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练习试 卷 附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小丽的语文成绩很好,庄老师常常鼓励她多阅读、勤写作,力争将来做一名优秀的作家;小刚学习基础较差,但篮球打的很好,庄老师就股利他将来做一名职业运动员。对庄老师的做法,下列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 A.善于因材施教 B.注重学生的全面性 C.善于激发学生的自信 D.注重学生的差异性 2、有人建议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罚款,朱老师拒绝了。这体现了朱老师( )。 A.乐于奉献 B.因材施教 C.依法执教 D.廉洁从教 3、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条件是( )。 A.社会精神文化 B.社会经济关系 C.社会上层建筑 D.社会经济基础 4、学生干部选举前,有的家长给班主任陈老师送来礼物请求照顾,陈老师一概予以拒绝,这件事体现了陈老师( )。 A.因材施教 B.严慈相济 C.廉洁从教 D.关爱学生 5、实施义务教育的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 )。 A.单独设班 B.随班就读 C.混合编班 D.均分到班 6、某老师针对本区域内的环境状况,制作了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读本。这体现了老师是( )。 A.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B.课堂教学的建设者和研发者 C.课堂教学的管理者 D.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老舍是现代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
B.郭沫若是我国现代着名作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孔雀胆》等 C.《阿Q正传》、《祝福》、《包身工》、《暴风骤雨》等小说,都反映了半殖民地旧中国劳动人民遭受重重压迫和剥削的痛苦生活
D.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以孙犁为代表的河北作家群,其作品以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为其艺术风格,对当代文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誉为“荷花淀派” 8、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 A.同一关系 B.属种关系 C.交叉关系 D.矛盾关系
9、下列情形中,应该承担刑事责任的是( )。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侮辱、殴打教师,造成其重大伤害的
D.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
10、对某一数学题,小卫和小波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同样的答案。周老师没有简单判断孰优孰劣,而是请他们上台陈述自己思考、推理、证明的步骤。这一做法体现了周老师具有( )。
A.关注过程的教学理念 B.关注结果的教学理念 C.关注知识的教学理念 D.关注情感的教学理念
11、下列作家与文学流派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王昌龄--边塞诗派 B.莫里哀--古典主义
C.赵树理--山药蛋派 D.波德莱尔--自然主义
12、还有半年退休的郑老师,仍在学校带头上示范课,对徒弟要求严格,导致个别徒弟心存抱怨,下列关于郑老师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 1 页 共 5 页
A、爱岗敬业 B、与时俱进 C、甘为人梯 D、勤恳乐教 13、要用公式输入法在Excel工作表区域A1中输入起始值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操作过程为:先在A1单元格中输入数字1,然后在A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最后将该公式向下复制到区域A3:A5中。
A.=A1*2 B.=2-A1 C.=A1+2 D.=$A$1+2
14、青年教师王老师想要提高教学水平,主动向特级教师李老师学习,经常跟班听课,王老师上课时,尽管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语言都与李老师相仿,但教学效果就是不佳,下列分析不恰当的是( )。
A.王老师只注重了模仿,忽视了对自己的教学反思 B.王老师不重视专业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扎实 C.王老师一味模仿李老师,未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D.王老师不重视班级学情,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 15、下面不是借物喻人的诗句是( )。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石》
C.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16、1918年,歌谣研究会创办了《歌谣》周刊,对发表的适合于儿童歌唱的歌谣冠以“儿歌”之名,倡导者中除了沈尹默、刘半农等学者外,还有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 )。
A.周作人 B.蔡元培 C.赵景深 D.叶圣陶
17、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 )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A.可以 B.不得 C.应当 D.适当
18、李老师针对已有教学方法的不足,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情境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体现了李老师的( )。
A.奉献精神 B.关心爱护学生
C.学科知识扎实 D.勇于探索创新
19、从教20多年的李老师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但他还是很注意学习新知识,勇于探索创新,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说明李老师具有( )。
A.爱护学生的情怀 B.遵纪守法的自觉 C.团结协作的精神 D.终身学习的意识
20、下列残选项中,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是( )。
A.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 B.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的实施 C.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D.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顶算和预算的执行情况的报告
