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前进行(查验)。
5. 实施总承包单位的建设工程发生事故,由(总承包单位)负责上报事故。 6. 建设工程实施施工总承包的,有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7. 涉及到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核)。
8. 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有(双方)签字确认。
9. 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
10.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对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应当立即(制止)。
11. 大外墙板,内墙板放臵时应该(专用堆放架内)。
12.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等危险部位,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13. (班组长)每天要对班组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 14. 安全技术交底应有书面材料,有(双方的签字及交底日期)。 15.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公司,项目部,班组)这三级。
16. 对(新工人或调换工种的工人),必须按规定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
17. 项目教育是新工人被分配到项目以后进行的安全教育。下列内容不属于项目级安全教育内容的是(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 18. 特种作业操作证,每(二年)复审一次。
19.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半年)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
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0. 电工,焊工,架子工,司炉工爆破工,机操工,及起重工、打桩机和各种机动车辆司机等特殊工种工人,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 专业安全技术教育 )。 2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作业人员作业前应检查的内容( D )。
A、工具、设备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 B、现场环境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 C、是否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D、施工方案是否完善 22.作业中出现危险征兆时,作业人员应( B )。 A、立即向作业队长汇报,原地待命
B、立即停止作业、从安全通道撤离至安全区域,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C、继续作业,等待技术人员断危险程度 D、继续作业,等待主管领导下达命令
23.作业人员在管道和污水井内作业应采取哪些措施(作业前应对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和排放,向管道和井道内输入新鲜空气,并保持通风良好 )。 24.作业人员在机械挖土基坑时,(严禁)进入铲斗回转半径范围。 25.以下哪个选项不包括在建筑施工中长说的“四口”之中(大门口)。 26.患有下列疾病的人员仍可以从事架子工作业。(口腔溃疡)。
27.脚手架拆除时下方应设(警戒区),派专人旁站,自上而下拆除,严禁向下抛掷。 28.遇有(6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室外高处作业。 29.电动吊篮作业人员的安全带必须挂在(保险绳上)。
30.在吊运和安装大模板或预制构件时,吊钩下方严禁(站人),吊运前要认真检查吊索具和被吊点是否牢靠,听从信号工指挥。
31.在特别潮湿和金属容器内作业使用的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
32.人工挖孔时,孔下照明必须使用(36V)以下安全电压。
33.高压架空线路断线,线头落在身旁的地面上,应一脚抬起或两脚在一起蹦出(25)米以外,并设法切断电源或采取措施防止他人接近。
34.进行拆、搭金属构架作业时,人及物体与一般带电设备应保持的安全距离是(1.5米)。 35.电器灭火时不能采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36.遇有(雷雨时)不能在塔吊导轨旁边和物料提升机的周围进行作业。
37.电焊机二次线应使用专用焊把线,(双线)到位,焊把线不得有裸露接头,严禁借用金属管道,脚手架等金属物代替导线使用。
38.氧气瓶和乙炔瓶使用及存放时的间距应不下于(5米)。
39.手持电动工具应绝缘良好,必须装有合格的(漏电)保护装臵,禁止拆改电源线和插头,并使用专用流动开关箱。
40.使用蛙式打夯机时必须(2人)操作。 41.打夯机的电源开关必须使用(单项开关)。 42.圆盘锯的(传动)部位应安装保护挡板或防护罩。 43.操作机械工人应穿(紧身工作服,袖口应是松紧式。)
44.钢筋加工机械和木工机械(禁止)由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操作。
45.人工开挖土方时,两人纵向间距不得小于(3米),横向距离不得小于(2米)。 46.沟槽施工中发现沟槽坡有裂纹或部分下沉时,(首先将人员撤离安全地方,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严禁冒险作业)。
47.槽、坑、沟边1米外的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米)。 48.安全带的正确系挂方法是(高挂低用)。
49.凡在坠落基准面(2米)以上(含)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为高处作业。 50.高处作业时手持工具和零星物料应放在(工具袋内)。
51.上下交叉施工作业时应采取(防护隔离)措施。
52.临边作业时操作人员(重心)应位于室内,不得在窗台上站立,必须系好安全带。 5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燃烧的基本条件。(风力不是)火源,可燃物,助燃物是的。 54.火警电话(119)
55.施工现场明火作业时必须开具(动火证)。
56.结构施工中的伸缩缝和后浇带必须用(固定盖板)保护。 57.外用电梯各楼层卸料台平台防护门的高度不得低于(1.2米)。
58.施工人员进出施工现场严禁翻墙,跨越护身栏和攀爬脚手架,进入施工区域必须走安全通道。
59.发生中暑后应迅速将中暑者移动凉爽通风的地方,脱去或解送衣服,给患者喝含(食盐)的饮料或凉开水,用凉水或酒精檫身。 60.急救电话(120)
61.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是(“四不放过”)原则。
62.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采取的紧急措施。
63.当有人员烧伤时,应迅速将伤者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不要任意把水泡弄破 ,目的是避免(伤面感染)。
64.建筑物内发生火灾,应该首先(立即停止工作,通过指定的最近的安全通道离开)。 65.建筑行业职工负伤后(30天)内死亡,应作死亡事故填报或补报。
66.各种气瓶在存放和使用时,要距离明火(10米)以上,并且禁止在阳光下暴晒,搬运时不得碰撞。
67.临时搭设的建筑物区域内,每(100㎡)配备2只10L灭火器。
68.临时木工间,油漆间和木,机具间等每(25㎡)配备一只种类合适的灭火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