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全国优秀教师事迹材料_11
2019年4月被聘为小学高级教师,至今已六年.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济南市教学能手,济南市小语会先进工作者,济南市语文中心组成员,济南市师德先进个人,济南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槐荫区名教师、槐荫区优秀教师、槐荫区支教工作先进个人;被聘为国家教师培训团培训专家,兼任济南市小语会理事;执教课例均获省、市、区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教学论文在全国、省、市评比中均获一等奖,并在全国、省级以上刊物发表,2019年4月成为全国期刊《小学教学》杂志封面人物,进行专栏报道. 在全国、省、市小语界有较高的知名度.
一、热爱教育工作,注重修养提升多年来,该同志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在教育工作中发挥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体现了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树立为学生、家长服务的意识,为人师表,重视、关心学生的终身成长,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受到学生、家长、领导、老师的一致称赞,所带班级多次获济南市优秀班集体,本人荣获济南市师德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二、积极投入教改,追求高效创新在教学工作中,该同志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想,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研磨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注重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十余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先后总结出阅读教学的课题突破——深入研读——拓展练习的基本模式.在习作教学方面,总结出了读写一体——交流评改——品评赏析——完善誊抄的习作教学方法. 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通过反复研究,总结出了情趣导学——同伴互助——语境实践的三段式教学法.这些方法的总结提升,日益形成了她扎实而独特的教学风格.
将思索付诸实践,该同志的语文教学焕发出生机.经过多年努力,她所任教的班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受到学校、家长的高度赞誉.
在各种竞赛活动中成绩突出,百余名学生在全国文学大赛、市、区作文竞赛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多名学生的习作刊登在省、市级报刊杂志上.所执教的语文成绩历年来均保持级部 第一、
一批批热爱阅读、善思乐写的学生从她的课堂走出,乐享自信人生.而她自己也在善思中成长起来,先后被授予山东省特级教师、教学能手,济南市教学能手、小语会先进工作者、师德建设先进个人,槐荫区名教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被聘为济南市小学语文中心组成员,兼任济南市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
在省、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均荣获一等奖,执教的课例被教育部出版发行.该同志更有幸成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的弟子,通过挂职访学面授,教学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
近几年来,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二十余次,先后赴北京、上海、郑州、福建、银川、鄂尔多斯、潍坊、淄博、东营、泰安等地执教观摩课、展示课三十余节.2019年5月,被国家语文社聘为专家团队成员,赴内蒙等地培训名师,先后执教观摩课十余节,作专题报告十余场.
在全国、省、市小语界享有较高知名度.
三、潜心课题实验,推广科研成果课题研究、科研创新是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改革发展的原动力,它使教育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为此,多年来该同志一直致力于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创新.她组织参与了山东省十一五课题——创建阳光课堂的研究.
依托于学校和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共建的资源优势,学校教师团队和山东师大教育学院的专家团队,结成了专业共同体,共同致力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她带领老师们先对原有教学现状进行讨论,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 并提出创建阳光课堂,用现代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对课堂教学进行重新构建,探索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三年的研究,该同志与语文团队一起探索出了阳光课堂的基本特质,并研究出了语文阳光课堂特质及其教学策略.
阳光课堂的实践与探索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赋予了课堂教学以生机和活力,专业共同体的组建促进了包括她在内的每一位教师的真实成长,开创出了一种有效的教育研究范式,是值得推广的组合方式.这一课题已于2019年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结题,并申报省精品课题,科研成果显著,得到省、市专家的关注. 目前,又在此基础上申报了十二五课题小学‘阳光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化研究,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除此之外,该同志还主持开展济南市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人际关系的研究,倡导建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室,执教的心
理辅导活动课获得市、区一等奖,四篇心理教育论文专著均获省、市一等奖,并执笔编写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这一课题已于2019年7月顺利结题.还参与全国小学学科四结合课题实验单元整合比较阅读拓展训练课题研究、山东省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济南市习作教学研究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等多项课题的研究.
该同志勤于总结科研经验,撰写的十四篇文章在全国、省级刊物上发表,二十余篇论文在全国、省、市评比中获一等奖.2019年4月成为全国期刊《小学教学》杂志封面人物,进行专栏报道.
四、发挥骨干作用,引领教师成长工作中,她充分发挥自己作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带领老师们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认真做好教师培训工作.与学校语文老师们一起开展教学研究,磨课、上课、研究课题,先后指导青年教师执教多节评优课、研讨课,选拔课.
