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史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
设21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习题精选八十七
第1题【单选题】
1957年,赫鲁晓夫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中央部所辖企业下放给经济行政区和地方管理;1961年,又把全国分为17个大经济区,设立国民经济工作协调和计划委员会直接领导;1963年,把105个经济行政区合并为47个,设立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
A、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 B、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 C、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 D、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在宣布苏联解体时发表演讲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已经结束“冷战’,曾对我国经济、社会意识和道德起破坏作用的军备竞赛和国家极度军国主义化已经停止,世界大战的威胁已经解除。”此时苏联( )
A、开始否定斯大林模式 B、已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C、开创了革命建设新道路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
1 / 8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事实是( )
A、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的运动 C、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 D、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斯大林模式”一词由西方学者首先使用,泛指所有“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官方和学界从不使用这个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接过了这个词用以概括整个苏联70年的历史,并且道:“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戈尔巴乔夫的上述言行
A、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B、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C、缓和了苏联国内社会矛盾 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
【解析】:
2 / 8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第5题【单选题】
1990年3月,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决议修改宪法。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俄罗斯史》记载:“宪法第六条规定的共产党是苏联社会和全苏所有组织的‘领导和指挥力量’,经戈尔巴乔夫的提议被删除了。”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戈尔巴乔夫放弃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是苏联解体的根源所在 B、西方的和平演变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
C、戈尔巴乔夫改革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D、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使苏共丧失了民心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李鸿章曾自嘲自己为“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下列哪个人的作为与李鸿章比较一致( ) A、列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开创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 C、勃列日列夫推行“新经济体制”
D、戈尔巴乔夫推行“加速经济发展战略”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3 / 8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1985年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指出:“决定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方向的,不是市场,也不是自发力量,而首先应当是计划。同时,应当对计划工作采取新的态度,积极采用经济杠杆,为发挥劳动集体的主动性提供广阔天地。”这一提法 ( )
A、说明了苏联开始冲击斯大林模式 B、将农业作为改革的重点
C、该领域的改革使苏联形势有一定的好转
D、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具有某种调节作用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1958~1964年期间,苏联农业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7%,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1963年时,管理工业的机构不仅没有像原来设想的那样有所精简,反而扩大了二三倍。这说明前几年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没能发挥作用。符合材料中“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 )
A、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行政命令
D、调整所有制结构促进个体劳动者发展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从内容上看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最大不同是( ) A、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B、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 C、注意经济方法在改革中的应用
4 /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