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下载欢迎下载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然而,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做到及时高效应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不但要大力促进知识创新,更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行业,构建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以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与科技产业化的顺利发展。从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是发展我国高科技产业的重中之重,而构建风险投资体系以及营造良好的风险政策环境又是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农业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风险投资能力弱、资金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应将风险投资积极引入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凭借风险投资的抗风险能力弱化农业风险,防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出现资金短缺等问题,促进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发展,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成功转换率。
一、风险投资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功能
(一)增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撑。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农业科技成果可达6千多项,但真正能够应用于农业生产并产生经济效益的农业科技成果却少之又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比例只有30%;特别是最终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研发项目更是凤毛麟角,实际比例仅有5%左右;当前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究其原因,科研经费不足是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重要因素,从发达国家对农业科技成果转
欢迎下载欢迎下载
化的资金投入去分析,转化生产、推广应用与研究开发的比例通常为100∶10∶1,而我国目前只能达到10∶0.7∶1。由此可见,资金投入不足可以说是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所在,导致众多农业科技成果因资金不足而被束之高阁。所以,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风险投资作为重要的融资渠道,能够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风险投资事业,对推动我国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二)降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风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高风险性的特征,一是市场风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否实现最后效益,关键取决于市场化过程中各要素、各阶段、各环节的协调配合与健康发展。二是自然风险。自然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自然条件的不可预知性则大大增加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性。三是时滞风险。根据实践表明,农业科技成果只有与其他生产性资源相互渗透,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然而,一项农业科技成果从研发到制造出产品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等,这种超长的时间跨度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四是社会风险。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与思想意识、农业科技研发者的能力以及农业科技成果的市场需求方等,这些主体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高低。因此,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机制,加大风险投资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促进作用,对于降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性具有不容忽视的功能与意义。[2](三)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运作效率。国际著名研究学家米勒曾提到,风险投资在科学研
欢迎下载欢迎下载
究中的参与,促使科研成果的转化周期从20年缩减至10年以下。其实,根据诸多实际案例也可发现,风险投资在农业科技成果中的应用,不但可以增强研发项目的资金保障,而且能够推动科研项目的运作与管理,大幅提升科技研发的效率,进而有效降低科研项目的成本与时间。具体到风险投资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运作效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风险投资可以同时支持农业科技成果的全方位开展,大大缩短了成果转化的周期;二是趋利特征使得风险投资执着于挖掘有开发前景与空间的农业科技项目,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走向市场,强化了科研项目与市场的紧密结合;三是风险投资不但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创业融资,而且还通过基金市场与股票市场进行发展资金快速集聚,极大强化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力度与发展后劲。
二、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风险投资问题
(一)风险投资中的政府功能定位不清晰。我国政府不仅要直接参与到农业投资项目中,而且要发挥积极引导与带动风险投资的功能,促进社会闲散资本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领域中进行投资。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政府在此方面的职能定位并不够清晰,没有充分发挥引导与带动功能。比如,政府主导的一些风险投资机构,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以及创新机制,而且报批程序通常过于繁琐,导致风险投资的实际效益不高。同时,政府在主导风险投资中兼任“运作者”与“监督者”的双重身份,致使监督成本大大提升,甚至存在部分道德风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