21、郭守敬认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反映其思想的行动是( )。
A.发明制作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 B.根据实际测量绘制了《禹贡地域图》 C.首次使用科学的方法实测了地球子午线 D.创制简仪、高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
22、学生小张在暑假期间擅自翻阅学校围墙,导致右腿摔伤。对于小张所受上海,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学校存在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学校没有过错,但要承担赔偿责任 C.学校没有过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D.学校存在过错,但可免除赔偿责任
23、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我国建立灵活开放的教师教学体系是( )。
A.师范院校.校本培训 B.师范院校,综合培训 C.校本培训,师范院校 D.综合院校,师范培训
24、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的权利包括: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指导评价权、获取报酬待遇权、参与管理权和( )权等六项。
A.进修培训 B.调查研究 C.参与决策 D.培养学生
25、《水浒传》“醉打蒋门神”“拳打镇关西”两人物分别是( )。
A、林冲、武松 B、鲁智深、杨志
C、杨志、林冲
第 2 页 共 5 页
D、武松、鲁智深
26、张老师经常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反思,下列不属于教学反思的是( )。
A、教学后记 B、编制课程标准、
C、撰写教学案例 D、编写教学日志
27、因经营管理不善,某学校办的校办产业负债二十多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这一债务应当承担偿还责任的是( )。
A.政府 B.校办产业 C.学校 D.校长
28、研究“基本”粒子,须借助极高的能量。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首先得变革微观物质,即得 想办法把氢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子打碎,使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 质暴露出来。
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微观物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二者都反映微观物质的结构,即微观结构构成了微观物质 B.前者指原子结构(含原子核),后者指质子、中子等小粒子 C.前者指小粒子内部的组合模式,后者指构成物质的各种小粒子 D.二者都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等小粒子
29、学生林某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怀疑是他的同桌拿了,于是,班主任就把林某的同桌叫到办公室,对其进行搜身,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
A.人格尊严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科学课上,张老师指着实验仪器说:“每个杯子底部都有一团纸,谁能将杯子放入水中而纸
不湿呢?”
学生马上投入到实验中,他们要么将水槽中的水倒出一些,要么给杯子加上个盖,要么在杯中塞些异物。
对学生给予肯定后,张老师故弄玄虚地说:“不添加辅助材料,把杯子倒着放入水中,纸也不会湿,你们信吗?”同学们个个惊得睁大眼睛。 学生疑惑道:“倒着放还能不湿?” 张老师:“能!”
学生又动了起来。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失败了……大家再次将疑惑的目光投向张老师,张
老师回以肯定、鼓励的目光。
突然,一个学生喊了起来:“老师,我成功了!没湿!纸真的没湿!” “老师,我也成功了!”……
趁着大家那股高兴的劲儿,张老师话锋一转:“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当然有了,为什么杯子倒扣在水中,杯子都被水没了,而纸却不湿?”有学生急迫地问。 张老师启发道:“大家想一想,你们最初的实验,纸为什么湿了?然后又为什么不湿呢?再动手试一试,仔细观察。”
同学们歪着身,瞪大眼,聚精会神的反复实验着:竖着杯子倒扣在水中纸不湿:倾斜着放入水中纸变湿:先竖着将杯子倒扣在水中,再将杯子倾斜时有气泡产生,纸变湿。
同学们跳跃起来:“原因找到了,有气泡产生说明杯中有空气,有空气占据着空间,纸才不湿。” ……
张老师后来在备课中写道:“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的思考、质疑,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学行为
2、王老师教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他每天都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其实要批改堆积如山的作业也是一种折磨。他想,学生完成这些作业肯定不轻松。
一天下午放学前,王老师突然想,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设计一次作业会怎么样呢?就叫“自设作业”吧。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学生时,学生很惊讶,作业还有自己设计的吗?同学们感到既新鲜又激动。
第二天,王老师带着期盼和不安的心情打开了那一份份作业,着实吃了一惊!有“老师,我考考您”,有“小发明介绍”,有“诉说我的烦恼”,有“我喜欢的名人名言”,有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有显示个性的硬笔书法,有的干脆是一幅自画像……看着这些丰富多彩的作业,王老师激动不已!这些作业是同学们怀着极大的热情设计的,那里有学生的坦诚和率真,有学生的希望、喜悦、烦恼的困惑,还有他们对美的理解和对是非的判断,这其中闪烁着创造和智慧的火花,是师生之间与心的交流。
当下午放学前王老师把作业本发下去时,同学们一改以往看也不看便塞进书包的习惯,而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作业本,品位着老师批改的一字一句。借此时机,王老师指导学生把“自设作业”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以后的日子,“自设作业”竟在许多学生的作业中生了根。王老师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谈谈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示。
第 3 页 共 5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