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了解一分钟的作用,从而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意识到要珍惜时间,要合理运用时间。
活动准备
课件、学生的课前调查表和生活记录表,呼啦圈、短绳、皮球等。 活动过程
一、 动画导入,感知一分钟
1.先播放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动画片《狮子王》一分钟。突然,画面消失。学生焦急等待一分钟。教师接着进行现场采访,形成前后对比,让学生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快慢。
2.交流:你对等待的一分钟和看动画片的一分钟,分别有什么感受和看法。 二、 实践活动,体验一分钟 活动一:“全体总动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一分钟展示会,跳绳、跑步、写字、画画等,然后学生汇报:我一分钟能(),并进行小组活动,交流自己的收获。
活动二:“争当小主播”,汇报课前调查的成果。 1.学生交流调查情况。 我的小调查 妈妈的职业是( ),她一分钟能( ) 爸爸的职业是( ),他一分钟能( ) ( ),一分钟能( ) 2.老师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拓展认识。 会计一分钟能数300张人民币。 铅笔厂一分钟能生产铅笔1600枝。 喷气式客机一分钟能飞行18千米。 3.谈活动体会。
三、 情境感染,感受一分钟
情境一:CAI放映《珍珠港》影片中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抢救重伤兵的录像。 1.讨论观后感。(板书:时间就是生命)
2.说一说:生活中,你还从哪里感受到“时间就是生命”。
3.算一算:如果你们每天浪费一分钟,那么1年、10年、一辈子浪费的时间是多少。
情境二:比一比,哪个小组成员最先系好红领巾。评选“又快又好”的优胜小组。
1.交流:他们为什么取得了胜利。(小结:时间就是胜利) 2.拓展交流:你还从哪里感受到时间就是胜利。
情境三:CAI展示火腿肠工作流水线、田径比赛、考试场景等图片。 四、 实例对比,巧用一分钟 1.交流各自的生活记录表。 我做的事情 我用了几分钟 我的评价 穿衣 叠被 刷牙 洗脸 吃早餐 整理书包 (1)把你做这些事所用的时间与同学、老师进行比较,说说哪个时间最合理。
(2)通过比较,你觉得自己做得怎么样?请在“我的评价”一栏给自己一个评价,说出自己的理由。
2.实践活动。
(1)请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合理地设计一张“我的生活时间安排表”。
(2)课后请同学们搜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想想它对你有什么启发?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制作成书签。
谁把时间偷走了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珍惜每一分钟,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做事认真的生活态度。 2.在实践中让学生懂得既要珍惜时间又要讲究效率,快乐地学习,尽情地玩耍。
活动准备
教师和学生课前搜集了解鲁迅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 寻找偷时间的贼
1.教师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听说有人偷别人的东西,越值钱的东西他们越偷,可是你们听说过有偷时间的吗?老师还要告诉你,这样的人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抓住这些偷时间的人吧!(板书课题:谁把时间偷走了)老师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会抓住这些偷时间的人。
2.引导学生观看教科书第4页的两组插图。 (1) 学生说说图中的人分别在干什么。
(2) 想一想,谁的时间抓得紧,谁的时间被偷了。
3.全班交流:到底是谁把他们的时间偷走了,你找到那个偷时间的人了吗。 4.在我们班上,有没有这种现象?有没有时间经常被偷了的人?你以后会偷走自己的时间吗?(由书本到现实,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二、 了解鲁迅的笔名
1.教师过渡: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解鲁迅的故事,都做了吗?请把你搜集的资料拿出来。
2.你了解鲁迅的哪些故事?请上台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3.教师补充,简介鲁迅。
4.你知道鲁迅这个笔名是怎样来的吗?(先让学生说,再由老师补充完整) 5.出示鲁迅名言“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去了”并提问: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句话也许有一定难度,但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明白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珍惜每一分一秒的,因此成为一个大文学家,一个文学天才。)
三、 算算我的时间利用情况
1.教师导语: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睡觉、游戏、学习,等等。是不是每个同学在这些事情上花的时间都一样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算一算吧。
2.教师出示一张表格,让学生照表格计算、填写。
我的时间利用情况 活动 时间 吃饭 睡觉 学习 游戏、玩耍 看电视 3.前后左右同学互相对照,比一比,看看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一想:我有多少时间被浪费掉了?还可以怎样利用一些时间?
