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面刮削:用来刮削平面和外曲面,分为粗、细、精刮刀三种。
(2)曲面刮刀:用来刮削内曲面,可由三角锉刀改制或用工具不细锻制而成。 7、平面刮削的刃磨和热处理
(1)平面刮刀的刃磨几何角度 A粗刮刀为90o-92.5o刀刃平直。B细刮刀为95o左右,刀刃稍带圆弧
C精刮刀为97.5o左右,刀刃带圆弧。
(2)热处理 锻制而成的刮刀粗磨好后,放在炉火中慢慢加热到780-800oC(呈樱红色),加热长度为25mm左右,取出后迅速放入冷水中冷却,浸入深度为8-10mm。刮刀接触水面时作缓慢平移。当刮刀露出水面部分呈黑色,由水中取出观察其刃部颜色为白色时,迅速把整个刮刀浸入水中冷却,直至冷却取出。此时硬度在HRC60以上,用于粗刮。精刮刀或花刀淬火时可用油冷却,刀头部分不会裂纹,金属组织较细,容易刃磨。
(3)细磨和精磨刮刀 热处理定后在细砂轮上细磨,刃磨时必须经常蘸水冷却,避勉刀口退火。刮刀精磨在油石上进行操作时在油石上加适量机油先磨两平面,然后精磨端面(演示)。 8、平面刮削姿势
(1)手刮法 (演示讲解)
(2)挺刮法 (讲解与是凡结合进行) 三、刮削平板技能练习。 刮削平板练习
刮削的操作方法较难掌握,在课题训练中,要求掌握好刮削姿势,正确用力、刮刀在运用过程中角度的掌握等;同时对铲刮中的推磨研点的操作方法及如何保证正确显点一定要把握好和掌握正确判断,选择刮削好平板的基本技能。同时注意好安全操作技能问题。
单元十 装配的基本技能
机械产品由许多零件和部件组成。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零件结合成部件或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结合成机器的过程称为装配。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装配的基本概念和基础技能知识。
2、掌握一般零部件装配相关知识及技能要求。 二、相关工艺 (一)装配的概念
1、钳工装配分为组件装配,部件装配、总装配。
(1)组件装配:将若干零件用不同的饿连接成机四的某部分。如:车床的主轴箱、轴承等。
(2)部件装配:将零件和几个(或多个)组件装配在一起称为部件。
(3)总装配:将多个零件、组件、部件安装在一起构成产品的过程,称为总装配。(举例说明) 2、常用装配工具: 拉出器(拉钩)、拔销器、压力机铜棒、手锤(含铜锤),改锥扳手(呆扳手、话扳手、梅花扳手、套筒扳手、为六方扳手)内外卡钳。 (二)装配工艺过程 1、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1)研究和熟悉装配图、工艺文件、技术要求、了解产品的结构和零件作用以
及相互联结关系。
(2)确定装配的方法程序和即需工具。
(3)清理、清洗零件上的毛刺、铁屑、锈蚀、油污。(尤其对要求密封的零件如液压元件、油缸、阀、泵等) 2、装配
按:零→组件装配→部件装配→总装配的次序进行,并经调整、试车、喷漆、装箱等步骤。
3、组件装配举例(自行车前轮,台虎钳) 4、装配要求
(1)装配前检查零件是否合格,有无变形、损坏等。
(2)固定联结的零部件不准有间隙,活动联结正常间隙下,灵活均匀地按规定运动。
(3)各运动表面润滑充分,油路畅通。
(4)密封设备、部件、经试压有无渗漏、噪声等。
(5)试车前检查各主要部件联接可靠性,灵活性;试轴低速至高速随时注意相关位置有无不正常升温。 三、装配训练
1、对台虎钳进行拆装,在拆装中发现不能正常使用的零件应能判断并更换或进行修配。(也可用机用平口钳进行练习) 2、对台钳进行拆装训练。 3、汽车后驱动压箱拆装训练。
在拆装中注意正确使用工具、拆卸方法步骤,装配合符使用和设计要求。 4、注意安全文明操作训练。
单元十一 复合作业(二) 对开夹板
一、教学要求
1、巩固划线、锉削、锯削、钻孔、攻螺纹等基本技能。 2、培养正确使用相关工具及加工步骤方法。 二、课题训练图(附后)
三、加工对开夹板的步骤。 1、检查毛坯件的尺寸。
2、锉削20mm×18mm的加工面。
3、按图样划出全部锯削、锉削加工线。 4、锯、锉完成14mm尺寸面的加工。
5、锉4个45o斜面,最后细加工采用直向锉。(锉直纹) 6、锯、锉90o角度面。