先后指导十余名教师参加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等比赛,均获省、市、区一等奖.其徒弟杨静老师已经成长为区骨干教师,祝彩霞、谷翔、王延群等老师成长为区青年骨干教师.
该同志于2019年至2019年到农村学校支教,在一年的支教工作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充分发挥名师的引导作用,耐心细致地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上课、教研,取得多项市区级教学成绩,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与学生、与团队伙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经过多年的努力,她的研究水平、敬业精神、指导能力和科研成果得到广大教师的充分肯定、高度赞扬. 该同志带领、参与的学校语文教研组于2019年被评为济南市先进教研组,并在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素质大赛中,连续两届获得团体一等奖
第一名.在十五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该同志不断耕耘、收获,享受着教育创新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今后,将继续保持,不断进取,做教育创新路上富有勇气和实干精神的开拓者,努力实现美好的教育教学理想!2林德有潍坊市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林德有,男,党员.2019年考选至潍坊市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在实践基地成立的13年里,始终坚持在教学
第一线,能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并带领教师开发实施综合
实践活动课程,填补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空白,创新素质教育实施模式,让潍坊市区中小学生共享优质综合实践活动教育资源,创建了山东省 第一个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
一、积累经验,潜心研究,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基地于2001年12月经潍坊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主要承担潍坊市9个区110多所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每年有3万5千多名中小学生来实践基地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以在做中学为重点,激发兴趣,开发潜能,拓展思维,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该同志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及学生成长需求,创造适合学生的课程,先后开发实施了建模制作,航模制作,数学好玩、创意模型等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课程.
这些课程以动手实践、感悟体验为重点,以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积极获取为方式,以学科知识的整合、迁移、应用为途径,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为学生提供. 了一种全新的求知方法和路径.,2019年被潍坊市人民政府授予潍坊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9年6月,被潍坊市教育局评为市直教育系统优秀党员,2019年9月,被山东省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
二、深化课程建设,引领教育科研,提升课程影响力2019年3月以后,该同志进入学校中层岗位,仍坚持在教育教学一线.
特别是2019年1月担任学校课程资源处主任以来,负责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等教科研活动,带领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根据中小学生成长需求,组织全校教师,围绕学生与自我、社会、自然三条线索,开发实施了通用技术、科学素养、生活实践、人文素养、艺术修养、运动拓展、现代科技、兴趣实验等8大类200多个实践活动项目、100多个研究探究课题和4大类20多项生活德育课程. 实践基地现建有K′NEX创意构建工作室、现代科技馆、交通安全教育园地、创意模型活动室、生命孵化室、航模制作室、运动拓展区等59个实践活动场所.课程资源处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将校本教研制度化、常规化,组成课题和项目团队,进行项目研讨和课题研究.
几年来,先后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资源整合实验研究)、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培养学生迁移意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数学课程资源视域下的玩具开发与利用研究)等22个市级以上课题结题.每一个课题本人都参与指导,其中有四个课题本人为主要参与人员.
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教科研,鼓励教师撰写论文、案例,将教师的经验汇集出版.几年来,教师在《中小学校长》、《基础教育》、《中国教育报》、《研究性学习》、《校长参考》、《现代教育导报》和《山东教育报》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组织教师参编了山东省教材《综合实践活动》、全国语文主题学习教材等.
组织教师编写的《为您的健康成长奠基(上下册)》和《生活中的兴趣实验》填补学校经验本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空白,为普通学校和各实践基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课程工具和技术支持.该同志2019年被潍坊教育局授予师德模范,2019年、2019年两次获得潍坊市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
一、二等奖;2019年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2019年获得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开发课程,创新模式,示范引领全国实践基地建设作为课程资源处主任,该同志积极带领教师研发课程,逐步构建起城乡区域系列、中小学衔接系列和少科院科技系列三维课程体系,并针对活动项目制定了实践活动导行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根据实践活动教学的特点,构建了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和体验式教学法等20余种实践活动教学法.目前已有35万多名中小学生在实践基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实践基地课程建设和办学模式探索引起广泛关注,全国有600多个教育考察团先后来实践基地考察学习,学校先后承办全国现场会20多个,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经验,推动全国实践基地发展.2019年至2019年,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副部长陈小娅、刘利民、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姜沛民、高洪、王定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时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副厅长张志勇等先后到我校视察,高度评价我校综合实践课程建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