮助的精神治疗医师,都很感激知名的魏斯博士挺身而出,让他们也能比较勇于公开自己的成就。这些精神治疗师今天就有不少跟我同席听魏斯博士细说原委。7
这些APRT专家的研究与基督教神学也有冲突的地方,但受到东方宗教家的欢迎。
2.超感知觉(ESP)(extra sensory perception)、手指识字、与信息网站
(1)保守的研究者往往坚持认为,人们只有通过手势,面部表情和语言才能进行交流,也就是以“标准的方式”进行交流。然而有证据表明,交流也可以显然是非标准的方式进行。只要这些方式在眼、耳和其它感觉器官的范围以外接受和发送信息,就属于超越个人的交流。这种交流似乎涉及某种形式的超感知觉(extrasensory perception简称ESP)。
精神感应是超感知觉最普通的形式,可能在所谓的原始文化中广泛流行。看来,在许多部族社会中,萨满能够通过精神感应来交流,他们利用各种手段进入所需要的不同意识状态,其中包括隐居、专注、禁令以及吟唱、跳舞、击鼓和利用致幻香草等。不仅萨满,而且整个部族似乎都有精神感应的能力。直到今天,许多澳大利亚原始居民甚至在超出他们的感觉交流范围之外时,似乎也能知道家庭和朋友的命运。人类学家A.P.埃尔金斯指出,一个远离家乡的人“有一天会突然宣布他的父亲死了,他的妻子分娩了,或者他的国家出了某种麻烦。他对自己所说的事实深信不疑,以致于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立即打道回府。”
除了人类学的材料和主要是不可重复的奇闻轶事之外,超越个人的接触和交流的科学证据来自基于对照实验的实验室研究。
对超感知觉的科学研究可以追溯到J.B.莱因30年代首先在杜克大学所做的猜扑克牌和骰子数的实验。最近的实验已经变得更加复杂,实验的对照更加严格;物理学家经常和心理学家一起设计测验方案。尽管把根据隐蔽的感觉暗示、机器的误差、被试者的欺骗和实验者的错误或不胜任所做的各种解释全部考虑在内,但是人们仍然发现这些解释不能说明许多从统计学的意义上看有意义的结果。(注:1930年代尚是初期摸索)
1970年代,斯坦福(史丹佛大学)研究所的两位物理学家R.塔格和H.普索夫进行了一些关于思想和意象传递的著名实验。他们希望弄清不同的个人(其中一人作为“发送者”,另一人作为“接受者”)之间进行精神感应传递的真实性。科学家把接受者放在密封的、不透明的和有电子屏障的房间里,而发送者则在另外一个房间里,在这里他(或她)每隔一定时间受到强光的照射。脑电图(EEG)记录器同时记录他们两人的脑电波图形。正如所希望的那样,发送者正常地伴随着强光的照射显示出有节律的脑电波。但是过了一会儿,接受者也开始产生相同的波形,尽管他(或她)并没有受到强光的照射,也没有接受到来自发送者的可感知的信号。8 这证明能量波快速交互作用,此外遥视也属此类功能。
(2)远距离诊断现在相当普遍。在美国,神经外科医生N.希利在他的《创造健康》这本书中提供了给人深刻印象的证据。他坐在密苏里他的办公室里用电话把病人的姓名和出生日期告诉住在遥远的新罕布什尔州的有超人洞察力的诊断者C.米斯,在那里她给他提供诊断。希利医生说,在对第一批100个病例的诊断中,她的准确率是93%,那么,一个人是不是也可能在千里之外“看透”另一个人,并说出他(或她)得了什么病吗?
另一种超越个人的交流涉及到一个人实际身体效应传递给另一个人,这种传递现在被称
之为“异地身体效应传递”(telesomatic)。(注:感应治疗法)
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本人也亲身体验过远距离诊断。1993年,他在英国接触过一批经鉴定合格的医生,他们都属于“ψ粒子医学协会”。他们的治疗方法叫做“ψ粒子医学”(psionic medicine),用一种复杂的“魔杖”来诊断,用顺势疗法来治疗。但是他们的方法的有关特点不在于诊断,也不在于治疗,而在于这样的事实:诊断不是根据对病人机体的生化特点所作的分析,而是根据医生认为与病人机体有关的“ψ场”。“ψ场”(也叫“活力场”)据说在怀孕时或接受怀孕时进入个人的体内,一直至死。在个人的一生中,它给他或她体内的细胞提供形成与它们所在位置有关的组织的信息:机体发育成ψ场中所规定的形状和结构。这个场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它对来自个人环境和他或她的过去的影响十分敏感。它携带着几代祖先遗传下来的特点。场中的某些弱点(用标准的顺势疗法的术语来说叫做“不良影响”)似乎不是由于病人所得的疾病,而是由于父母或祖父母所得的疾病。
ψ粒子治疗是通过对病人的ψ场起作用来进行的,而不是直接对他或她起作用。这就顺便证实了诊断是如何作出的。它不是直接影响病人,而是影响一个所谓的“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病人机体上的任何样本,例如一缕头发或者一滴血。对目击者可以在任何时候、离病人任何距离来加以分析。它所产生的信息不仅限于取样本时病人的健康状况,而且反映他或她在诊断时的健康状况。样本不断提供于病人不断变化着的情况的信息。9 (笔者注:这也是中国医学传统中医,21世纪愈来愈被尊重与接受的主因,中医有部分是超感知觉)
(3)台湾大学校长(原电机系主任)李嗣涔教授带领的手指识字实验小组,提出:(注:李教授是美国史丹福大学电机博士,曾任台大教务长)
