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感到幸福,中国幸福感最强的地方是华北,公务员的幸福感排名第一。
B.中共中央连续发布四份文件共同构成了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
失责要追究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体系,这显示我国正在加快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步伐,使之更趋完善。
C.普京神一样的威信建立在繁荣的经济和稳定的安全形势上,而现在,莫斯科地铁爆炸
改变了俄长期平静的安全形势,金融危机又冲击了俄罗斯经济,普京现在面临着走下神坛的威胁。 D.西南五省近日抓住自然降雨机会实施了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工增雨作业,人工
增雨效果明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相关部门表示今后还将抓住机会扩大人工增雨规模。
1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消息称,机动车驾驶人血液中酒精浓度与驾驶安全密切相关,危害性大,减少一次酒
后驾驶行为,就能减少一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B.最近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了经
营者串通涨价、哄抬价格和变相提价,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C.本届全运会上最惊人的莫过于山东队的陈倩、张丰林以及湖南选手黄朝升等一批新
人的涌现,很多老运动员也非同凡响,他们的成绩提高之快,的确是个奇迹。 D.“网络问政”制度的设立,不仅有利于政府随时接受舆论监督,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而且有助于民众更加便捷地参政议政,维护自身的权利。 2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针对美国对人民币施压的一系列言论,专家指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有利于中国
和全球经济的复苏,聚焦人民币汇率无助于解决中美双边贸易关系中的问题。
B.为了办好2010年亚运会,广州请来世界各国专业人士参与筹划、组织赛事,这也是
广州与国际接轨,学习外国体育赛事组织先进的理念。 C.日本丰田汽车的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脚垫门”、“加油踏板门”等相继出现,原因是
过度扩张、忽视质量问题造成的,丰田“召回门”事件无疑给国内的一些汽车企业敲响了警钟。
D.网络空间也存在着主权和边疆,必须受到各国法律法规的管制。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
允许互联网传播色情、暴力、赌博和封建迷信,发表甚至煽动有关颠覆政权、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种族主义、恐怖主义、仇恨排外情绪和“颜色革命”的信息。 2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上百万次点击,见证着百姓参与两会的热情。教育、医疗、住房、就业??见诸于报
端的重头报道无不回应着百姓的关切,努力寻找着问题的答案。
B.高投入换来高回报,在进入铁路建筑行业5家特大型国有企业中,中国铁建承担了高
速铁路72.9%的设计任务和45%的施工任务,这是与我们的技术进步密不可分相关的。 C.省市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是双方率先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指示精
神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步骤。
D.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将组织数十家北京百货、超市、餐饮的采购负责人参加展销洽谈活
5
动,目的是将首都消费者欢迎的商品纳入企业长期采购目录,加快各地名优特新商品进入北京市场。
2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欧典地板涉嫌虚假宣传被曝光,社会各界对此极为关注,央视记者采访欧典企业负责
人时,正式向消费者道歉。
B.交通部发布了“驾驶员素质教育大纲”,督促驾驶员牢记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提
前预防,以保证平安出门。
C.就复旦大学今年自主招生以面试为主,高考成绩为辅的作法,有关人士指出:“这是
中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破冰之举。”
D.这次瓦斯爆炸引起的矿难,警示一定要加强各矿山企业安全监督,规范操作,最大限
度地消除各种潜在的祸患。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国研究人员最近报告说:电击以醋和废水为养分的细菌,可以制造出清洁的氢燃料
能够替代汽油给车辆提供动力。
B.老百姓对一个政党评价的好坏,最大的因素就是腐败。对病人来说,治不好肿瘤保不
住性命;对政党而言,治不了腐败保不住政权.
C.尽管西方节日对中国近代节日的多样化产生了影响,但中国近代节日的民族特性并没
消失,其内容、样式基本保留。
D.尽管许多梦想没有实现,但我曾真诚地向往过,为此努力过,付出过心血,自己对这
样的经历来说,始终是宝贵的。
2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而且还
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
B.教育部决定在全国10个省(直辖市)进行京剧教学试点的通知,几天来引起巨大争
议,在所有的质疑中,15个学唱曲目有13个为“样板戏,,成为最大焦点。
C.申先生十年前来上海打拼,凭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
更难能可贵的是,成功后的他没有忘记穷困的故乡的孩子。 D.“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个帖子可能因为太好玩了,很快网友们转至各大
网站,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问“贾君鹏是何许人也”,但没有任何人出来回答。
25、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天,我的老师问我们:“学校教学楼的勤杂工叫什么名字?”我们答不上来,尽
管每天喝着他烧开的茶水,走过他清扫的楼道。老师说:“你们该记住他的名字。人生如旅行,你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或许每个人都是重要的,都值得你去注意、关心,哪怕回报一个微笑。”
请阅读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写篇一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6
一轮复习周练(一)答案
1、[2011·课标全国卷]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辨析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D项“指日可待”指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多指事情、希望等),一般多指好事情,此处用在“全球性大灾难”上显然不合适。A项“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亦可用在具体事业的艰辛追求上。B项“尘埃落定”比喻事情经过许多变化,终于有了结果;或经过一阵混乱后将结果确定下来。C项“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A、B、C三项均符合语境。
