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解析】10人的平均发总量:(85+78+83+79+84+85+86+88+80+85)?10=83.3(条) 1000位用户这个月共发送短信83.3?1000=83300(条) 三、解答题 13.【解析】
解:(1)本次抽样调查的学生总人数是:20÷10%=200,
a=b=
×100%=30%, ×100%=35%,
(2)国际象棋的人数是:200×20%=40,
条形统计图补充如下:
(3)若该校共有1300名学生,则全校选择“音乐舞蹈”社团的学生人数是1300×35%=455(人),
答:全校选择“音乐舞蹈”社团的学生人数是1300×35%=455人. 14.【解析】 解:(1)13+16+25+22+20+18=114(件),
这6个学雷锋小组在2015年3月份共做好事114件; (2)如图所示:
(3)300×
=5700(件).
估计该市300个学雷锋小组在2015年3月份共做好事5700件.
15.【解析】 解:(1)200:
(2)200-120-50=30(人).画图如图所示.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3)C所占圆心角度数=360°×(1-25%-60%)=54°. (4)80000×(25%+60%)=68000.
∴估计该市初中生中大约有68000名学生学习态度达标.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直方图——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 理解组距、频数、频率、频数分布表的概念;
2. 会制作频数分布表,理解频数分布表的意义和作用;
3. 掌握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意义和作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组距、频数、频率与频数分布表 1.组距: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 2. 频数:在统计数据时,某个对象出现的次数或落在某个组别中的数据的个数称为频数. 3. 频率:频数与总次数的比值称为频率.
4.频数分布表:把各个组别中相应的频数分布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所得表格就是频数分布表.
频数分布表能清楚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大小分布情况.将一批数据分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也越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在分组时,要灵活确定组距,使所分组数合适,一般组数为最大值-最小值的整数部分+1.
组距要点诠释:
(1)频数之和等于样本容量,各频率之和等于1;
(2)制作频数分布表的一般步骤: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②决定组距和组数;
③确定分点;④列频数分布表.
要点二、频数分布直方图 1.频数分布直方图
根据频数分布表,用横轴表示各分组数据、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绘制条形统计图.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这样的条形统计图,直观地呈现了频数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称为频数分布直方图. 2.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3. 频数分布直方图与条形图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它们都是用矩形来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当矩形的宽度相等时,都是用矩形的高来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是特殊的条形统计图.
(2)区别:①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条形”之间通常是连续排列,中间没有间隙,而条形图中各“条形”是分开排列的,中间有一定的间隙;②条形统计图用横向指标表示考察对象的类别,用纵向指标表示不同对象的数量. 频数分布直方图横向指标表示考察对象数据的变化范围,用纵向指标表示相应范围内数据的频数. 要点诠释:
(1)频数分布直方图简称直方图,它是条形统计图的一种.
(2)注意直方图与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在表示数据方面的优缺点. 【典型例题】
类型一、组距、组数、频数、频率
1. (1)对某班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90~99分的人数有10名,这一分数段的频数为_________.
(2)有60个数据,其中最小值为140,最大值为186,若取组距为5,则应该分的组数是________.
【答案】(1)10; (2)10. 【解析】
解:(1)利用频数的定义进行解答;(2)利用组数的计算方法求解.
【总结升华】组数的确定方法:设数据总数目为n,一般地,当n≤50时,则分为5~8组;当50≤n<100.则分为8~12组较为合适,组数等于最大值-最小值的整数部分+1.
组距举一反三:
【变式】一组数据19,22,25,30,28,27,26,21,20,22,24,23,25,29,27,28,27,30,19,20,为了画频率分布直方图,先计算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 ,如果取组距为2,应分为 组. 【答案】11;6.
解:∵最小的数是19,最大的数是30,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30﹣19=11, ∵11÷2=5.5, ∴应分成6组. 故答案为:11;6.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2. 我校八年级学生在生物实验中抽出50粒种籽进行研究,数据落在37~40之间的频率是0.2,则这50个数据在37~40之间的个数是( )
A.1 B.2 C.10 D.5
【思路点拨】根据频率、频数的关系:频率=频数÷数据总和,可得频数=频率×数据总和. 【答案】C.
【解析】解:∵在生物实验中抽出50粒种籽进行研究,数据落在37~40之间的频率是0.2,
∴这50个数据在37~40之间的个数=50×0.2=10.故选C.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频率、频数、总数的关系:频率=频数÷数据总和.
举一反三:
【变式】有一个样本容量为20的样本,其数据如下:29,42,58,37,53,52,49,24,37,45,42,55,40,38,50,26,54,26,44,32.根据以上数据填写下表:
分组 21~30 31~40 41~50 51~60 合计1 【答案】
解:如下表:
分组 21~30 31~40 41~50 51~60 合计1 划记 正 正一 正 频数 4 5 6 5 20 频率 0.20 0.25 0.30 0.25 1.00 划记 频数 频率 类型二、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3.某地区对八年级的英语教学情况进行期末质量调查,从中抽出的20个班级的英语期末平均成绩如下(单位:分):
80 81 83 79 64 76 80 66 70 72 71 68 69 78 67 80 68 72 70 65
试列出频数分布表并绘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思路点拨】按照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四个步骤进行解答.解答时,应注意每个步骤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答案与解析】
解:(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83-64=19. (2)决定组距与组数.
若取组距为4,则有
19≈5,所以组数为5. 4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总结升华】按步骤进行操作.因选取的组距不同,所列的频数分布表及所画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也不一样.在统计时,数据不能出现重复或遗漏的现象.
【数据的描述369923 例1】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是某校九年级部分男生做俯卧撑的成绩(次数)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到右前4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05,0.15,0.25,0.30,第五小组的频数为25,若合格成绩为20,那么此次统计的样本容量和本次测试的合格率分别是( ).
A.100,55% B.100,80% C.75,55% D.75,80%
【答案】B.
类型三、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应用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