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江省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0214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2 1:44: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六)提高海洋经济支撑服务能力

增强海洋事业对海洋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加强对涉海产业发展的指导,提高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引导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推动海洋产业向“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总体布局发展。

实施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加快实施和完善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方法和机制,全面开展沿海设区市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制度,提高对海洋经济运行发展趋势的研判能力,为沿海产业发展、沿海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八、重大工程

为保障浙江海洋事业“十二五”规划目标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十二五”时期,浙江海洋事业发展重点实施“海洋事业512工程”,即:涉及海洋事业发展的5大工程、12个项目。

(一)海洋与海岛管理工程 1、海洋与海岛管理项目

开展省、市、县三级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和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实施;实施海岛地名普查及岛碑设置,开展海岛资源调查,全面掌握海岛基本情况,建设海岛管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监视监测系统,实现海岛动态管理;实施海域使用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海域使用权证书网上申办,加强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系统建设,在重要海域设置视频探头进行实时监控,对重大建设项目使用海域的实行全过程监视监测。

2、海洋执法装备现代化建设项目

按照建设一支“装备精良、管理现代、反应迅速、执法高效、保障有力”的海洋行政执法队伍要求。新建1500吨级维权执法专用海监船1艘,600吨级维权执法专用海监船4艘,海岛保护和管理执法艇9艘,海监执法专用车6辆,海监维权巡航保障基地一个。

(二)海洋环境保护工程 3、海洋环境监测能力提升项目

完善海洋环境监测和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健全省市县三级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建立重点入海污染源、重点港湾和生态脆弱区监测体系。

常规海洋环境监测及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方面,在现有省市县海洋环境监测站的基础上,建设完善监测网络,加强生态浮标系统配备、岸站接收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等建设。加强重点县级监测站的能力建设,增加监测站的人员和设备配置。启动建设重要功能海域环境质量自动在线监测,逐步增加海域环境监测站位点与监测要素,建立健全赤潮灾害与重大海洋污损的应急响应机制及跟踪监测,及时编制发布相关的监测评价结果,切实提高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预报成效的社会显示度。

海洋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方面,要实施省市县三级海洋环境监测站(中心)的海洋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在港口、码头、锚地和石油化工储运较为集中的嘉兴、宁波和舟山海域,组建一个浙北海域海洋环境应急监测中心(浙北中心);在台州炼化一体化项目与大陈岛、温州大、小门岛等大石化储运基地,温州乐清湾两岸的大麦屿港区和温州乐清湾港区等港口、码头、锚地和石油化工储运较为集中浙南海域,组建一个浙南海洋环境应急监测中心(浙南中心)。

4、海洋污染防治项目

建设主要污染物排放入海口配置在线自动监测设置,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施对入港船舶压载水的排放监测管理,防止外来生物入侵;建立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监测监视机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主要港口、海洋保护区、滨海旅游区、养殖区建立船舶污染物(包括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含有毒有害物质污水、废气等污染物以及压载水)回收处理设置,配备回收船;实施海水生态养殖模式,重点建设围塘养殖污水初级处理、设施养殖用水和育苗用水预处理设备;加强滨海旅游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监测监视;建设沿海乡镇垃圾收集处理设置,减少近岸海域海漂垃圾。

(三)海洋防灾减灾工程 5、海洋防灾减灾项目

以加强海洋灾害防御非工程性措施为重点,着力推进海洋灾害观测、预警、信息服务、应急处置和风险评估等项目建设,提升科学防灾减灾决策水平,到2015年,初步建立涵盖海洋防灾减灾中心、海洋灾害综合观测网、海洋灾害预警网、海洋灾害信息服务网、海洋灾害应急决策指挥平台和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的全省海洋灾害防御体系;初步建立沿海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中心和应急设备库,新建一批溢油应急设备库,配置液体化学品泄漏处置设备,提高综合清除能力。

海洋防灾减灾中心建设。主要开展海洋防灾减灾中心业务大楼、省级海啸预警中心和海洋环境监测及灾害预警报技术研究示范基地建设、省级海洋防灾减灾业务系统建设、省级海洋灾害预警业务系统建设和省

级海洋灾害信息服务能力项目建设。

海洋灾害综合观测网建设。包括7个海洋观测站、10个重点标准渔港配套建设海洋水文观测站、5个测波雷达站、35艘志愿船观测系统和28个重点区域视频监控点。

海洋灾害预警网建设。建立沿海精细化风暴潮、海啸、海浪、赤潮、溢油扩散和搜救保障等海洋灾害预警综合业务平台、配备万亿次/秒以上量级高性能计算系统、建设以秦山核电站和镇海炼化厂为重点保护目标的重大工程海洋灾害应急技术保障平台。

海洋灾害信息服务网建设。建立省、市海洋灾害服务信息制作平台和全省海洋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分发系统,建设全省海洋数据传输专用网络。

海洋灾害应急决策指挥平台建设。建立浙江海洋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省、市、县三级海洋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开展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提升建设。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建设。开展全省海洋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及海平面变化调查与评估、重新开展重点岸段的警戒潮位核定、开展沿海重点区域的风暴潮、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

(四)海洋生态修复工程

6、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项目

对重点海湾、河口、滨海湿地、海岛,重要海洋渔业产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重点海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产养殖海域、湿地和红树林等具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区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新建省级

浙江省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02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65wq5is925a66i6tl2q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