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于WEB的学生请假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学生传统的请假方式通常是将纸质假条当面交给任课教师,教师审批后,请假方才生效。这样一方面请假效率低,另一方面统计起来非常麻烦,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本系统采用ASP[1](Active Server Pages)动态网页技术开发的“一个基于WEB的学生请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设计的数据库设计。主要目的是实现教师能实时在线批假,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学生能方便快捷的向教师请假,了解批假情况,提高办公效率,从而使学生请假管理系统能正常安全的运行。 1 系统的需求分析
某学校为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要开发一个请假管理系统,要求该系统能在网络络上运行,且运行界面为网页形式。该部分主要对系统的功能和用户需要做个简要的说明。其用意是对该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做个规划。对请假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做个全面、详实的描述。为系统后期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下面给出该系统的信息需求:
2)教师:主要审批学生的请假信息、查询学生请假情况。 3)学生:能实时在线向任课教师请假,并能及时的了解批假情况。
一个教师可以给多个学生批假,一个学生可以向多个任课教师请假。
2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2.1系统的部分逻辑E-R 模型设计
学生请假管理系统主要管理的对象是管理员、教师、学生、课程、假条等,因此就产生了:管理员、教师、学生、课程、假条这五个实体集。
1)分析实体集与联系的属性:确定本系统属性的原则是以够用为度。管理员:编号(主码)、姓名和密码;教师:编号(主码)、姓名、性别、密码等;学生:学号(主码)、性别、姓名、班级号、密码等;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等;假条:编号(主码)、请假节数、请假日期、审批意见等。 2.2 实体-联系集的的关系模型 2.3 表结构 3 结束语
本系统利用SQL 2000创建了一个名为stu-leavepermit.mdb数据库,为了能更了能更好的维护SQL语句,保证查询统计做得比较通用,程序采用逻辑上的三层结构[3]。2.2所产生的表结构在系统中得以了应用,其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了肯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