2.C 【解析】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此处褒贬不当。浩如烟海:形容
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不形容商品。对象不当。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对象误用。
3.D [A不绝如缕:形容声音细微悠长或情势危急。(此处属于使用对象不当)B无所不
用其极:做坏事的时候什么手段都使出来。(此处属于感情色彩不当)C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此处属于望文生义)D不一而足:不是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4、B 【解析】“青黄不接”,比喻新旧的人力或物力接替不上,呈现暂时的空缺状态,
用在这里恰当。A.“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做法同目的截然相反。句子中是说标题改得背离了原意,并不是做法同目的截然相反,显然是望文生义。这里可以用“大相径庭”。C.“投鼠忌器”,意思是要拿东西投掷老鼠,又顾忌打坏它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又顾虑伤害他所依附的人或身边的无辜者。语句中啤酒巨头不敢轻易涨价,是担心带头涨价风险太大,“投”的对象很难说是“鼠”,“忌”的对象也不是“鼠”身边的“器”,而是他们自己。可以用“顾虑重重”。D.“侃侃而谈”,意思是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讲话。句子中指的是不切实际的发言,应该用“夸夸其谈”。
5、A【解析】 无独有偶:不只一个,还有配对的(多指坏人坏事);不可开交:形容无
法解开或摆脱(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当;具体而微:形容事物内容大体具备,而规模、形状较小(不合语境);言为心声:指言语是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不合语境。
6.D 【解析】率尔成章:不假思索,下笔成文。形容写文章粗疏草率,不认真。多用
于贬义。 一寒如此:竟然穷困到这样的地步,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此处“寒”为“贫寒”之义。春秋笔法: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判若云泥:高低差别就像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7、【B】(置若罔闻:指听后仍然不予理睬,不用于视觉。不敢越雷池一步:原指不敢
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不合语境。趋之若鹜:比喻成群的人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含贬义)
8.C(A项“一言九鼎”是说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很有分量,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合语境。应为“一诺千金”。B项“楚楚动人”形容女子姿容美好,令人动心。用在这里显然不妥。D项“具体而微”指内容大体具备而规模较小。不合语境。) 9、A(“在劫难逃”是指某些不幸的事情一定要发生,避免不了,在此不合语境) 10.C(A立竿见影:比喻立见功效。B喜笑颜开:心情愉快,满脸笑容。C一回生,二回
熟:第一次见面陌生,第二次就熟悉了。D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强调比较的意义。)
7
11. C( C按图索骥: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A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B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此处使用对象错误。D付诸东流:把东西扔进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前功尽弃或希望落空。不能用于消除“烦恼、忧愁”。)
12.B(A.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此处宜用“雪泥鸿爪”。B.形容对传闻
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C.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做起来就有惊人的成就。这里与“一贯的传媒优势”相矛盾。D.责无 13.答案:D
解析:A成分残缺,由于句首的状语淹没了主语,导致谓语“引起”缺失了陈述的对象;
B结构混乱,前一句的主语是“学生”,后一句的主语却暗换成了“考场满分作文”;C搭配不当,“执掌”与“主教练”不搭配。 14.答案:C
解析:A项既缺成分,又有杂糅的毛病;B项句式杂糅;D 项缺成分,“实在是”后面缺
宾语中心语。 15.答案:A
解析:B“它”指代不明;C“不仅是”“更是”后的内容互换;D“研究的目的是为了”
句式杂糅。 16.答案:B
解析:A项“损失近2亿欧元以上”杂糅;C成分残缺,在“不足”后加“问题”;D杂
糅,将“便立即使有关主管部门引起高度重视”改为“便立即引起有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17.答案:D
解析:A项句式杂糅,应删掉“之手”或“创作者”;B项语序不当,应将“亲近黄河”
放在“认识黄河”之后;C项不合逻辑,“善款”不属于生活物资。 18.答案:D
解析:A.主语残缺,应去掉“由”。B.“连续发布四份文件共同构成了??”句式杂糅,
应为“连续发布了四份文件,这些文件共同构成了??”;“使之”的“之”指代不明。C“莫斯科地铁爆炸改变了俄长期平静的安全形势”和“金融危机冲击了俄罗斯经济”应调整语序,与前面的“繁荣的经济”和“稳定的安全形势”要保持一致。 19.答案:D
解析:A“危害性大”主浯残缺,可改为“酒后驾驶危害性大”;B成分残缺,应在“变
相提价”后加上“等价格违法行为”;C指代不明,“他们”到底指“新人”还是指“老运动员”不明确。 20.答案:A
解析:B成分残缺,缺宾语的中心语。应在“理念”后补“的途径”。C.结构杂糅 “原因
是??造成的”,应改为“原因是??”或“是由??造成的”。D.搭配不当:“煽动??信息”。应改为“发表??信息,甚至煽动‘颜色革命’”。 21.答案:C
解析:A重复,将“于”去掉;B句式杂糅。将“是”和“相关的”删去;D残缺,在
句末加上“的步伐”。
8
22.答案:C
解析:A项后半句变成“央视记者??道歉”。B项“牢记”缺宾语,“预防”与“提前”
语意重复。D项应是“各矿山企业一定要加强??”。 23.答案:C
解析:A句式杂糅,应为“可以制造出清洁的氢燃料,而氢燃料能够替代汽油给车辆提
供动力。B一面两面不当。D主客颠倒,不合逻辑,改为“这样的经历对自己来说,始终是宝贵的”。 24.答案:B
解析:A语序不当,改为“不仅让世界更全面的”;C有歧义,穷困的是“故乡”还是“孩
子”;D偷换主语,改为“很快被网友们转至各大网站”。
【写作点拨】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训练题,它要求同学们认真研读材料,从中找出适合自己写同
时又能切合题意的话题。仔细分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可以从“回报”这一角度来立意行文,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将别人对自己的恩泽化为回报来进行深情的表达即可;二是可以从“平凡”这一角度来行文运思,侧重于写平凡中见伟大,表现平凡人做的平凡事,但可以体现出不平凡的价值;三是可以从“关注”这一角度来行文,提醒人们要多多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多多感悟对人生、对社会有益的东西。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