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知识讲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6 11:15: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考点解读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知识清单 1.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最难以改造,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________和生产季节等。 特点:冬季________,夏季温暖, ________较短,降水集中于________,雨热同季。 (2)地形、土壤条件

地形:高原、________、平原广布,为农业________提供了条件 土壤:肥沃的________、黑钙土广布 (3)社会、经济条件

良好的________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________资料,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________的发展; 交通________,对外联系________;开发较晚,人口密度________。 2.农业布局特点

(1)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区:________地区,包括________平原、三江平原和________ 主要农作物:玉米、________、小麦、________等 (2)林业和特产区

林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区。全国最大林区是________

特产区:________盛产珍贵药材,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________产区,延边盛产苹果梨,辽南盛产________

(3)畜牧业区

主要分布区:________、松嫩平原________及部分________草地 畜种:三河牛和________,东北________ 3.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农业:_______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特点

①大规模________生产:建立________农场且农场经营规模________,有利于推广________,实现________生产,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________的地区之一。 ②地区专业化生产:是农业生产________的前提。东北商品粮基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有________、小麦、_______等。

4.农业发展方向

(1)平原地区:面向国内________需求市场,继续强化________、大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________需求。

(2)西部草原区:围绕________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________、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________农业和________畜牧业。

(3)山区:以森林资源________为核心,在抓好“________”的同时,多元开发________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________”,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 参考答案: 1.(1)耕作制度 寒冷 无霜期 夏季 (2)山地 多种经营 黑土

(3)工业 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 产业化 发达 方便 较低 2.(1)平原 松嫩 辽河平原 大豆 水稻

(2)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 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区 柞蚕茧 苹果 (3)西部高原 西部 林区 三河马 红牛 3.(1)三江平原

(2)①机械化 国营 大 先进技术 机械化 最高 ②商品化 玉米 水稻

4.(1)大宗农产品 商品粮 粮食 (2)生态建设 退耕还林 生态 舍饲

(3)保育 天然林保护工程 特色 立体开发 要点精析

要点一: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的关系

纬度偏高;黑\\吉\\辽\\内蒙东;较完整的自然地理区域。 思考:

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松嫩平原比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的海拔低,因而积温高。 4.为什么松嫩平原的积温比西部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要高? 5.为什么大兴安岭的东坡比西坡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要丰富?

大兴安岭的东坡是迎风坡,所以降水量比西坡和松嫩平原要丰富。 注意:东北地区、东北经济区域、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区别

习惯上所称的东北地区仅指行政区划上的辽、吉、黑三省,本章所讲的东北地区是指我国第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其范围除了包括习惯上东北地区的范围之外,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是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自然地区之一,其范围较前两者都小,西界相当于4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南界约为3200℃积温等值线。

要点二: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分布及主要农产品分布 农业生产区域 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主要作物、树种、畜种等的分布 玉米——非常普遍,以中部松辽平原最为集中 水稻——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小麦——主要在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 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蒙古栎等——大兴安岭 红松——小兴安岭、长白山区 鹿茸、人参——长白山区 柞蚕茧——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 苹果——辽南 三河马、三河牛——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 东北红牛——松嫩平原西部 林业和特产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畜牧业区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典型例题】 读下图,回答(1)~(3)题: (1)该图最有可能是( )

A.东北耕地分布图 B.东北经济作物分布图 C.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 D.东北林地分布图 (2)图中图例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

A.针叶林 B.人工经济林和次生林 C.春小麦 D.大豆 (3)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 )

A.保护水土 B.建成我国的畜牧业基地 C.综合治理中、低产田 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解析:第(1)题,从图例看出,该地理要素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和东北平原,而且图例Ⅰ、图例Ⅱ具有南北方向的过渡性,因此可确定为林地分布图。第(2)题,图例Ⅲ分布于东北平原,且为林地资源,该区开发历史悠久,原始林已不存在,所以主要为人工经济林和次生林。第(3)题,该区发展商品农业、林业的区域优势显著,其发展方向是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答案:(1)D (2)B (3)D 要点三: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及表现 区域自然特点

地形——高原、平原、山地都有分布、山环水绕(西北东三面环山)、沃野千里(东北平原一望无际)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湿润、半湿润区),南北温差较大,雨热同期 河流——有春汛、夏汛,流量较大,水流平稳,结冰期长(除辽河) 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生物——森林资源丰富

特:沼泽——三江P——湿地 东北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 1.地形土壤条件及土地资源:

肥、 阔、全——平坦平原上,肥沃耕地集中连片分布;宜农宜牧宜林荒地多;地形单元完整多样利于多种经营。 2.气候条件:

适 宜,雨热同期,可一年一熟,多种经营—热量条件是劣势,也是优势??? 3.森林资源:丰 富

4.草场资源:森林草原和草甸草原——丰富优质

5.渔业资源: 拥有较大沿海滩涂,淡水湖泊和水库 探究

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 有利:

1)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农产品品质佳; 2)农作物病虫害少;

3)有机质易积累,分解和淋溶作用弱,土壤肥沃; 4)积雪融化时可以缓解旱情,改善土地墒情。 不利: 1) 农作物种植品种有限; 2) 一年只能一熟,春种秋收; 3)春秋多低温冻害;

4)长冬无法放牧,要解决好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 探究

东北大米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气候有什么关系?

