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填土采用场外汽车运土。施工前,应清除基坑内的建筑垃圾、积水、淤泥、杂物等,修整好行车道路,保证畅通。按照现场平面水、电、降水管线布置图探明正确位置,障碍物提前清除,坐标及标高控制点加以保护。为防止回填时土方进入地下室后浇带内侧墙,后浇带处砌筑240mm 厚挡土墙,挡土墙外侧做不小于6mm厚SBS卷材防水层,外墙防水保护层采用密度20kg/m3的5cm厚聚苯板,与回填土施工同步进行。
回填压实方法 a)一般要求
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且控制土的含水率应符合有关规定。当采用不同含水率的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下面,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于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土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
b)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做成大于1:1.5 的斜坡,碾压及夯实区域重叠不小于0.5~1.0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 m。
c)填土应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备在行车、堆重或干湿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体逐渐沉落密实。当采用机械分层夯实时,其预留下沉高度对砂土为1.5%,对粉质黏土为3~3.5%。
c质量控制与检验
采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实度,或用轻便触探仪直接通过锤击数来检验干密度和密实度。按规范要求取样。
2.1.5、防水技术措施 a、防水原材料要求
进场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材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进场材料,必须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b、防水施工准备
(1)基础垫层浇筑后在混凝土面层上采用1:2水泥砂浆抹平、压光,阴阳角处压抹成小圆角。
(2)地下室混凝土底板范围砌筑成240mm厚,砌筑砂浆为M5.0水泥砂浆。砖胎模内侧用25mm 厚1:2水泥砂浆抹平压光。
(3)砖模内侧采用1:2 水泥砂浆抹防水找平层时,必须保证平整、光滑。砖模侧立面防水保护层为15mm厚1:3水泥砂浆;抹砂浆前先用掺量为水泥TJ胶重量10%的水泥素浆在防水卷材表面甩毛一遍,待水泥浆干硬后再抹水泥砂浆保护层。
(4)卷材必须有产品出厂合格证,且应对其主要性能指标复检合格;防水操作人员必须有防水专业上岗证书。
(5)基层坚实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尖角和凹坑或表面起砂现象;
施工前检查卷材,卷材应无破损底板采用松铺,墙板采用满粘。
c、操作要点
(1)在所有阴阳角及接缝处必须加设一道防水附加层做增强处理,先按细部形状将卷材剪好,然后施工操作,保证阴阳角及接缝处防水附加层每边外延300mm。
(2)SBS卷材搭接缝及收头的卷材必须100%烘烤,粘铺时必须有熔融沥青从边端挤出,用刮刀将挤出的热熔胶刮平,沿边端封严。
(3)大面积满黏使用“滚铺法”施工,先铺大面,后粘接搭接缝。 d、防水节点做法
(1)侧墙与底板基础放脚分两次施工,第一次墙面由檐口底板向下施工至墙根部,第二次将底板上翻卷材铺贴覆盖放脚基础,水平与竖向搭接接缝留在水平面上距边缘200mm处。
(2)各种穿墙管道口施工至预留洞口根部,管道根部四周采用300mm宽附加层详细做法参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3)在回填土前砌好120mm 厚非粘土烧结砖保护墙,防止破坏SBS卷材防水层。为防止回填土挤坏保护墙,应每隔三皮砖在灰缝中放置2Φ6通长拉接钢筋。
2.2、主体工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