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称取31.6g KNO3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 。
(2)20℃时,KNO3固体的溶解度为31.6g。将31.6g KNO3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100g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提纯KNO3所采用的方法是 。 14.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 (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填“温度”或“压强”).
(3)有些厂商开发了茶味汽水,既有茶的味道,又有碳酸饮料的口感,用 (填“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让其中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来加强口感.
15.食盐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海水中储量很丰富,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粗盐和卤水.如图所示为NaCl及卤水主要成分的溶解度曲线图.
(1)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2)60℃时,100g水中加入80gKCl,充分搅拌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所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5
(3)90℃时,MgCl2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 (只列计算式,不需要计算结果).
(4)将90℃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30℃时,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填物质名称).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6.如图是某同学为配制10%的食盐溶液操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时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刚好位于零刻度线处,则配得的溶液质量为 g;需要水的体积为 mL; (2)配制溶液的步骤为②→ →③(用序号表示)。 (3)下列情况中,会使食盐溶液质量分数低于10%的是 。 A.称取的食盐不纯,有杂质 B.在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
C.配制好的溶液转移时,不小心有少量液体溅出 D.配制好的溶液装入刚清洗完还未干燥的试剂瓶保存
6
17.小科发现很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但溶解的速度有快有慢,她想:影响同种物
质溶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呢?小科根据生活经验以冰糖为例,提出了她的一些猜想:A.与水的温度有关B.与冰糖颗粒的大小有关C.与是否搅拌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她设计了实验方案(实验中的烧杯完全相同),并进行了探究。 下表是她在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① ② ③ 颗粒大小 5 克块状冰糖 5 克块状冰糖 水的温度 100 毫升、10℃的水 100 毫升、80℃的水 实验现象 缓慢溶解 较快溶解 快速溶解 5 克粉末状冰糖 100 毫升、80℃的水 (1)通过对比实验①和实验②的实验现象,可验证猜想 (填字母)。 (2)通过对比实验②和实验③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当水温等其他条件一定时, 。
(3)为了验证猜想 C,小科设计如下实验: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 ,观察 两杯中冰糖溶解的速度。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8.(1)将10克NaOH固体完全溶解在40毫升水中(水的密度为1g/cm3),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
(2)某同学在配制过程中,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其所配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或“偏小”)。 19.10度时在100水中放入30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9.1硝酸钾没有溶解,其形成的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 ,形成硝酸钾溶液的质量
7
为 ,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五.解答题(共2小题)
20.配制50g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托盘天平称量 g氯化钠固体;用量筒量取水 mL。 (2)溶解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和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 (3)下列操作中,会引起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差的是 。 A.称量读数时天平指针偏左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洒出少量溶液
(4)如果用30%的氯化钠溶液 g可配制50g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 2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用硫酸铜的构成粒子是 (填化学符号) (2)汽油和洗涤剂都能清洗油污但其原理不同,所运用的原理分别是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