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 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试卷
密.....................................密.................................................................................................封................................................................................线...................................... 学年度 学期
课程名称 : 心理学原理 套别:A套(√) B套( ) 题号 分值 得分 阅卷人 一 20 二 30 三 15 四 20 五 15 总分 100
教学点: 年级: 层次: 专业: 姓名: 学号: h。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知觉
2.近因效应
3.心理定势
4.社会助长
5.群体极化
二、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心理学属于(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 D.哲学 2.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3.心理过程包括( )
A.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下列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有( ) A.能力 B.气质 C.需要 D.性格
5.小学生的个性心理倾向性主要表现在( )
A.需要、动机、世界观 B.理想、信念、世界观 C.兴趣、动机、世界观 D.兴趣、爱好、理想
6.小孩子生病时去过医院,以后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这种心理活动是( ) A.记忆 B.想象 C.思维 D.感觉 7.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 )
A.交感神经 B.副交感神经 C.中枢神经 D.周围神经 8.人的心理,按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 ) A.本能 B.反应 C.反映 D.反射
9.我们聚精会神地看书,对周围有人走动或出现其他情况,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 )现象。
A.兴奋 B.负诱导 C.正诱导 C.抑制诱导
10.( )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
11.( )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
12.在下列人物中,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是( ) A.巴甫洛夫 B.冯特 C.艾宾浩斯 D.弗洛伊德
13.下列选项中体现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的是( )
A.人的心理具有整体性 B.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C.学习就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 D.人的心理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 14.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 )
A.阿特金森 B.赫尔巴特 C.班杜拉 D.罗杰斯
15.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 )
A. 动景运动 B.诱发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 2.内部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 )
3.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少年期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
4.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 ) 5.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 6.动机越强,解决问题效率越高。( )
7.在中等刺激强度下,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呈正U 型曲线关系。( ) 8.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之间是呈正比关系。( )
9.成功解决一道难题后产生的自豪感、愉快感属于成就感。( )
10.王岚平时英语成绩非常好,口语表达也不错,可她认为自己发音不够好。有一次学生进行口语比赛,她认为自己不能胜出就不报名参加。王岚不报名参加口语比赛的主要原因是她的自我效能感低。( )
11.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四个主要因素是个人自身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暗示和学习方法。( )
注意:答题不能超过密封线!本套试卷共 2页,此页是第 1 页。
.....................................12.“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都是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学习迁移。( )
13.触类旁通是迁移现象。( )
14.从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菱形的学习,属于自上而下的垂直迁移。( ) 15.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效果越好。( )
四、简答(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注意的特点和功能。
4.简述格式塔原则主要内容。 ............................. .。....h.. . . . . . . . 封 . . . . . . . .:....号....学.... . . . . . . . . . . . .:....名....姓.... . . . . . . . . . . .:....业....专.... . . . . . . . . . .:....次....层.... . . . . . . . . :密 .....级........年........ .. .. .. .. .. .. .. .. .. .. .. .. .. .. ..:........点........学........教密线
2.简述社会认知过程中信息整合的特点。 五、论述题(共1题,共15分)
1.试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3.简述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说。
注意:答题不能超过密封线!本套试卷共 2页,此页是第 1 页。
心理学原理参考答案
密.....................................密.................................................................................................封................................................................................线...................................... 一、名词解释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2.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3.心理定势: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称为心向或心理定势。
4.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5.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A. 1.C 2.A 3.D 4.C 5.D 6.A 7.D 8.D 9.B 10.B 11.C 12.B 13.C 14.D 15.D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简答(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注意的特点和功能。 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特点; 有选择、维持和调节功能。
2.简述社会认知过程中信息整合的特点。社会认知过程中信息整合存在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和社会刻板效应现象。 3.简述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说。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认为,在一切心理任务上,都包括一般因素(g因素)和某个特殊因素(或称s因素)两种因素。 g因素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
注意:答题不能超过密封线!本套试卷共 2页,此页是第 1 页。
教学点: 年级: 层次: 专业: 姓名: 学号: h。
s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
....................................4、格式塔原理主要内容: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良好图形。 五、论述题(共1题,共15分)
1.试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 .。....h.. . . . . . . . 封 . . . . . . . .:....号....学.... . . . . . . . . . . . .:....名....姓.... . . . . . . . . . . .:....业....专.... . . . . . . . . . .:....次....层.... . . . . . . . . : ..密...级........年........ .. .. .. .. .. .. .. .. .. .. .. .. .. .. ..:........点........学........教密线智力行为。这7种智力为:(1)言语智力(2)逻辑一数学智力(3)空间智力(4)音乐智力(5)身体运动智力(6)人际智力(7)内省智力。
由此告诉我们智力的概念是全面的,单靠纸笔形式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学生的智力,预测他们的未来成就,是片面的。这样实际上只强调了言语和逻辑数学智力,忽略了其他同样为社会所需要的智力,使学生身上许多重要的潜能得不到开发,造成他们在学校成绩优秀,在社会上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多元智力理论为教育理论带来了新内涵,对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实施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注意:答题不能超过密封线!本套试卷共 2页,此页是第 1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