7、划两孔位十字中心线及检查圆线(或检查方柜线),按划线钻子2-直径11mm孔,
达82±0.3mm的加工要求,将孔口倒1.5mm×45o角。
8、锉两端R9mm圆弧面,并用R9mm圆弧样板和塞R检查。 9、用砂布垫在锉刀下把全部锉削面打光。
10、用同样方法加工另一件。两螺纹底孔用直径8.5钻头加工,并孔口倒1.5×45o角然后攻M10螺纹。 11、工件用M10螺钉联接。
12、将各棱边倒棱检验。
单元十二 锉配角度样板
一、教学要求
1、掌握角度锉配和误差的检查方法。 2、掌握具有对称度要求的工件的划线。 二、课题练习用图(附后) 三、相关加工步骤
1、分析图样,正确划线。
2、划件1和件2全部加工线,并钻直径3-3mm工艺孔。
3、加工件凸形面,按划线垂直锯角余料,粗、细锉两垂直面。根据40mm,通过控制25mm的饿尺寸误差值,从而保证 ;通过控制39mm(1/2×60+ )从而保证 的同时又能保证对称度误差在0.1mm内。按划线锯另一侧垂直角余料,用上述法保证。
4、加工件2,用件1凸形面锉配达配合间隙﹤0.1mm及凹凸对称度0.1mm。按划线锯去60o角余料。
5、再加加工,按划线锯去60o角余料,照件2锉配。 注意:凹凸件性配时,应按已加工好的凸形面先锉配凹形两侧面。后锉凹形端面。锉配时一般不再加工凸形面,否则精度无基准。
单元十三 复合作业(三)制作内外卡钳
一、教学要求
1、按图样进行一般零件加工。
2、掌握对薄板料进行合理的饿装夹。 3、对卡钳脚进行正确矫正变形、铆接。 二、课题训练用图(附后) 三、加工工艺步骤 1、制作内卡钳 (1)余料检查
(2)才用扭转法与弯形法矫平余料。
(3)将薄板料用圆钉装夹木板上,然后夹在钳口子,粗锉两平面尺寸2.1mm左右(同时加工两件) (4)按图平面划线。
(5)两件彼此贴合,钻、铰直径5mm孔保证与铆钉紧配,孔口倒0.5mm×45o角。 (6)将工件合并,用M5螺钉与螺母拧紧,按划线粗锉外形。 (7)两脚按图样弯形。
(8)仍装夹在木板上锉两平面。 (9)用铆钉通过直径5mm孔将工件串叠在一起,同时在两侧套上直径18mm垫片,并将铆钉伸出部分用手锤钝在蘑菇形至两脚活动松紧均匀。
(10)按图样尺修整外形,锉两脚斜面形状相同,最后用砂布打光。 2、制作内卡钳
(1)检查余料尺寸并矫平余料。
(2)按内卡钳脚加工方法粗锉两平面。
(3)按图样划线,钻、铰直径5mm孔,孔口0.5mm×45o角。 (4)两件合并粗锉外形。
(5)用手锤并弯形辅助,成型两钳角,用铆钉串入两脚直径5mm孔,检查两脚是否一致。(6)精锉两平面。
(7)把两卡脚与两垫片铆钉串好至要求。
(8)检查外形与脚尖,要求两脚测量面对齐,打光。
单元十四 锉配T型体
一、教学要求
掌握封闭对称形体的锉配工艺方法。 二、课题训练用图(附后) 三、加工艺步骤 1、T型体加工
(1)划线锉正四方。
(2)以A、B两基面作划线基准,划出T型件各加工线。
(3)按划线锯T形件一侧垂直角,粗、细锉两面垂直面达图。 2、锉配内T形体。
(1)修整A、B两垂直平面。
(2)以A、B两面为划线基准,划出T形体全部加工线。 (3)钻排孔去除长方孔余料。
(4)粗、细锉32×16长方孔四面,并用外T形大端处试塞。 (5)用直径14钻头钻去16×16小端面方孔余料。
(6)粗锉尺寸16×16方孔三面,已接近划线线条(0.1-0.2mm) (7)细锉16mm尺寸端部平面,并用外T形体32和母端配塞。
(8)用外T形体大端32尺寸塞入,检查和细锉16尺寸两侧面,并保证与相关面垂直度。
(9)用透光和涂色法检查,逐步整体修锉达互换配合要求。 (10)各锐边倒棱
单元十五 复合作业(三)90o刀口形角尺
一、教学要求
1、掌握90o角尺的加工工艺。 2、熟练掌握推锉技术。 二、课题训练用图(附后) 三、加工工艺步骤
1、按图样检查来料尺寸,倒毛刺。
2、将工件用圆钉固定在木板上,加工两平面达图。 3、锉外直角面,达直线度0.01mm,垂直度0.02mm。
4、划出相距尺寸为20mm的内直角线,钻直径Rmm工艺孔。 5、锉内直角达图。
6、锉好角尺100mm与70端面。 7、加工两刀口斜面。 8、锐边倒棱。 四、注意事项
1、锉刀口斜面必须在平面在平面加工达要求的进行。
2、90o角尺是以短面为基准测量直角,但在加工时应先加工长直角面,然后以此面作基准来加工短面达90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