“古代和中世纪的玄秘主义者曾经备受敬重,被认为是有超凡智慧的人,可是现代西方理性主义即经验科学兴起之后,玄秘主义者却被当做妄想症或心灵受创者,弗罗伊德甚至把玄秘体验视为一种精神官能症。1960年代美国”新时代“运动中有名的《赛斯资料》(Seth Materials)一书,是美国一位珍·罗勃慈女士经由心灵与一个自称“赛斯”的“人”沟通而写下的。“赛斯”自称没有肉体,是一个以能量构成的个体。赛斯谈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特性,处在的空间,也谈人的死亡与转世、物质空间、曾经存在的文明、梦的永恒性、不同空间的交通方法等等。现代精神科学就认为罗勃慈女士有了幻听幻视的精神病症状。
然而1999年8月26日在十多位物理、心理学家的见证之下,台大物理系的陈教授以一个‘佛’字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从此踏进了信息场的世界。多年以来做手指识字的时候,功能人T小姐都能看到正确的字,但是当日第一次看‘佛’字的时候,却没有看到字,而是看到了一个「亮人在对我笑」。接下来的‘佛’字,又看到了亮的银幕、听到了洪亮喜悦的笑声,还看到亮人出现在实验室里。后来以‘菩萨’、‘耶稣’等特殊名词进行测试,功能人的天眼里也分别出现了亮人、亮的十字架等等异象。但是只要换上普通的字眼则异象消失,仍然看到正确的字。这些异象到底是大脑内部产生的幻象,还是由外来的信息所激发的?会不会是她的潜意识认为这些名字具有神圣性而产生了幻觉呢?(注:物理系陈教授还是水晶气场能量的实验专家)
决定性的证据来自半年后针对藏文、希伯来文的神圣字汇以及回教神圣图案所做的测试。实验者及功能人完全不懂这些文字,但是当功能人以手指去读藏文的“莲花生大士”、“玛哈嘎拉”(密宗白教的守护神)、希伯来文的〔I am that I am〕(上帝)、回教的代表“阿拉”的图案等字条的时候,天眼里都出现特异的景象,看到各式各样的光芒。证明这些异象
不是潜意识的认知所产生的幻觉,而是神圣字汇本身就像一个网址,不管你认不认识,只要接通就能连上相关的网站。就如同目前的因特网,即使是不识其义的外国文字,只要网址正确就可以接上对应的网站一样。由此证实了在我们四度时空的物质世界之外,有一个信息场存在,它好比一个庞大的网络世界,里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网站。这就是我们文化里、宗教里所讲的“虚空世界”、“无色界”、“形而上”、“灵异世界”或“天堂与地狱”。而这些神圣字汇就是一个频道或网址,让功能人的天眼接上了信息场的电台或网站,看到了信息场的世界。”10
(4)经由信息场遨游宇宙(注:李教授研究重点之一)
信息场的世界如果没有时间及空间的限制,那么信息场的神灵应该对于外星文明的是否存在,在哪一个星球以及如何联系都很清楚才对。2001年1月1日我们用手指识字实验的方式,向T小姐的师父提出了关于外星文明的问题:(注:T小姐是菜单现最出色一位)
“请开示:地球人类何时可以和外星文明接触?”
T小姐脑中屏幕第一次打开时,整个问题以包裹方式送给了她在信息场的师父,第二次屏幕打开时,师父的回答就来了:
“不是已经有了?”
我顿时呆住了,努力地想从现有的知识整理出一个头绪来:地球形成只有四十六亿年,而宇宙已经有一百三十七亿年的历史,是地球的三倍长。现在地球上既然已经演化出高智慧的人类,宇宙中其它星球上当然有可能演化出更高等的生物。他们之中也一定会出现像释迦牟尼、耶稣等具有强大功能的生物,因而发现了信息场。而且很可能已经发现了信息场的物理实质,以及直接与信息场联系,甚至进出信息场的方法了。而任何一个具有进出信息场能力的外星文明,都可以突破时空的障碍随时来到地球,而不只是通信而已。
这个推理是不是太疯狂?不过也可以当成思想的一个大突破。过去我们不认为四度时空之外还有信息场的存在,因此在研究宇宙学时,都是测量宇宙各处所发出不同波段的电磁波来组成宇宙的图像。科学家在观念上总以为外星智慧生物也只能靠电磁波来传递信号,因此只想到利用侦测电磁波来搜寻外星智慧。至于到外星探险则只能发射小型的探空船飞出太阳系,但是即使要飞到距离太阳最近约四光年的半人马座α星,恐怕也要几百年甚至千年,因此人类想要到别的星系探险,以目前的科技而言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但是一旦知道有信息场,一切便为之改观。只要我们可以和信息场沟通,当然也就可以接触到外星文明。搜寻外星智能或许应该经由信息场才是正途,也才能有所突破,利用电磁波极有可能是接触不到的。(笔者注:利用星际网络能量信息场)
而信息场也提供了一个遨游宇宙的方法:原来要突破空间的障碍,并不是设计一个愈来愈大的火箭,可以充填很多燃料,储备很多食物,有各种维生设施,还要飞得更快。从现在开始是否应该尝试设计一种能启动挠场,将物质化为波动的机器,这样就能够进入信息场,然后就可以遨游时间与空间。我的天!(注:中国地质大学沈今川教授及功能人孙储琳女士与李教授很熟悉,挠场、自旋场或扭场概念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江兴流教授影响)
那外星人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吗?
接纳了这种认知的可能性之后,不得不想到地球可能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生命体系。现代科学对于地球生命演化的论说,包括达尔文的演化论都有一个基本假设:地球是封闭的,地球上生命的演化不受外力影响。这样的假设现在看来大有疑问。前两年科学家宣称在南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