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序曲》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这首乐曲选取反映节日题材的音乐作品中的优秀作品。在课堂设计中,学生通过聆听导入、名曲赏析、活动体验等多种环节,熟悉优美的民族音乐,从中领略民族音乐中的人文精神,文化特征,同时以节日音乐中的欢乐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具有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品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欣赏中感受音乐作品欢乐、热烈的情绪,使学生产
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 )在对比、欣赏、聆听和实践体验中初步认识三段体。 (3)了解掌握乐曲的节奏、旋律特点,从而培养从音乐表
现入手,赏析音乐作品的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乐曲的特点及乐曲中不同的音乐情绪。通过交流、体验活动、表演、师生评价等方式来完成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欣赏热情。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节日欢歌的风格特点,进而培养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健康心态。
教学重点: 在听赏《春节序曲》过程中,感受音乐欢乐、
热烈的情绪。
教学方法: 聆听欣赏法、比较法、情景创设法、实践体验法等。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打击乐器、绢花、绸带等道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歌曲《春节序曲》一段MTV,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他们充分进入喜庆气氛之中。
2、导出课题:节日欢歌——音乐欣赏《春节序曲》 二、名曲欣赏:
1、欣赏全曲,设问:请同学们感受音乐展现的是怎样的场面,可以想象描述一下吗?(播放《春节序曲》MTV)。
2、分段欣赏:再次欣赏乐曲,根据乐曲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听听全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三个部分) 板书: 节拍 力度 速度 节奏 情绪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引子:音乐的情绪、速度、节奏等如何表现的? 哼唱引子
部分主旋律。
第一部分:(共2个主题)
请学生比较两个主题有什么区别?在这段音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你能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绘一下这场面吗?
1)第一主题锣鼓喧天的感受,你能用身边可以利用的东西表现一下过节的喜庆气氛吗? 哼唱主旋律。
2)第二主题出现了载歌载舞的场面。自己舞蹈,感受一下。哼唱主旋律。 第二部分:
1、第二部分的音乐在旋律设计上出现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提示:节奏、速度、节拍、情绪等要素加以理解),学生唱一唱旋律。
2、请同学们用秧歌的基本舞步感受第二部分音乐的美。请几个女生带领舞蹈。(老师提供绸带等道具) 第三部分:
1、请学生感受其音乐特点——体会到是第一部分的缩短再现。 整首乐曲的结构是:引子 A+B+A,(学生初步认识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2、认识音乐家——简单介绍李焕之。(课件展示) 3、完整的欣赏一遍,拿出绸带和扇子,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东西。感受音乐带来的节日喜庆,并区别出不同的主题表现。
4、为乐曲的情绪搭配适当的颜色。 三、 展示活动:
1、小组讨论如何用自己的才能表现节日的喜庆气氛。 2、三个小组的拓展活动:乐器组、歌唱组、舞蹈组。 四、完整欣赏:
完整播放全曲,乐器组、歌唱组、舞蹈组一起参与表演。课堂在欢腾的气氛中结束。
五、教师小结 :
《春节序曲》是作曲家李焕之“洋为中用”创作的典范,说明音乐是无国界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间音乐是我们的“根基”和“源泉”。我们应该热爱她、发展她,使她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而永久不衰!
同学们,春节象征着辞旧迎新,让我们一起踏着春天轻快的舞步,乘着春天歌声的翅膀,在新的学期去努力创新!努力奋进吧!
学情分析
初中的学生对春节盛大的喜庆气氛记忆深刻,通过观看春节期间的图片,回忆春节愉快的场景,激发学生兴趣。在欣赏过程中,学生通过多次合理的音乐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并且通过实践、知识拓展等促进学生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心态。
《春节序曲》这首乐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情绪活跃、轻松,
三段音乐的对比明显。基于以上的特点,在设计上,以欣赏为主,让学生轻松、欢乐地去感受音乐的内涵;以音乐实践活动为辅,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去体验各部分的音乐主题,从而达到活跃音乐教学课堂,在轻松的课堂中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
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顺利地完成了原定的教学目标。
第一. 教学目标设计合理,重难点的突破方法得当,教学层次清楚,环环相扣。教师的语言简练,情感投入,保证了音乐课的质量。
第二. 本节课注重了新课标中对欣赏课“听”的要求,强调在音乐课中以提高听觉能力为中心。虽然这首乐曲较长,但教师仍然设计了“整体——部分——整体”听赏的教学步骤,保证了学生充分聆听的时间,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乐曲的情绪,更扎实地完成教学目标。
第三. 给学生设计创造性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此,教师设计了“为乐曲取名字”、“即兴编歌词对答演唱”、“用绸棒表现出音乐要素的变化”、“随音乐自编动作表演过年的热闹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 这首乐曲有四条主题旋律,教师选择由学生听琴模唱的方法熟悉,只选择其中一条进行视唱,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识谱负担,避免了单调、枯燥的知识性的学习。
第五. 渗透了由学生主动质疑的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第六. 教学媒体的选择朴实无华、经济实用。
虽然这节课整体效果好,但是,我感到这节课中对答的即兴创编歌词演唱落实得不够深入,原因是担心时间不够用。
教材分析
《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1955~1956年间创作的《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它以我国民间秧歌音调和节奏以及陕北民歌为素材,常常作为独奏,也常被音乐会选用,是一部民族交响乐经典之作。
作者以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为题,满怀激情地反映当年在延安过春节的深切感受,展现了一幅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热烈欢腾的场面。乐曲为复三段式结构。开始是一个节奏强烈的引子。第一部分由两个对比性质的主题组成。第二部分悠扬舒展。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变化的再现。
《春节序曲》是作曲家李焕之“洋为中用”创作的典范,指的是它运用中国民间音调,采用西洋作曲技法创作,并且用西洋管弦乐队演奏。
测评练习
每一部分表达了什么情绪?配上适当的颜色。
引 子: 奔放、欢腾 大红色
第一部分: 热烈、欢快 黄色
第二部分:
抒情、亲切 蓝色
第三部分: 火热、沸腾 五彩缤纷
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