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
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6.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已知某金属的逸出功为6.44e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5eV………线…………○…………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不可以吸收能量为的光子而被激发
B.用能量为12.5eV的电子轰击处F基态的氢原子.不能使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 C.用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辅射的光子照射金属,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6.31eV
D.一群处于n=4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4种谱线
试卷第6页,总10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题
17.“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填写F或F′)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理想实验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18.某实验小组为了较准确测量阻值约为20Ω的电阻Rx,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A.待测定值电阻Rx:阻值约20Ω B. 定值电阻R1:阻值30Ω C.定值电阻R2:阻值20Ω
D电流表G:量程3mA,0刻度在表盘中央,内阻约50Ω E. 电阻箱R3:最大阻值999.99Ω F.直流电源E,电动势1,5V,内阻很小 G滑动变阻器R2(20 Ω,0. 2 A) H.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等
该小组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连接好电路,并进行下列操作。 (1)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适当。
试卷第7页,总10页
………线…………○…………
(2)若灵敏电流计G中的电流由C流向D再调节电阻箱R3,使电阻箱R3的阻值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直到G中的电流为________(填“满偏”、“半偏”或“0”)。 (3)读出电阻箱连入电路的电阻R3,计算出Rx 。用R1、R2、R3表示Rx的表达式为Rx=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解答题
19.如图,开口朝下的圆筒形气缸竖直悬挂,处于静止状态,气缸内用横截面积为S的………线…………○………… 薄活塞封闭着温度为27°
C的某种理想气体,活塞可在气缸内上下无摩擦滑动。通过电热丝可以对气体缓慢加热,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当气体温度升高至127°℃时,活塞刚好移到气缸口。已知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
(i)求27C时气缸内气体体积V1与气缸容积V2的比值;
(ii)如果不加热气体,而在活塞下悬挂一个沙盘,缓慢地往沙盘里添加沙,当沙与沙盘总质量为m时,活塞也刚好移到气缸口,此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求活塞的质量m0。
20.如图所示,质量m=5.0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α=37°的固定的、足够长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物体在水平推力F=100N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
斜面向上运动,2s后撤去F,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求:(sin37°
=0.6.cos37°=0.8)
(1)F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
(2)撤去F后物体继续向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3)在整个过程中,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21.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滑块置于一倾角为37°的粗糙固定斜面上,用一平行斜面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推滑块。稳定时,滑块沿斜面向上以v0=2m/s的速度匀速运
试卷第8页,总10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0.6,cos37°=0.8) 动,假设斜面足够长,求:(取sin37°
(1)匀速过程,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 (2)物体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撤去推力F后,滑块能够上滑的最大距离。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22.如图甲所示,粗糙水平轨道与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绝缘的半圆轨道在B点平滑连接,过半圆轨道圆心0的水平界面MN的下方分布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滑块从水平轨道上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中由于摩擦起电滑块电量会增加,过B点后电量保持不变,小滑块在AB段加速度随位移变化图像如图乙。已知A、B间距离为4R,滑块与轨道间动摩擦因数为μ=0.5,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滑块释放后运动至B点过程中电荷量的变化量 (2)滑块对半圆轨道的最大压力大小
(3)小滑块再次进入电场时,电场大小保持不变、方向变为向左,求小滑块再次到达水平轨道时的速度大小以及距B的距离
23.如图,AB段为半径R=2m的四分之一光滑绝缘竖直圆弧轨道,BC段为粗糙绝缘水平面。在四分之一圆弧区域内存在着E=2×
106V/m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有一质量m=1kg、电荷量q=+1×10-5C的小滑块,从A点的正上方距离A点H处由静止释放。已知小滑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μ=0.5,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
(1)若H=5m,求小滑块运动至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试卷第9页,总10页
处。
………线…………○………… ………线…………○………… (2)通过计算判断:是否存在某一H值,使滑块通过圆弧AB后最终停在B点右侧1.5m
试卷第10页,总10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
相关推荐: