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3.2 平均粒径D50与动态剪切强度比的第2项R2的关系
Z :从地表开始的深度(m)
V1:表6.3.1示出的各地区修正系数 V2:表6.3.2示出的各地基修正系数
V 3:各重要度修正系数。通常的场合宜取1.0。
KSo:液化判定用的标准设计水平地震力系数(取0.15) rt1:浅于地下水位面位置的土的单位体积重量(t/m3) 砂质地基的场合、大致1.6~1.8 t/m3
r t2:深于地下水位面位置的土的单位体积重量(t/m3) 砂质地基的场合、大致1.8~2.0 t/m3 ,
rt2:深于地下水位面位置的土的单位体积重量(t/m3) 砂质地基的场合、大致1.8~1.0 t/m3
ZW:地表开始至地下水位面为止的深度(m)。
表6.3.1 各 地 区 修 正 系 数 V1 地区划分 A B 修正系数V1 1.0 0.85 对 象 区 域 下述2个地区之外的区域 “多雪地区、风的速度压及地基明显柔软的区域,特定行政厅指定的标准及低减水平地震力系数的数值的标准”(1954年7月25日建设省告示第1074号)第4项(低减水平地震力系数的数值的标准)第2表中(三))所列举的地区。 “多雪地区、风的速度压及地基明显柔软的区域,特定行政厅指定的标准及低减水平地震力系数的数值的标准”(1954年7月25日建设省告示第1074号)第4项(低减水平地震力系数的数值的标准)第2表中(一)及(二)所列举的地区。 1 类 2 类 1.0 3 类 1.1 4 类 1.2 C 0.7 表-6.3.2 各 地 基 修 正 系 数V2 地基类别 修 正 系 数V2 0.9
6.3.4 对浮起的研究
(1)浮起的研究是在共同沟底面位置在6.3.2节规定的有必要进行液化判定土层的情况下、或对其
土层以深的粘性土层的共同沟埋设深度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 (2)对浮起的安全系数Fs根据式(6.3.8)算出。
Fs?
WS?WB?QS?QB????(6.3.8)US?UD17
其中:
Ws :上置土的荷载(包括水的重量)(t/m)
WB :共同沟的自重(包括收容物件及打底混凝土的重量)(t/m)
Q S :上置土的抗剪阻力(t/m) Q B : 共同沟侧面的摩阻(t/m)
U S :作用于共同沟底面的静水压力产生的扬压力(t/m)
U D :作用于共同沟底面的过剩空隙水压力产生的扬压力(t/m),按照(3)节的规定算出。
但是对液化的抵抗率FL为1.0以下的土层中的Q S、Q B不要考虑。
图-6.3.3 作用于液化共同沟的力
(3)作用于共同沟底面的过剩空隙水压力产生的扬压力,根据式(6.3.9)算出。
,
U D = ⊿u? B = L U ? ?V? B (6.3.9)
其中:
B : 共同沟宽(m) ,
?V : 静水压力状态下的与共同沟底面相同深度的土中的有效上置压力 (t/m2)
,
L U :过剩空隙水压力比,Lu =⊿u /?V uV ⊿u :过剩空隙水压力(t/m2) Lu 用图—6.3.4通过FL算出。
图—6.3.4的FL与L U的关系用式式表示则如下:
L U = FL-7 (FL?1)
L U = 1 (FL?1) (6.3.10)
同时,式(6.3.10)中用的FL取地下水面开始深20m为止的土层中粘性土层外土层每深1m的FL的平均值。
18
图-6.3.4 FL与L U的关系
(4)对浮起的安全系数FS必须是1.1以上。 6.3.5 液化的详细判定
(1)6.3.4节规定的对浮起的安全系数在不到1.1的情况下,进行液化的详细判定。 (2)液化的详细判定用基于地基的补充调查的液化强度进行。 6.3.6液化对策
(1)共同沟地基产生液化的可能性高,在浮起的安全系数不到1.1、能够预测共同沟产生变状的情
况下,要采取合适对策。
(2)实施液化对策时,必须留意效果的确实性、施工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经济性。 6.4 抗震计算
共同沟的抗震计算取响应变位法,考虑如下事项。 (1)设置接头场合的截面内力的低减。 (2)地基条件变化部位的截面内力的修正。 (3)共同沟的应力算定中截面内力的迭和。
19
第7章 临设结构物的设计 7.1 设计一般要求
7.1.1 坍坡防护墙形式的选择
坍坡防护墙形式的选择必须考虑地质条件、地下水条件及环境条件。 7.1.2 设计上的区分
临设结构物设计上的区分如下: (1)中规模挡土墙、、、、、、、、、、、、地基硬的粘性土层和砂质地基,挖掘深度为3?10m程度的挡土墙。 (2)中规模止水连续墙、、、、、、、、硬的粘性土层和砂质地基,挖掘深度或水面开始的深度为3?10m
程度的止水连续墙,冲积地的软弱地基中3?10m程度的止水连续墙。 (3)大规模坍坡防护墙、、、、、、、、硬的粘性土层和砂质地基,挖掘深度或水面开始的深度为10m程
度以上坍坡防护墙,冲积地的软弱地基中8m程度以上的坍坡防护墙。 7.1.3 临设结构物设计上用的土质常数
临设结构物设计上用的地基的诸常数,必须综合判断地基调查、及土质试验的结果后决定。 7.1.4 荷载种类
设计时一般要考虑如下荷载。
(1)静载(2)活载(3)冲击 (4)土压力 (5)水压力 (6)温度变化的影响 7.1.5静载的算出按照5.1.2节的规定。 7.1.6活载
(1)机动车荷载准用公路桥规范规定的机动车荷载的T荷载,其适用如下。
1)主要道路供一般交通用的场合取满载T-20的。
2)1)之外的场合考虑交通状况等,选择合适的T荷载负载。 (2)临设用的大型机械与起吊荷载按照其使用状况算出。 (3)临设结构物的范围之外作为加载荷载取为1.0t/m2载重。 7.1.7冲击
机动车及临设用的大型机械考虑冲击,其冲击系数与芝点间距无关取0.3。但是,覆工板的冲击系数取0.4。 7.1.8 容许应力 (1)临设钢材
坍坡防护墙用临设钢材(SS41),焊接部位及接合用钢材的容许应力取表-7.1.1的值。
表-7.1.1坍坡防护墙用临设钢材(SS41)、焊接部位及接合用钢材的容许应力 容许轴向拉应力 容许轴向压应力 l、、、、、、构件的长度 r、、、、构件总断面二次 半径、(cm) 2100kg/cm2 l/r ? 20 20? l/r ?93 l/r ? 93 2100kg/cm2 ?1400?8.4(l/r?20)??1.5 kg/cm2 ?12,000,000??1.5kg/cm2?2??6700???/r?? 容许弯曲拉应力 2100kg/cm2 2100kg/cm2 ?1400?24(l/b?4.5)??1.5 kg/cm2 容许弯曲压应力 l/b?4.5 l:翼缘固定点间距离(cm) 4.5? l/b? 30 b:承压翼缘宽(cm) 容许剪应力 螺栓的容许剪应力 螺栓容许承压应力
1200 kg/cm2 1300 kg/cm2 3000 kg/cm2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