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民法通则 C、宪法
32.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 ( C )查询。 A、工商管理部门 B、质量协会 C、生产者、销售者
33.根据《刑法》规定,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最高刑罚为( A )。 A、死刑 B、无期徒刑 C、没收财产
34.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造假,进行质量欺诈的制造行为,是( C )的行为 。
A、以假充真 B、以次充好 C、掺杂掺假 D、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
35.生产者、销售者依照 (A )规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
A、产品质量法 B、民事诉讼法 C、计量法和标准化法
36.对包修、包换、包退的大件商品,消费者要求经营者修理、更换、退货的。经营者应当承担( C )。 A、所有费用 B、消费者因修理、更换、退货而造成的实际损失 C、运输等合理费用
37.某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了财产损失,他向商家提出赔偿要求,但却遭到商家的拒绝。商家的这种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 B )权利。 A、公平交易权 B、求偿权 C、安全权 38.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原企业分立、合并的,可以向( B )的企业要求赔偿。
A、原来的 B、变更后承受其权利义务 C、分立、合并后
39.《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销会的( C )、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
A、参展者 B、组织者 C、举办者
40.“百挑不厌”的商业口号,与消费者行使( B )权利相吻合。 A、自主选择权 B、人格尊严受尊重权 C、知情权
41.依《反垄断法》规定,下列属于垄断行为的是( B )。
A、经营者利用市场支配地位 B、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C、经营者集中
D、政府利用行政权力宏观调控
42.我国消费者协会的性质是什么( B )。 A、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定组织
B、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C、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定组织
D、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和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依法设立的政府机关 43.销售者承担产品侵权赔偿责任实行( C )的归责原则。
A、无过错责任 B、绝对责任 C、过错责任 D、严格责任
44.以下单位中有权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的是( A )。
A、消费者协会 B、工商行政管理局 C、行业协会 D、任何单位和个人
4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国家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时,应当听取( B )的意见和要求。
A、消费者协会 B、消费者 C、有关行政部门 D、经营者
46.消费者对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所进行的批评、检举和控告的行为,是其行使( B )权利的表现。
A、批评权 B、监督权 C、检举权 D、控告权
47.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办理案件,一般应当在( B )结案。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6个月
48.对生产假酱油的行为,( A )可依法查处。
A、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B、产品质量认证机构 C、县级以上计量检定部门 D、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49.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 C )。 A、产品质量统一监督检查 B、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 C、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D、产品质量日常监督检查
50.下列哪项不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 ( C )。 A、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B、维护社会秩序
C、维护社会弱势群体 D、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 51.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有关规定:消费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超过( C )年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予受理。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52.在广告中对产品质量作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依照( A )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A、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C、民事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53.我国消费者协会的法定职能有几项( B )
A、6项 B、7项 C、9项 D、10项
54.下列哪项不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特点( D )。
A、向消费者倾斜 B、加重赔偿金制度
C、强调经营者于消费者处于平等地位 D、暗示消费者的地位比经营者高
55.在手机销售三包有效期内,因修理者自身原因,使修理超( B )日未修好的,销售者负责免费为消费者更换同型号、同规格主机。
A、15 B、30 C、60 D、90
56.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主体不包括( D )。
A、生产者 B、销售者 C、服务业的经营者 D、储运者
57.某超市地下营业厅内张贴了一份顾客须知,其下列哪一项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C ) A、提醒消费者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财物 B、要求顾客存包
C、超市在必要时有权对顾客所带的物品进行检查 D、要求顾客在其指定的交款处付款
58.《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 C )。
A、 3000元 B、4000元 C、5000元 D、6000元。
59.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销售金额( B )万元以上的,应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A、2万元 B、5万元 C、10万元 D、15万元
60.在中国境内市场销售的进口食品,必须使用( B )标识。 A、英文 B、中文 C、外文 D、本国文字
61.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 C )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