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 要:流域生态补偿是世界各国为应对全球的水危机和水污染而提出的,旨在保护流域的水质和水环境,提高流域环境保护者的积极性,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平衡协调发展。分析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国外流域生态补偿的现状和特点,总结和借鉴不同国家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和经验,并提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具有切实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国外流域生态;补偿;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很多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大量的生态补偿实践,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补偿措施。流域生态补偿作为现阶段国内研究的新课题,已引起政府、研究和实际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内一些省区对流域生态补偿问题已有一些初步成果和实践探究。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应用上对流域生态补偿问题都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真正形成补偿的系统理论体系和完整的方法架构。国外的一些国家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较早地涉及流域间利益的分配和补偿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为我国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基础和借鉴。
一、生态补偿及流域生态补偿的内涵
一般说来,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是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具体来说,生态补偿机制则是指为改善、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调整相关利益者因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活动产生的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以内化相关活动产生的外部成本为原则的一种具有经济激励特征的制度。
作为生态补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流域生态补偿,是指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由造成水生态破坏或由此对其他利益主体造成损害的责任主体承担恢复责任或补偿责任;由水生态效益的受益主体,对水生态保护主体所投入的成本按受益比例进行分担;对难以明确界定受益主体的公益性生态保护成本,则由政府通过公共财政予以补偿。
二、国外流域生态补偿的现状和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