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 高 2018 届一诊模拟理综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N-14 O-16 Na -23 Mg-24 Al-27 S-32 Co-59
第Ⅰ卷 (选择题共 126 分)
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和大肠杆菌都有环状 DNA 分子 B. 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膜上糖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C. 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构成的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D. 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的细胞核 2.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甘油、脂肪酸合成为磷脂的场所在内质 B. 脱水缩合反应只发生在形成肽的过程中
C. 无氧条件下马铃薯块茎细胞中生成乳酸的过程不消耗[H] D. C3 还被原的过程既消耗 H2O,也会生成 H2O
3.下列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饮食过咸会使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细胞对水通透性下降 B.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增加
C. 衰老细胞的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D. 8%的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甲基绿和吡罗红加速进入细胞 4. 下列是以洋葱为材料的四个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 DNA 与 RNA 分布的实验中,取洋葱外表皮细胞制片后再水解 B. 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始终在低倍镜下观察细胞的变化 C.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可观察到多个四分体
D. 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卡诺低液处理过的根尖需用清水冲洗
5. DNA 分子中的碱基 C 被氧化后会转变为碱基 U,细胞中的一种糖苷酶能够识别出碱基 U, 将其切除,之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和切除残留下的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最后由其他 酶将缺口修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不存在游离的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B.DNA 缺口修复需 DNA 聚合酶和 DNA 连接酶发挥作用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丧失功能的人的癌症发病率高于普通人 D.若某个突变基因未被修复,则复制后有突变基因的子代 DNA 占 1/2
6. 鸡的性别(ZZ 雄性,ZW 雌性)不仅和性染色体有关,还与只存在于 Z 染色体上的 DMRT1 基因有关,该基因的表达量与其数目呈正相关。雄性的高表达量开启性腺的睾丸发育, 而雌 性的低表达量开启性腺的卵巢发育。研究发现:①无 Z 染色体和含有 3 条 Z 染色体的个体无 法发育;②一定环境因素下,母鸡可性反转成公鸡。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卵细胞中可能找不到 DMRT1 基因
B. 鸡的种群中可存在只有一条性染色体 Z 的雌性个体
C. 性染色体组成为 ZZW 和 ZZ 的个体交配,子代中雌性个体占 1/5
D. 染色体正常的母鸡性反转为公鸡,并与正常的母鸡交配,子代中雌性:雄性为 2:1
29.(9 分)登革热是伊蚊传播,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发热 等症状,如图为登革热病毒致病机理的简图,请据图回答:
)
(1)登革热病毒感染会使人体产生不同的抗体,说明登革热病毒表面存在不同的 (2)登革热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 加导致发热,发热要多饮水,饮水较多, (3)物质甲和抗体Ⅰ能促进
使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外渗而引起组织水肿。
30、(10 分)某研究小组选择健壮的、处于生长期的绿色植物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实验:
, 当 T 细胞活性下降时,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物质甲分泌量少,影 响 。
和肾上腺素等激素含量升高,从而使 产热增
降低会刺激下丘脑 中的
,使复合物增多,复合物增 多又会
渗透压感受器,进而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导致尿量增加。
(1)分别选择该植株不同比例的叶片进行完全遮光处理,在适宜光照下检测未遮光叶片的光 合速率和淀粉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本实验的因变量是
对光合作用产生
。
。
, ②随着遮光叶片比例上升,未遮光叶片光合速率上升、淀粉含量下降,原因是 ③由此推测,摘除花、果实等非光合作用器官,叶片中光合产物含量
作用。 (2)取该植株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
器将叶片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 乙、丙三组。甲组立即烘干处理并测得圆片干重为 A(g),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黑暗密 闭装置内,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乙组和丙组其他 条件一致,一小时后,测得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 B(g),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 C(g)。则圆片叶 肉细胞的实际光合速率为 (g/h)。
31.(11 分)某植物是一种雌雄同株的二倍体(2n=20)植物,花的颜色与细胞中的色素有关, 当细胞中含有甲物质时呈紫色,含有乙物质时呈红色,无甲和乙时呈白色。与这些色素合成 有关的部分酶和基因情况如下表所示(注: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完全显性,生长发育过程中 不发生基因突变且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不发生交叉互换),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现2)若要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应选用基因型为 的植株与上述纯合红花植株杂交。
或
(有3)若某一基因型为 AaBbDd 的植株自交,子代所开花的性状及分离比为 。 纯
(A 基因位于 9 号染色体的中部, 合4)已知
①若利用限制酶将 A 基因从一个 DNA 分子中剪切出来,则剪切之后形成的所有 DNA 片段较 原 DNA 红
多出现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花
②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2/3,则其互补链中(G+T)/(A+C)= 。 植
32.(9 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 2 分)当萌发水稻种子的根长至 6 mm 时,用下图所示装置进 行实株验 ,请在下图框
中用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IAA)的琼脂片贴在根尖表面的一侧,进行光照或黑暗处理,24 小 时后,记录处理后根尖的弯曲度,结果如下表。 画
出三对
处理方式 备注 弯曲度/° 单侧光照 对贴有琼脂片负向光性生长 负 39.6 请回答问题: 的一侧照光 黑暗 向光性生长加剧 43.7 (1)黑暗条件下,根尖的弯曲度随琼脂片中I) AA 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据此推测单侧光照条件下, 根尖负向黑暗(贴有 5 mg/L IAA 的琼脂片 垂直生长 0 光性生长的原因是 。 (2)上述实验说明,根尖的生长方向受黑暗(贴有1 mg/L IAA 的琼脂片) 向含有 IAA 的琼脂片方向生长 41.3 到 、 向含有 的调控。 (3)为了进一步验证IAA 的琼脂片方向生长 根尖向背光侧弯曲生长确实是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引起的,还需用锋利 的 刀 片 将 根 尖 剖 开 , 测 定 的 生 长 素 含 量 , 预 期 结 果 为 。
37(15 分).营养缺陷型菌株就是在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后,微生物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中的某 些酶被破坏,使代谢过程中的某些合成反应不能进行的菌株。这种菌株能积累正常菌株不能 积累的某些代谢中间产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料产物。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 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的接种方法为 培养的优点是 ①用接种针挑取
。
。
_。釆用影 印法
(2)进行②过程培养时,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基本培养基上,原因是
(3)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
(选填“菌落 A”或“菌落 B”)接种于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离心管中, 28℃振
洗涤 3 次,并制成菌悬液。
荡培养 1?2 天后,离心,取沉淀物用
②吸取 lmL 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倾注 15mL 融化并冷却至 45?50℃的基本培养基,待 其冷凝后用记号笔在皿底划分五个区域,标记为 A、B、C、D、E。
③在划分的五个区域上放入少量分组的氨基酸粉末(如下表所示),经培养后,观察生长圈出 现的区域,从而确定属于何种氨基酸缺陷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