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4页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比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已掌握了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的解题方法,体会这类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对于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学生在以往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有过一定的体验与感悟,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学生无序的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按比分配的意义。
2、能正确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用比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按比分配的不同解法,使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某班有男生18人,女生14人,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
2、3月12日是植树节,学校把种植42棵小树苗的任务分配给六年级人数相等的三个班,怎样分配才合理?(平均分配)
3、学校买来三种球,其中篮球5个,足球4个,排球8个, (1)买来的篮球、足球和排球的个数比是多少? (2)买来的足球的个数占三种球总数的几分之几?
(3)如果不知道买来的球的总数,只知道买来的篮球、足球、和排球的个数比,你能求出这三种球的个数各占球总数的几分之几吗? 4、导入新课
比的应用十分广泛,这节课我们学习比在生活中的应用(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1)课件出示教材54页例2:出示教材主题图,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按照这些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如果按照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先独立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阅读与理解。 ①题目中要配制什么? ②是按什么进行分配?
③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是1:4是什么意思? (3)分析与解答
①讨论:你能求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吗? ②交流汇报。(结合学生回答,板书解法)
思路一 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先求出每份数,再求出几份数。 稀释液平均分成的份数:1+4=5(份) 每份数:500÷5=100(ml) 浓缩液的体积:100×1=100(ml) 水的体积:100×4=400(ml)
思路二先把比转化为分数,再用分数乘法解答。 稀释液平均分成的份数:1+4=5(份)
1 浓缩液的体积:500×-=100(ml)
5
4 水的体积:5000×- =400(ml)
5
答:浓缩液的体积是100ml水的体积是400ml (4)验证答案
方法一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水的体积。
方法二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1:4. (5)明确按比分配的意义 2、整理解题思路
3、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
三、运用新知,学以致用
1、独立完成教材55页1、2题,集中反馈。
2、独立完成教材56页11题.找学生板眼,集中反馈,讲解不同的解题思路。
3、用4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5∶3,这个长方形长和宽各
是多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帮互助的作用,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在这一过程中,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教材55页3、4题 (2)教材56页7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