4.学生交流今后打算怎样重新安排这些时间。(让学生明白还有很多时间我们可以利用起来,我们完全可以快乐地学习,尽情地玩耍,充分地休息)
四、 真正珍惜时间的人
1.教师过渡:有人说,珍惜时间就是要快,你们觉得他说得对吗? 2.当场检验,看看谁说得有道理。 (1)教师准备10道简单题目。(如:72+38、0×5、120÷5、“蒸”字有几笔、“肺”字的第五笔是什么,等等)
(2) 学生做以上习题,看谁又快又准确。
3.A4分钟做对了7道题,B5分钟做对了10道题,比较他们谁更懂得珍惜时间。
4.教师小结:看来,珍惜时间不光是要做事速度快就行了,更重要的是讲究效率,要又快又好,这才是真正的珍惜时间。
五、 经验交流会
1.教师:谁都想玩,谁都想学习好,怎样才能既玩得好,又学得好呢?大家一起说一说。
2.小组内交流,小组长记录。 3.全班交流,小组长汇报。 4.教师总结下课。
我的学习时间表
活动目标
1.学会合理利用时间,争做时间的小主人。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的学习时间表。 活动过程
一、 认识学习时间表
1.老师展示自己的一项才艺。
(1)导入:这个学期以来,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
大家来一段表演,欢迎吗?
(2)老师进行才艺展示(如:朗诵、弹琴、书法等)。 2.看了老师的展示,你们想说点什么?
3.你们知道老师的这项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吗?(让学生充分地想像,说出各种可能的方案)
4.教师:老师的秘密就在这里。(出示老师的作息时间表)你们知道吗,老师每天都是这样严格按自己的学习时间表来做的。不论刮风下雨,也不论工作多忙,老师始终这样坚持下来,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要我说呀,老师的成绩全是这张学习时间表的功劳。
5.讨论交流:从老师的作息时间表里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让学生畅所欲言,如做事要有计划,要制定学习时间表等,教师适时点拨)
6.教师小结:学会有计划地运用时间很重要。也许,每一分钟都会给你带来快乐,带来收获。
二、 小记者采访
1.教师过渡:在我们同学当中,有很多人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了时间的主人,现在我们来一个现场采访。
2.教师现场采访一位学生。
3.教师提示:想一想,你觉得我们班谁是时间的主人,你准备向他学点什么呢。
4.学生之间互相采访。(引导学生重点学习别人在学习时间安排上的可取之处)
5.学生交流:通过刚才的采访,你有什么收获?受到什么启发?
6.教师小结:从采访中,我们感受到,只要做时间的主人、有计划地运用时间,就会有快乐、有收获。
三、 怎样做时间的主人
1.教师导语:时间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怎样做时间的主人呢?下面,我们来开展一次大讨论。
2.小组内交流,我是怎样安排时间的。(学生说出自己在安排和利用时间上的好方法,互相学习)
3.全班交流。学生充分发言,总结归纳。(如:按计划做事,做事不拖拉,今天的事今天做,珍惜每一分钟等等。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
4.教师总结:同学们总结了这么多的好方法,也知道了怎样做时间的主人,今后就希望同学们好好的利用这些方法,做一个真正的时间的主人。
四、 制定学习时间表 1.教师过渡:知道了怎样安排时间,你能不能给自己制作一张学习时间表? 2.教师再次出示自己的学习时间表,给学生以示范。 3.教师讲解学习时间表制定的要点。(如一天之中哪些时间最重要,可以用来干什么,等等)
4.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时间表。
5.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时间表,并说说自己这样制定的理由。
6.教师提问:你怎样执行自己的学习时间表呢?(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要坚持按照学习时间表学习,要严格按照计划表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事贵在坚持。为了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约束,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一些适当的办法,如将时间表贴在床头,时刻提醒自己,等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