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锋阁
古诗词鉴赏专题(5)——羁旅思乡诗
一、考点解读
羁旅思乡诗(又称“羁旅行役诗”)多写游客浪子出门在外,眼前景触发了对遥远故乡的思念和对温馨家庭的憧憬以及行旅途中的艰辛与痛苦。
1.常描写的景物:驿道、马、船、杜鹃、鸿雁、家书、故园、客、远、浮萍、飞蓬。 2.景物特点:萧瑟、凄凉、冷清、孤独、寂寞。
3.常用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衬托(乐景衬哀情)、对比、(联想、想象(想象家人想自己的情景)、虚实结合、比喻、拟人。
4.表达的情感
(1)游子漂泊在外(四处漂泊)的凄凉、孤独(孤苦无依)、愁苦、寂寞。 (2)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旅途的寂寞、艰辛。
二、直击高考
(2004年全国卷Ⅰ)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 (2004年全国卷Ⅳ)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004年湖北卷)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注]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答:
剑锋所指 - 1 - 所向披靡
剑锋阁
(2005年全国卷Ⅱ)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注]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答: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 (2005年广东卷)1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①
春日登楼怀归 寇 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②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答:
(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答:
(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船夫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2006年江苏卷)12.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室人降日[注],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
(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答:
(3)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剑锋所指 - 2 - 所向披靡
剑锋阁
(2007年全国卷Ⅰ)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①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十家。
②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断火试断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日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 (2008年浙江卷)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注]
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1)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分)
(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答: (2009年福建卷)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注]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
答:
(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答:
三、技巧点睛
鉴赏羁旅诗应从以下几点切入: 1.把握情感类别
羁旅思乡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剑锋所指 - 3 - 所向披靡
剑锋阁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2.挖掘关键信息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2004年全国Ⅳ卷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试题第二问)的关键;再如2005年广东卷阅读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就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和高适的《除夜作》,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2006年江苏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写于妻子的生日。
思乡类诗词的鉴赏,首先要抓住篇中的“月”。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人们移情于月,赋予月亮以人的感情,并以之象征人世间的聚散。其次要抓住篇中的“雁”。秋去春来的候鸟鸿雁,和月亮一样,也是触动诗人们乡思的重要媒介,因而在思乡类诗词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其三抓住篇中的梦境描写,领会诗中家信的作用,领会把乡思之情放在某一节日这一特殊日子里写的原因,这都是解答这类诗词的关键。思乡类诗词鉴赏还有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必须掌握,如用写声来表达感情,常见的有笛音(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芦管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角声(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鸦鸣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
4.注意两种手法
羁旅思乡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①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②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妻子写得娇美动人,也衬托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动人。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从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剑锋所指 - 4 - 所向披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