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升初冲刺班补充题—教师版(详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4 7:56: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小升初冲刺练习题详解:

41个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做一种配套儿童玩具,已知每个学生平均每小时以做甲元件8个,乙元件3个,或丙元件3 个,但5个甲元件,3个乙元件和1个丙元件正好配成一套,问应该安排做甲、乙、丙三种元件各多少个,才能使生产的三种元件正好配套。

一套需要零件个数 丙:乙:甲=1:3:5

根据每个人可以做的个数得出一个人可以做3个丙,那么需要9个乙和15个甲来配套。

而一个人可以做4个乙8个甲,那么这9个乙就需要9/4个人做,同理需要15/8个人做甲。所以也就是说如果配套做,做甲乙丙的人数比是 15/8 :9/4 :1。 而人必须是整数可以每项乘8化比例为15 :18 :8 , 总人数是41人

所以需要15人做甲,18人做乙,8人做丙。

有红黄绿三块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纸片,放在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盒内,它们互相叠合,露在外面的部分中,红色面积是20,黄色面积是14,绿色面积是10 求正方形盒底的面积

这题你没有画图,有图就好办了。实际上这题是要把黄色部分进行平移,构成一个由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和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组成的图形。 两个长方形的面积都是(14+10)÷2=12 然后就可以算出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2/20×12=7.2 就得到了正方形盒底的面积为20+14+10+7.2=51.2

甲乙丙3人同时从A地出发去100千米B地,甲与丙每小时25千米的速度驾车行进,乙与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步行,过了一段时间后,丙下车改为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步行,而甲驾车已原速度折回将乙截上前往B地这样甲乙丙3人同时到达B地,此旅程共用多少小时?

下面从份数的观点出发解决这道题。首先把A地到B地画成下图: A————M————————————N————B

其中M点表示汽车回来接乙的地点,N点表示B下车的地点。那么可以看出:A——M是乙步行的距离,而N——B是丙步行的距离,因为步行的速度是一样的,所以A——M=N——乙。

由形成问题的核心公式,可知甲与乙丙的路程比=速度比=25:5=5:1.于是假设乙步行的距离为1份,那么乙步行的人走的时间内甲的行驶距离就是5份,而甲走的路程实际是A——N——M,即这段往返距离和是5份。而乙步行的距离是A——M,将这部分去掉,可知M——N的距离是2份。 又N——B=A——M,也是1份。 所以从A到B的实际是4份的距离。

从而可知1份的距离为100÷4=25千米,则所需时间迅速可求。

如以丙为对象,用时为乘车和走路两部分和,为75÷25+25÷5=3+5=8小时 设开始出发一段时间的距离为X,丙共花时间为X/25+(100-X)/5;甲乙花时间为

2X/(5+25)+(100-2X/30*5)/25,两者相等,所以解得X等于75,所以所花的时间为75/25+(100-75)/5=8

50个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做一种配套儿童玩具,已知每个学生平均每小时以做甲元件6个,乙元件4个,或丙元件2 个,但5个甲元件,3个乙元件和1个丙元件正好配成一套,问应该安排做甲、乙、丙三种元件各多少个,才能使生产的三种元件正好配套。

甲:乙:丙=5/6:3/4:1/2 =10/12:9/12:6/12=10:9:6 50/(10+9+6)=2

2*10=20 2*9=18 2*6=12

正方形abcd边长80米,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沿逆时针方向运动,每分钟甲行135米,乙行120米,没过一个顶点时要多用5秒。出发后,甲与乙相会需要多长时间?在何处相遇?

设在甲出发后S处相遇,相遇时间为t秒后,则

S/(135/60) + 【S/80】 *5 = (S-80)/(120/60) + 【(S-80)/80】 *5 其中【】为取整

S/(135/60) = (S-80)/(120/60) - 5 S= 810米

t= S/(135/60) + 【S/80】 *5 = 410秒

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00米,甲从点A,乙从点B同时出发,按顺时针沿着三角形行走,如果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90米,他们在每个顶点因为转弯都要耽误10秒,那么在乙出发( )秒之后追上甲

乙每秒钟比甲多走0.5米 (1)如果ABC为顺时针排列

乙开始落后甲200米,2个转角等同于(2*(90+60)/60*10=)50米,一共250米 则经过(250/0.5=)500秒后追上甲 (2)如果ABC为逆时针排列

乙开始落后甲100米,1个转角等同于((90+60)/60*10=)25米,一共125米 则经过(125/0.5=)250秒后追上甲

正方形的周长是400米,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顶点同向前进,甲每分钟行50米,乙每分钟行40米,两人每到正方形的顶点都休息6秒钟,那么出发多少分钟,甲第一次追上乙?

如果都不休息,则400÷(50-40)=40分钟能追上。现因为每到一个顶点,要休息6秒,所以第一次追上的时间一定是40分钟以上,而且可以判断出都走了40分钟后马上就要追上了。我们不妨进行分步计算,第一步算出两人都走40分钟的时候,各自处在什么位置;第二步再来计算剩余的追及时间。 甲走40分钟:经过19个顶点,休息19×6=114秒,此时甲再走114×5/6=95米到出发点; 乙走40分钟:经过15个顶点,休息15×6=90秒,此时乙再走90×2/3=60米到出发点。

这个时候说明,甲与乙相距95-60=35米,此时的追及距离为35米。追及时间为:35÷(50-40)=3.5分钟。

因为3.5分钟又要经过一个顶点(0.1秒),故追总的及时间为:40+3.5+0.1=43.6分钟。

一个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跑道,甲乙两人分别在跑道相对的两个顶点逆时针同时起跑,甲的速度是每秒7米,乙的速度是每秒5米,他们在转弯处都要耽误5秒,当甲第一次追上乙时,乙跑了多少米?

精假设乙在某顶点刚休息完,正准备跑时,甲到达该顶点(追上乙)。此时,乙比甲恰好多休息1次。设甲纯跑步时间为t1秒,则乙纯跑步时间为(t1+5)秒。根据甲比乙多跑200米,可得方程7t1-5(t1+5)=200解得t1=112.5秒。

甲跑一条边需 秒,而112.5不是 的倍数,所以这种情况不成立。

再假设甲在某一边上而不是某一顶点上追上乙,那么甲比乙恰好多休息2次。设甲纯跑步时间为t3秒,则乙纯跑步时间为(t3+10)秒。根据甲比乙多跑200米,可得方程

7t3-5(t3+10)=200,解得t3=125(秒)。因为在t1=112.5与t3=125之间, = 是 的整数倍,所以当甲纯跑步时间为t2= 秒时,甲第1次追上乙。此时乙跑了7× -200=600米。

甲乙两人在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跑道上跑步,他们分别从相邻的两个顶点按逆时针方向出发(甲在前乙在后),甲每分钟跑250米,乙每分钟跑210米,则甲、乙自出发后至少要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在同一条边

解:

1。甲在前,乙在后,说明甲乙相距为300米,当甲追上乙时,共需 时间:300/(250-210)=7.5分钟;

2。可本题所问是:甲,乙自出发后至少经过多少时间能在同一条边上?即,(250-210)*X>=224时,224/(250-210)=5.6分.也就是当经过5.6分时,甲正好跑到和乙相距76米的同一条边的顶点上,乙 在甲前同一边的76米处。

答:甲,乙自出发后至少要经5.6分甲乙才能在同一条边上

小升初冲刺班补充题—教师版(详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5zy89akio8njyz27jf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