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卷 附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8 6:27: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 卷 附解析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 )。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奇 C、洛克 D、杜威 2、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类型个属于( )。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3、盂老师近期工作比较消极,漠视学生的存在,对学生态度麻木,缺乏应有的尊重。依据职业倦怠的特征,盂老师的这些表现属于( )。 A.情感枯竭 B.去人性化 C.成就感低 D.知识枯竭 4、学习策略的核心是( )。 A.计划性 B.规则 C.方法 D.监控 5、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受到较大的强制性,与此相对的是,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较大的( )。 A.灵活性 B.自愿性 C.自主性 D.发展性

6、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 )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A、生产力 B、人才 C、劳动力 D、科学知识

7、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班主任工作的思想 B.班主任工作的目的 C.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D.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8、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 A.遗传素质 B.家庭背景 C.社会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9、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生课程 D、教师课程

10、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断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11、初二(5)班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注意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老师喜欢他们。该班学生的课堂纪律发展处于( )。

A.人际纪律阶段 B.自我服务阶段 C.自我约束阶段 D.相互协调阶段

12、晓玲性格内向,平时不敢同老师讲话,遇到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求教。偶有一次,她向杨老师求教,杨老师耐心解答了问题,并对她的行为及时给予表扬。经过多次这样的教学交往.晓玲学会了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杨老师改变晓玲行为的方法属于( )。

A.强化法 B.自控法

C.脱敏法

第 1 页 共 5 页

D.放松法

13、中学生小孙近期心里很矛盾,觉得未来的自己应该是—名科学家,但又觉得能力有限,遥不可及。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当前他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勤奋感 B.克服内疚感

C.避免孤独感 D.建立统一性

14、经验丰富的李老师一边讲课,一边兼顾管板同学的活动,谁认真听讲,谁玩手机,谁看课外书,她都一清二楚,这主要体现理科李老师的那种心理品质?( )。

A.思维品质 B.注意品质 C.意志品质 D.个性品质

15、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政治制度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生活方式

16、电视新闻经常播放表彰各种见义勇为好市民的现场报道,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情感陶冶法 17、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新学期伊始化学课李老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考试,初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有关能力。这种考试属于( )。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18、丽丽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一小时且效率高,而燕燕只能专心学习半小时,这说明丽丽注意的( )比燕燕强。

A.广度 B.转移能力 C.分配能力 D.稳定性

19、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专门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著有《教育诗》 《论共产主义教育》的教育家是( )。

A.克鲁普斯卡娅 B.加里宁

C.马卡连柯 D.凯洛夫

20、肖晓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易接受新事物,兴趣广泛,注意力容易转移。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1、作为教学的一部分,课堂管理能够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并促使学生行为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这说明课堂管理具有( )。

A.维持功能 B.缓冲功能 C.发展功能 D.解释功能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学习迁移是学校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它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起促进作用。

2、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

4、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第 2 页 共 5 页

1、简述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

2、简述教师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3、简述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

4、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照本宣科”的张老师

张 老师教高中历史。他上课有一个>-7惯:就是不断地换眼镜。张老师有两副眼镜,一副是近视镜,一副是老花镜。他读课本的时候,就戴老花镜。他一旦戴 上了老花镜,就像黄牛喝水一般只管喝水,不轻易抬头。有时学生不听他上课,吵闹太厉害,他就换上他的近视镜,抬头看着学生,大吼一句:“闭嘴,吵什么 吵。”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魏老师

魏老师是学校新来的大学生,也是学校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学后,全校老师都来听魏老师上课。魏老师的课令老师们大开眼界:他根本不讲课文,不知从哪里选了一篇课文把原来的课文给替换下来。

校 长支持魏老师的做法,说代表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方向。魏老师也解释,现在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所以,没有必要拘泥于课本,教师应 该开发自己的教材。学校老师们很不服气,按照他们的经验,考试虽然不完全考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教材上的

知识点总是重要的,怎么会忽然变得与教材没有关系了 呢?

几个月后,有学生家长来找校长投诉,抱怨魏老师不讲课本,教学太随意了。校长虽然安抚家长说“老师有权利调整教材”,但家长的投诉让校长开始对魏老师的教学方法产生怀疑。 期末考试到了,阅卷的结果是:魏老师班上的语文成绩最差。 问题:

“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结合材料分析,你是如何看待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的?

2、材料一:一篇调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报告显示,有一半的老师认为现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材料二:在一节政治课上,老师在认真的讲课,还时不时地在黑板上写下重点内容,而学生有一部分在学英语,一部分在看小说,一小部分同学甚至在交头接耳,老师忽然意识到了学生的情况,说把你们无关的东西收起来,否则我就下去收走。有一个同学小声地说“讲的课有什么意思,还不是照本宣科,还不如直接划重点算了”。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现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 3 页 共 5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答案:A

2、答案:B经验课程 3、B 4、A 5、B

6、答案:C 7、B

8、【答案】D。解析: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学习需要和动机即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故本题选D。 9、答案:B 10、答案:D 11、A 12、A 13、D

14、【参考答案】B 15、B 16、A 17、B 18、D

19、【答案】C。解析:马卡连柯是苏联教育家、作家。专门从事流浪儿童和少年违法者的教育改造工作,其著作主要有《教育诗》、《塔上旗》、《儿童教育讲座》、《论共产主义教育》。 20、A

21、答案:C发展功能

以促进学习,提高成绩。②对一项具体的学习活动而言,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只有当学习动机的强度处于最佳水平时,才能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第一,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果(工作效率)随着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第二,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第三,动机水平与行为效果呈倒U型曲线。

4、【参考答案】错误。空间知觉包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和远近等特性的知觉。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反映属于时间知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 (1)自我认识的主动性、全面性和概括性; (2)自我体验的敏感性、丰富性和矛盾性; (3)自我调控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薄弱性。

2、(1)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安静;其次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一方面,要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越容易集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课堂提问。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意志品质。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如上课之初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以形成有意注意;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当讲授重点、难点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维持有意注意;期间,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适当放松一下,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在课要结束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业。此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2)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 (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

(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基础上引出结论。 4、(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参考答案】×。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学习迁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如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来划分,可以把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中正迁移对学习起促进的积极作用,负迁移对学习起干扰、阻碍的消极作用。由此,笼统地说学习迁移对学习新知识起促进作用是不准确的。

2、正确。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遗传因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物质基础和发展的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受到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使遗传素质发生一些改变。

3、(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教学的一般任务包括:①总体而言,在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学习动机越强,有机体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效果就越佳,表现为学习动机可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参考答案】

课程改革不是单一的教材改革或教学方法改革,而是涉及课程理念乃至整个教育观念更新的系统变革。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都不符合课程改革理念,都不能被采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课程改革和设置:

(1)要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化,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随意调整”。

第 4 页 共 5 页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卷 附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68tf27jm947ty70kclt55mbv23ri50057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