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
为例》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2019·湖北联考)读图||,回答1~3题.
1.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B.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 C.补充气源
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答案】 C
【解析】 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西气东输线路从此地经过可以补充气源.
2.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 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 D.油气消费东西平衡 【答案】 A
【解析】 我国油气在分布地与消费地空间上呈现出不平衡现象||,油气资源分布具有西多东少的特点||,而油气资源的消费则相反||,这使得我国必须大范围调配能源资源. 3.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 ) A.俄罗斯 B.欧洲 C.新加坡 D.日本 【答案】 A
【解析】 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②③④的来源地分别是俄罗斯、中亚(或哈萨克斯坦)、中东波斯湾地区和拉丁美洲.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
第1页/共6页
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结合南水北调西线示意图回答4~6题. 4.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油、天然气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答案】 D
【解析】 川、渝地处长江上游||,降水丰富||,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 5.“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答案】 A
【解析】 “调水”变“调电”可以使黄河上游水量保持稳定||,使中下游的断流问题得以缓解. 6.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
B.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入华北地区
C.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至西北和华北 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 【答案】 C
【解析】 西线从长江上游调水入黄河上游||,调水距离近||,但受地形及自然环境的影响||,施工难度较大||,水量相对较小||,距离需水区较远||,工程量并不小.
一条管线||,更是一条弘扬生态经济理念、创造能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绿丝带”.不论是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极寒地带||,还是在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中国石油管道建设者努力践行“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的诺言||,做好节约土地、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工作.上海世博会期间||,西气东输管道累计向上海供气12.3亿立方米||,为“低碳世博”做出重要贡献.读下面2019~2019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走势图||,回答7~8题.
7.有关于2019~2019年间我国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 )
B.太阳能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第2页/共6页
①2019~2019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②2019~2019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③总体上天然气生产量增速较快 ④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根据两图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2019~2019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2019~2019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天然气生产量增速快.
8.关于2019~2019年间我国天然气供求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始终供大于求 B.始终供不应求
C.由供不应求变为供大于求 D.由供大于求变为供不应求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2019~2019年||,天然气的产量大于消费量(供大于求)||,而2019~2019年天然气的产量小于消费量(供不应求).
(2019·南京模拟)随着川气东送一期工程完工||,南京“气荒”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缓解.结合“我国常规能源消费结构表”||,回答9~10题. 我国常规能源消费结构表/%
年份 1978 2019 2019 原煤 70.7 66.1 69.4 原油 22.7 24.6 20.0 天然气 3.2 2.5 3.4 水电 3.4 6.8 7.2 9.关于川气东送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项目的优势在于市场广阔 B.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明显改善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
第3页/共6页
D.川气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 【答案】 A
【解析】 我国常规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比重低||,而天然气又是相对清洁的能源||,川气东送市场潜力大.
10.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其主要原因是( ) A.天然气具有高效、安全、清洁的特点 B.省级政府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C.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 D.江苏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和国际市场接轨 【答案】 C
【解析】 江苏地处沿海||,经济发达||,但常规能源缺乏||,能源供需矛盾突出||,是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主要市场.
(2019·滨州检测)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读河南省地形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交通 D.城市 【答案】 A
【解析】 从两图的对比来看||,河南段输水路线与河南的地形分布极其相似||,故选A项. 12.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南水北调工程不会使受水区的环境恶化||,反而有利于受水区环境的改善||,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盐碱化是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南水北调与海河流域的洪涝无关系.
(2019·淮安调研)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指交流1 000千伏、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
第4页/共6页
输电技术.1 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正式投产;800千伏向家坝至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已供电.读图||,完成13~14题. 13.特高压输电工程属于( ) A.西电东送
B.北煤南运
D.西气东输
C.能源的跨地区调配 【答案】 C
【解析】 特高压输电工程属电力能源的跨地区调配. 14.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的意义是( )
A.有助于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高效输电||,同时保护了土地资源 B.缓解我国长三角地区能源长期紧张的局面||,改善了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C.解决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减少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 D.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改变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 【答案】 B
【解析】 其主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和生态的影响.
二、综合题
15.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已全线贯通||,上海市市民用上了来自4000千米以外的天然气.2019年2月开工的西气东输二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西电东送工程使去年广东因为增配了相当于一个多广州市的用电量||,限电拉闸次数大大减少. 材料二 我国部分能源调配线路图. 材料三 我国两个三角洲
(1)我国能源的空间分布具有________特点||,能源消费具有________特点||,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甲、乙、丙三条能源配送线路中||,分别送至丁、戊地区的线路是________、________. (2)填出经济特区名称:E________||,F________.
(3)我国已建成两座核电站||,位于丁地区的是________核电站||,位于戊地区的是________核电站.在这两个地区建设核电站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西多东少 东多西少 乙 丙 (2)珠海 深圳
第5页/共6页
(3)秦山 大亚湾 常规能源少||,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能源需求量大
【解析】 我国能源分布和消费地域差异明显||,东部资源短缺且需求量大.甲为西电东送北通道||,把内蒙古、山西、陕西火电送至京津地区.乙为西气东输||,把新疆地区天然气送至上海.丙为西电东送南通道||,把珠江上游水电送至珠江三角洲.我国已建成两座核电站分别是浙江秦山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两个地区经济发达但常规能源缺乏. 1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F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从发电站能源来看||,A、B处为__________力发电站||,C、D处为__________力发电站. (3)F、C能源基地其能源输入地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电东送工程能为G地带来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4)我国目前能源消费构成与世界相比不同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两处河流上游水量较大||,地处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火 水
(3)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缺乏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4)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而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
第6页/共6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