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且因气候寒冷,病虫害少,无需农药,堪称“绿色大米”。

表解如下: 自然 条件 地形 地貌 土壤 气候 资源 社会 经济 条件 工业基础 交通联系 开发历史 山环水绕,地势低平,耕地面积广,适合机械化作业 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中间是山脉和山地丘陵,内侧是平原,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沃野千里,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大部分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雨热同期 林地面积广。森林资源蕴藏量大,林业发展潜力大;草场资源和农产品资源兼备 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为发展商品农业提供必不可缺的条件 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发展 ①黑土的利用: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

治理: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注意土壤的培肥,主要是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②沼泽的保护:

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沼泽是蓄水池、水源地,对于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东北的沼泽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栖息地,沼泽植物又是一项重要资源。 【典型例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度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下降到现在的1.6元/kg。

材料2: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产地 国产大豆 进口大豆 含油量 17% 19% 黑龙江 0.31 4916 运输费用(元) 0.18 0.16 生产成本生产方式 (元/kg) 1.60 1.28 粗放式 集约式 材料3: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比较。 人均耕地(面积hm2)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m2) 吉林 0.21 5872 辽宁 0.10 5870 上海 0.02 7044 江苏 0.07 6207 浙江 0.05 6175 全国 0.10 4885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 A.靠近市场 B.光热充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丰富

(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双选)( )

A.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B.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产 C.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D.大量施用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5)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_______________。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计算,可以得出黑龙江省的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省的人均谷物产量________。这种现象也同时存在于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其他省份。请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 解析: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实行机械化生产。 东北地区有肥沃的土壤——黑土,所以该地区发展大豆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土壤肥沃。 根据表格可知,美国大豆的出油率较高,而且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都比国产大豆低。 主要是运用科技,改良品种,提高大豆的品质;积极开发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需求量。

根据表格中数据计算即可得出答案。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纬度高,水热条件比较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所以粮食产量比长江三角洲低。根据表格计算可以得出答案。因为东北地区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人多少,人均耕地多,农业化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力生产率高。

答案:(1)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 (2)C

(3)价格低 含油量高 (4)AC

(5)低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水热条件较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6)高 东北地区人少地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人均占有粮食多

要点四: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及成因

【典型例题】

例题1 读图,完成(1)~(4)题。

(1)一般情况下,河流R( )。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 D.春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 (2)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 A.水电站 B.油田 C.天然气田 D.煤矿

(3)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上图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4)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

解析:所谓商品粮基地是指以销售粮食为目的而进行农业生产的地域。一个地区能否成为商品粮基地。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粮食的商品率、增产潜力等。此题组考查考生对区域及区域发展的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应根据经纬网图读出该区域是我国的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之所以能成为全国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从自然条件而言,黑土肥沃、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粮食产量高;另一方面,宜农荒地多,增产潜力大。从社会因素而言,东北地区人少地多,人口数量少,对粮食的需求量少,因此,剩余的粮食较多,可以提供大量的商品粮。商品粮基地的形成,粮食生产的产量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粮食产量和人口数量之间的对比关系。世界商品农业发达的地区均具备了上述条件。

东北的河流一般有两个汛期: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春汛,夏秋季雨水补给形成的夏汛。黑龙江西部石油储量丰富,东部煤炭丰富。松嫩平原因其人少地多,商品率高而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家具厂的最佳布局定位于消费市场,而此处要具体分析:小兴安岭的林木为家具厂提供充足的原料,成为其建厂的主导因素。

答案:(1)D (2)B (3)B (4)A 例题2 (2019年·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二月考) 有关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是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B. 专门化生产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各地自然和社会经济优势,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C. 美国有仅次于中国东北的玉米专业化生产区

D.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体现了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征

解析: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所谓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是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在于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充分利用当地的条件,是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一种体现。因此A、B、D三项均正确。目前,美国玉米带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专门化生产区,因此C项说法错误。

答案:C 要点五: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农业开发中的问题:

①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生产率低,低产田多,不适宜的开垦造成环境恶化); ②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

③开垦沼泽地,破坏了湿地环境(生物多样性);④水土流失严重(黑土流失);

⑤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作物品种单一,林畜产品商品率低)。 总----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因地制宜、生态建设(经济、生态效益统一)

方向-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和高水平农业专业化区域 ①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

②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耕地;森林;草场;湿地保护; 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④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知识讲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6mv634e884m0xd0pw4b4c2db011w500m6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