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环境保护形势与政策
调研报告
所在学校:河海大学
班级:水电院11级水工1班
学生姓名:付宇懋
学号:1102010128
2013年12月13日
一、长春市在环境保护中取得的主要成效
总 述
全市环境监测工作以服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以务实为要求,以为民为宗旨,努力提高服务环境管理和宏观决策的技术支撑水平,积极回应社会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诉求,保障和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空气环境
长春市空气环境污染以煤烟型污染和机动车排气污染并重的复合型污染为主,空气中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
状况
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年均值分别为0.087、0.030和0.044毫克/立方米。空气污染指数(API)年均值为69,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年际对比 单位:mg/m3
主要污染物 2011年 2012年 PM10 0.091 0.087 SO2 0.026 0.030 NO2 0.043 0.044
与上年相比,城市空气质量略有好转,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进行评价,各项主要污染物的年均值均符合国家年平均二级标准。全年未出现酸性降水。
在全年366天中,城区空气质量达到Ⅰ级(优)天数78天,Ⅱ级(良)261天,优、良天气之和占总天数的92.6%,Ⅲ级(轻微污染)以上天数为27天,仅占总天数的7.4%。空气质量Ⅲ级(轻微污染)天气主要分布在冬季采暖期和春季大风期,空气质量Ⅰ级(优)主要分布在夏、秋两季。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较
空气质量级别 达到或优于二级(达标),% 三级,% 劣于三级,% 2011年 94.5 5.0 0.5 2012年 92.6 7.1 0.3
废气排放
根据环境统计资料,2012年,全市煤炭消耗总量为2469.876万吨,比上年增长了4.91%。
近两年废气及其污染物排放量
项目 煤炭消耗量 年度 2011 2012 (万吨) 2354.307 2469.876 二氧化硫 (吨) 76322 76400 氮氧化物 (吨) 工业废气排放烟(粉)尘 量 (吨) (万标立方米) 153514.005 60661.9635 26101584.00 151365.705 56474.5450 32545717.35 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76400吨,比上年增加了0.1%;氮氧化物排放量总为151365.705吨,比上年减少了1.4%;烟(粉)尘排放总量为56474.545吨,
比上年减少了6.9%。废气排放总量为32545717.35万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了24.7%。
措施与行动
1. 完成了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公司3、4号机组等10个项目脱硫改造,华能九台电厂等6个项目脱硝改造。
2. 严厉打击工业企业超标排放、监督燃煤电厂脱硫脱硝设施稳定运行。出动执法人员1.4万人次,排查各类企业4848家,治理不合格锅炉80台(套)。
3. 深入开展环保专项整治活动,坚持“属地管理,分工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集中排查整治环境安全问题。出动检查人员1248人次,排查企业760家。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消除了环境安全隐患。
4. 加强了机动车环保检验,对城区15家环保检验机构的46条检测线实施实时视频监控。检测机动车35.08万台次,机动车环保检验率达84.2%。发放环保检验合格标志31.10万枚。加强外埠机动车转入管理,实现了外埠“黄标车”、老旧车0转入。对全市876台校车实施环保检验,限期整改超标排放校车106台。
地表水环境
长春市地表水环境以机械加工、粮食深加工、屠宰等行业生产环节排放的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形成的综合型有机污染为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